“渣男”特斯拉

“渣男”特斯拉

【編者按】只能依靠中國市場維繫公司整體運營的艱難時刻,特斯拉對於中國用戶的“冷處理”方式的確缺少一些誠意。

本文轉自汽車公社,原作者崔力文;由億歐汽車整理轉載,供行業內人士參考。

不久之前,有人曾在微博對特斯拉這樣評價:當下的特斯拉就像一位渣男,迷人、危險、不負責任,但是依然令人又愛又恨;而中國新勢力造車蔚來,相比特斯拉就像一位備胎,對你無條件的好,默默等待那些被前者傷害過的人。

這樣的比喻有那麼幾分道理,特斯拉目前給與我們的形象好似就是如此。把渣男的特質往特斯拉上靠,竟然出奇地一致:從極度熱情到毫不留情——老車主不如犬;只有激情沒有愛情——不知道售後服務是什麼;告訴你不要想太遠,開心就好——先買先享受,及時行樂;極度自我——我只提供我認為可以提供的,聽我的就好;不願意為你花錢——內飾、做工簡陋至極,利潤率極高;總讓你患得患失——別抱怨,下一次升級有驚喜;我是愛你的——明知被騙來騙去,依然不死心……

必須承認,特斯拉在智能化、電子架構、自動駕駛、操控體驗上給予人們的映像過於深刻,可以讓人愛得死去活來,甚至令一眾車主暫時忘卻了它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種種缺陷。蔚來卻在重金投入服務中,全心全意為消費者考慮、溺愛中,飽受中國行業內外、甚至消費者的指責與批評。

是的,渣男與備胎的待遇,就是這樣的殘酷而深刻。

特斯拉從來都不會把心裡話“我早就不愛你了,只是不知道怎麼和你說”告訴用戶,但我們應該相信,用戶不傻,他們手中早已準備好了100種“報復”渣男的辦法。

一次推新引發的危機

一月之前,當特斯拉國產Model 3自動駕駛芯片發生減配風波之時,筆者曾寫下“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般觀點。的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往往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小事經過慢慢堆積,終有一天也會釀成大禍。只是誰都未曾料到,剛剛引發一場輿論與信任危機的特斯拉,短短一個月後,卻再次位於各大社交媒體平臺與其車主群內爆發了一場威力更加巨大的“雪崩”。

至於造車這次危機的主角,正是之前全新上市的國產後驅長續航版Model 3。而具體原因,或許還是由於後者與1月7日剛剛發佈的國產標準續航版Model 3上市間隔過於接近,但長續航版車型NEDC續航卻一躍從445km提升至668km,加之一些產品細節方面的提升,而終端售價相比標準續航版的299,050元僅提升4萬元,所以性價比優勢愈發凸顯出來。

不可否認,特斯拉本次車型序列的增加,在產品層面可以稱作“精準”與“直接”,埃隆·馬斯克清晰地知道當下中國新能源消費者在產品端最需要的是什麼,即使冒著“打臉”自己曾經所許下承諾的風險。綜合來看,對於其潛在購買用戶而言,長續航版車型莫過於當下最好且最為穩妥的選擇。

可是對於那些Q1季度剛剛提車不久的部分標準續航版車主而言,特斯拉的推新策略卻使他們陷入了長久的“尷尬”境地之中,因為後者完全可以成為“等等黨”,只需拿出幾月時間與4萬元差價,就可擁有性價比與產品力全面提升的長續航版Model 3,但是最終結果卻已天差地別。

而造成如此境地的原始禍根,還是因為特斯拉產品定價機制的“另類”與其對於自家車主利益的“不屑”所造成。這種不屑更多反映出的正是特斯拉相對傲慢的態度,就像《賣房子的女人》中的那句臺詞,“以為自己能與他人相互理解,這才是真正的傲慢。”

這種不屑與傲慢,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厭惡特斯拉,也令後者再次站在了輿論與偏見的風口浪尖之上。

對“韭”當歌

回顧特斯拉Model 3自去年大幅開啟國產化步伐以來的“調價歷程”,從6月突然宣佈標準續航版車型預估價為328,000元;到10月正式開啟預售之後將其終端預售價提升3萬元至358,000元;到兩月之後特斯拉宣佈獲得國家新能源補貼,價格降低24,750元;到兩週之後其宣佈獲得購置稅減免,售價降低30,000元;再到一週之後,宣佈官降2000元,最終售價下探至299,050元,正式進入“30萬”區間。

特斯拉對於國產Model 3的定價策略,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屬於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的“精明”與“取巧”。一方面緊跟中國政府相關新能源政策的變化,做到好處一份不落。另一方面,通過不斷的提價降價再降價,令潛在車主的心裡預期不斷增加,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他們的關注。最終,推出一個使整個細分市場都稍感意外、極具誘惑力的較低終端價格,一舉收割訂單與用戶。

或許這就是它位於中國市場所採取的精準營銷,也可稱作屬於馬斯克的“韭菜學說”。正是如此方式,卻直擊了部分中國用戶的消費心理。根據乘聯會公佈的特斯拉Q1季度銷量數據顯示,除去1月未上報數據之外,其2、3月Model 3預估新車交付量分別為3,900輛、10,160輛,均位居當月銷量榜單首位。

因此,在排除產品力方面為其銷量帶來的正向促進作用後,必須承認特斯拉十分精明與取巧的定價策略,成為了最大原因。即使從各個渠道所彙總的消息來看,車主對於國產Model 3的產品質量與售後服務仍然有所詬病,但是並未阻擋特斯拉許多擁簇者對於該品牌的追捧。

而這背後,更是馬斯克多年以來深研中國消費者心理的體現,“韭菜學說”已然成為特斯拉營銷層面立足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根本法則。

以賺錢為第一目的

既然特斯拉的這種定價策略位於國內如此行之有效,為何其它車企無法效仿這種方式,或許還是由於其“韭菜學說”的背後,有著屬於它的本質要素——極致的成本管控,帶來更高的經濟利益。

如果要問選擇入華建立上海工廠對於特斯拉有何意義,那麼“降本增效,獲取更大利益”或許就是答案。得益於中國基礎製造業的相對發達、零部件供應鏈的相對完整、人工與土地成本的相對低廉,三者均為國產Model 3定價方面的靈活性提供了先決條件。

此前,根據特斯拉規劃,將於2020年底實現國產版Model 3零部件國產化率100%。換言之,其單車成本還能在目前基礎上降低30-40%,也意味著其終端售價仍存大幅降低空間。在國信汽車對於國產特斯拉的研究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國產Model 3保持與美國市場相同售價,則可以讓毛利率達到恐怖的55%,而如果國產Model 3保持與美國一樣25%的毛利率,那麼其整車售價可以降至21.7萬元起。

雖然按照往常經驗,最終國產Model 3全系的終端售價不會降至如此“決絕”的地步,但是待其國產化率達到100%後,誰都無法保證位於中國市場企圖更快收割“韭菜”、搶佔市場份額的馬斯克,不會選擇再次降低售價衝擊更高銷量。

同時,特斯拉頻繁調價的背後,實則也反映出其利潤模型的較為固定。一旦上游供應鏈價格發生變化,或者其他成本環節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觸發其價格調整機制。此外,特斯拉的產品定價還與其工廠產能、銷量目標有著很大關係,一旦遭遇產能瓶頸或者銷量不及預期,也有可能導致價格的波動。

而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DS選裝包、超充里程、私人充電樁等附加部分,就現階段而言也已成為前者調價方面的“武器”。因為根據馬斯克位於某社交平臺所透露的消息,之後特斯拉FDS選裝包的售價很可能上漲1,000美元至6,000美元。

此刻,如果有人詢問能否“入手”剛剛推出的長續航版Model 3?那麼只能回答當你有著強烈剛需,可以購買。只是誰都無法保證你不會成為一棵新的“韭菜”,因為在特斯拉麵前,利潤與銷量永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不怕欺騙

老實說,這已不是特斯拉首次因為價格問題造成老款車主的利益損失,因為相比本次被割“韭菜”的部分國產標準續航版Model 3車主,此前選擇購買進口版的用戶損失均在10萬元以上。那麼為何本次特斯拉推新,徹底激怒了國產標準續航版的車主?或許“隱瞞”與“欺騙”才是根本原因。

根據部分維權車主反饋彙總的信息來看,他們之中大多於3月或更早時間預定了標準續航版車型,按照協議提車日期大多將會在兩月之後的5月,而在購買過程中特斯拉銷售也明確向他們表示長續航版車型短期內並不會推出。但是就在3月中旬,部分提交訂單的車主突然收到銷售催促提車的消息,他們所給出的相應理由為完成“業績指標交付”。

不久之後,這些車主成功提到標準續航版Model 3。但問題在於十天之後,國產長續航版車型正式上市,在產品力大幅升級的前提下,還為意向車主提供更加優惠的金融政策,並承諾今年6月交車。因此,按照以往特斯拉正常交車週期為2個月時間,但是本次在長續航版車型推出幾天之前這一敏感節點,僅用不到兩週時間就實現從下訂到交車,不免令人猜測其中的貓膩,並有著“清理庫存”之嫌。

曾經特斯拉入華之時,馬斯克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僅會推出標準續航版車型,但是面對中國新能源市場日益增大的量級,在違背“承諾”與分得“蛋糕”之中,他迅速選擇了後者。而特斯拉在本次推新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可謂一定程度上灼傷了部分車主的信任,近來層出不窮的維權事件也再次拉低了其品牌口碑。

但是隨著事件逐漸發酵,各大社交平臺之中也出現了“不支持維權”的觀點,他們所給出的理由則是:新能源車迭代週期相對較快,消費者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同時,早在1月工信部名單之中Model 3長續航版車型就已赫然在列,加之特斯拉在此之前也出現過多次類似事件,所以維權車主早應做好應對方案,也從側面體現出他們評估風險能力的不足。

客觀來看,即使新能源車本身迭代週期過快,車主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但是特斯拉方面,在最後交付標準續版車型的過程之中,的確存在著過失與隱瞞,而這也造成了車主權益的損失,也是本次維權的“癥結”所在。

只是風波發生後,好似並未阻擋其他消費者對於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車型的“熱情”。據外媒報道,自從4月10日國產長續航版車型開放預訂以來,短短24小時內,訂單數就已突破20,000個,大有成為又一“爆款”車型的趨勢。

是啊,“戀愛”中的傷害多少都是因為過度縱容,就像中國消費者對於特斯拉縱容那樣,才造就了後者在屢屢發生的“維權風波”之中如此傲慢的態度。後續,如果特斯拉無法真正學會“謙遜”,那麼必將遇到更大挫折。

別傻了,他不愛你

試問本次風波之中,所暴露出“渣男”特斯拉最為致命的缺陷究竟是什麼?想必缺乏“共情力”就是答案。換言之,這類人對情義兩字的理解遠比普通人要淺,也就是說他們對於愛其實並沒有什麼概念,這也造成其在處理人際關係問題時,亦如本次老車主維權事件,極易造成不利後果。

而缺乏“共情力”,也導致其羸弱的輿情處理方式與手段實在難當“成熟”。其實,早在特斯拉之前,新勢力造車小鵬汽車也曾發生過類似的老款車主集體維權的事件,而後者給出的解決方案則是給予問題車主較為豐厚的等價補償,其CEO何小鵬第一時間也向外界進行了道歉。

對比來看,在北美與歐洲業務均已陷入停滯,只能依靠中國市場維繫公司整體運營的艱難時刻,特斯拉對於中國用戶的“冷處理”方式的確缺少一些誠意。同時,必須承認特斯拉在某些方面的所做所為,總會帶給人一種五味雜陳之感。

而就在該事件發生後的幾天時間內,特斯拉官方仍未做出回覆。根據部分維權車主所提出訴求,其仍然希望能通過補齊差價的方式,將剛剛交付的標準續航版車型更換成長續航版本車型,或是能夠享受與長續航版車型同樣的金融政策。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這位傲慢的“渣男”或許仍將無動於衷。

正如前文所說:“以為自己能與他人相互理解,這才是真正的傲慢所在。”特斯拉目前位於中國市場的最大“通病”,或許就是其總以為自己是情場高手,能夠直擊中國消費者的心底,但是卻在執行過程中產生一定偏差,反而使得部分人開始厭惡它的存在。

告誡對於寄希望於中國市場,試圖徹底“本土化”的特斯拉:情場高手,人渣最終會翻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