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精進》(二):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是由作者採銅編寫的一本書,採銅說這本書“是某種複雜的混合物,裡面有我的經歷以及對經歷的思考,有心理學,也有不同學科、不同實踐領域的經驗和知識。”這本書寫了人生的七個側面,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教你如何從這七個方面做的更好,從而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第二部分:尋找心中的巴拿馬(選擇)

一、 從終極的問題出發


讀書筆記|《精進》(二):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1.更高的標準,才會有更好的選擇

人們在生活中面對選擇時,總是傾向於使用“滿意原則”,只要事情某一方面符合了自己的預期,便作出選擇。

學會使用“最優原則”去作出選擇,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以讓人生更上一層樓。

2.你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麼?

弄清楚自己內心最大的渴望是什麼,再來為了這個渴望去不斷地進行選擇。

3.在現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零度格局:盲眾,“看不見”,認為人生苦短,沒有目標和理想信念,隨波逐流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篤信叢林法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追求和捍衛真理,喜歡學習與創造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眾生”,以改良社會、增加人類福祉為最高目標

自審處於哪一個格局,並找出短板,改變思維方式,擴大格局。

二、逃離隱含假設的牢籠

讀書筆記|《精進》(二):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1.我們是如何走入兩難困境的?

進退兩難,無法抉擇的原因:

一,只有唯一的理想目標

二,理想與現實處境相反或者相差懸殊,帶來嚴重衝突

三,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導致了糟糕的內心狀態

2.四種最普遍的隱含假設

賽道假設:認為人生是一場比賽,起跑線和出發時間相較於努力更為重要,難以獲勝,又害怕出局

低關聯假設:認為人的經歷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不同的能力和經歷相互間不能起到幫助的作用

僵固型心智:認為天賦決定成就,遇到挫折就自怨自艾,失去繼續努力的勇氣

零和博弈:傾向於從別人處獲得利益,很少去構想雙贏的方案

儘量跳出這些隱含假設的框架,讓思維更開闊,學會變通。

3.新的思維框架,探尋新的可能

當我們在努力奮鬥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內因或外因造成的困擾,嚴重影響辦事效率,前進的腳步也會慢下來,不妨試試下面三種新的思維框架,可以改變我們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目標懸置:當目標過多或者難度過大時,合理的安排目標的進程和進度,使目標不再是閉合的,而是可以交替進行,逐步實現

能力嫁接:不同知識體系之間的互通,比如把物理學應用於摺紙藝術,生理學應用於體育

特性改造:不喜歡的工作用愛好去加以改造,例如喜歡畫畫但不喜歡寫文字總結,可以嘗試用繪畫的方式呈現總結報告

三、克服天性中的選擇弱勢

讀書筆記|《精進》(二):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過去人們常常因選擇有限而痛苦,現代人卻經常因為選擇過多而痛苦。那麼,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較為合適的選項呢?

可以使用“精細化思考”,利用適當的工具,對各個選項從不同方面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最後綜合分析結果得出答案。

如果只是停留在大腦中思考不夠直觀,可以嘗試選出自己較為重視的幾個維度,對不同的選項進行打分,再根據得分做出比較。

四、人生是持續而反覆的構造

讀書筆記|《精進》(二):如何更好地做出選擇


1.不要因為預設規則,而放棄人生追求

你過去所接受的學習、經驗不應該成為束縛你追求你真心真正的渴望的理由。人生充滿了無數的可能性,我們不可能從出生就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我們肯定必須經過無數個重新選擇,去不斷追求想要的東西,多想想“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是“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別人都在做什麼”。

2.重新選擇,並不用全部推倒重來

當我們意識到某個目標不適合自己或者達不到預期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做出新的選擇。這種重新選擇可能會貫穿我們整個人生,但這種重新選擇,並不一定意味著全部推倒重來,曾經的想法、選擇、努力一定會在我們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在生活中給予我們幫助,因此,我們可以更有勇氣的去重新選擇,不停修正我們的人生,創造更好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