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與妻書》,鐵骨男兒情

三封《與妻書》,鐵骨男兒情

這個春天,一場疫情突如其來。遵從號令,居家避疫。於是,就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讀書。主要是讀歷史,從書架上取出明人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佐以李潔非先生的明史系列,在明亡清興的歷史波瀾中自得其樂。讀晚明史,常常為士大夫之"黨爭",之無恥,之無德,扼腕嘆息。坦率講,對明季末造士大夫的行跡,我是不恥的。然而,在黑暗的時代,也有那麼一些亮點,照亮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也照亮著我們這個民族行進的道路。

三封《與妻書》,鐵骨男兒情

譚嗣同詩


三封《與妻書》,鐵骨男兒情

譚嗣同


少年英雄夏完淳就是明朝末年這個黑暗時代一個閃光的亮點。正是因為有了像夏完淳這樣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的亡國才顯出了一份悲壯的意義。

1631年,夏完淳出生在華亭(今上海松江區)。夏完淳是中國5000年曆史上年紀最輕的先烈。夏完淳是世家子弟。他的父親夏允彝是江南名士,也是江南著名的政治學社"幾社"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老師陳子龍也是著名的江南名士,抗清將領。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夏完淳從小就矢志忠義,崇尚名節。

夏完淳英勇就義的時候才 16歲。照現在的標準,他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夏完淳卻把這16年的人生歲月發揮到了極致。他是晚明時期有著極其崇高地位的著名詩人。他的詩縱逸俊發、氣象闊大。如,"撫膺一聲江雲開,身在羅網且莫

哀。",如,"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他的詩集《南冠草》,都是慨世,傷時,懷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涼,傳頌千古。他年紀雖輕,識見卓著,他分析弘光政權覆亡的原因:"南都之政,幅員愈小,則官愈大;郡縣愈少,則官愈大;財富愈貧,則官愈富。斯之謂三反,三反之政,烏乎不亡?"郭沫若恃才傲物,但獨服夏完淳,他驚歎:"完淳不僅為一詩人,而實為備良史之才者也。"。

可以想見,夏完淳如果不是身在亂世,而是處在一個清平之世,憑他的才學,憑他的識見,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治國安邦的能吏,展現他的才能和抱負。然而歷史不能假設,夏完淳必定要以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載入史冊。

1644年3月,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佔領明王朝的首都北京,明朝滅亡。身處白山黑水的滿清政權,打著為崇禎帝復仇的幌子大舉入關。滿清入關以後,延續著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的一貫傳統,對有著先進文化的漢民族大舉屠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罄竹難書。江南各地紛紛組織義軍,反抗滿清政權。夏完淳的父親和師傅都是義軍的重要將領,13歲的夏完淳跟隨著他們南征北戰,保衛著文化的傳承和家園的安全。在此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揚州失守,史可法殉國,南朝滅亡,父親沉塘殉國這些國難家仇。

1647年6月,夏完淳兵敗被俘,押至南京受審。滿清政權"招撫南方總督軍備大學士"洪承疇親自審問他。計六奇的《明史北略》和屈大均的《皇明四朝成仁錄》,對這場審判都有精彩的描述:

被執至留都,叛臣洪承疇欲寬釋之,謬曰:"童子何知,豈能稱兵叛逆?誤墮軍中耳。歸順當不失官。"完淳厲聲曰:"吾嘗聞洪亨九先生本朝人傑,松山杏山之戰,血濺章渠,先皇帝震悼褒卹,感動華夷。吾嘗慕其忠烈,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左右曰"上坐者,即洪經略也。"完淳斥之曰:"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知。。。汝何等逆賊敢偽託其名以汙忠魂?"因躍起,奮罵不已。承疇無以應,唯色詛而已。

一個機智勇敢、視死如歸的少年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英勇就義,年僅16歲。同時遇害的,還有他的岳父錢栴。我們無從考證在犧牲的前夜,少年英雄的心情,那麼我們就通過在臨刑的前一天,他寫給結婚才三個月的妻子秦篆的家書來領略他的心路歷程:

夫人:三月結縭,便遭大變,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嘗以家門盛衰,微見顏色。雖德曜齊眉,未可相遇。賢淑和孝,千古所難。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後,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雙慈,下有一女,則上養下育,託之誰乎?然相勸以生,復何聊賴!蕪田廢地,已委之蔓草荒煙;同氣連枝,原等於隔膚行路。青年喪偶,才及二九之期;滄海橫流,又丁百六之會。煢煢一人,生理盡矣!嗚呼!言至此,肝腸寸斷,執筆心酸,對紙淚滴;欲書則一字俱無,欲言則萬般難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亂。平生為他人指畫了了,今日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亂絲積麻。身後之事,一聽裁斷,我不能道一語也。停筆欲絕。去年江東儲貳誕生,同樣年少的妻子,各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明朝命婦也。吾累汝,吾誤汝,復何言哉!嗚呼,見此紙如見吾也。

370年後我們重讀夏完淳這封飽蘸深情,如泣如訴的《與妻書》,無不為少年英雄的家國情懷所感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夏完淳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同樣年少的妻子。對於妻子他是愧疚的,但家國不能兩全,他把自己的短暫人生都獻給了他所忠於的民族和國家,獻給了他所熱愛的中國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人生又是沒有遺憾的,他16歲的生命就像一道閃電,劃過了中國中世紀的黑暗長夜,為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樹立了一杆新的精神座標。他高昂著帶血的頭顱,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做了一個血寫的大寫的詮釋。他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他同時又是永生的,他走進了歷史深處,步入輝煌。

夏完淳就義後,他的妻子錢秦篆一天之內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父親。她懷著巨大的悲痛生下了夏完淳的遺腹子,在孩子夭亡後,出家為尼,不知所終。在明末清初這個歷史大動盪的背景下,夏完淳一家滿門忠烈,毀家紓難,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也正因為如此,夏家的遭際,夏完淳的犧牲,才有了壯美的底色,才贏得了千千萬萬的後來人的敬仰。

大道不孤,大德有鄰。

讀完夏完淳的《與妻書》,在網上檢索歷代仁人志士的家書,突然發現了我所熟悉的譚嗣同的《與妻書》。譚嗣同的《與妻書》,是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他身陷囹圄,行將就戮的前夜。在給夫人李閏的訣別信中,譚嗣同這樣寫道:

閏妻如面:結縭十五年,原約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寫此信,我尚為世間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陰曹一鬼,死生契闊,亦復何言。惟念此生雖去,此情不渝,小我雖滅,大我長存。生生世世,同住蓮花,如比陵毗迦同命鳥,比翼雙飛,亦可互嘲。願君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我與殤兒,同在西方極樂世界相攜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團圓。殤兒與我,靈魂不遠,與君魂夢相依,望君遣懷。

戊戌八月九日,嗣同。

譚嗣同是俯瞰天地的偉丈夫,同時也是柔情萬種的真性情者。人生的最後關頭,他寫給妻子的信,讀來讓人唏噓不已。

譚嗣同祖籍湖南瀏陽縣,1865年3月10日出生於北京一個官宦家庭。這是一個悲劇英雄式的歷史人物,在他短暫的人生中經歷了失母,失兄,失姊,失子的人生痛苦,他這樣記述自己的人生:自少及壯,遍遭倫常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他自己也染上了烈性傳染病,昏迷了三天三夜後,從鬼門關撿回了一條命,他的字"復生",死而復生,這名字中隱藏著無盡的哀痛。從大歷史觀來講,歷史人物個人的不幸,有時則是歷史之幸,歷史人物個人的苦難,往往為歷史的波瀾埋下了伏筆。家庭的變故,少時的遊俠經歷,讓譚嗣同對中國社會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他從13歲起便跟隨宦海沉浮了一生的父親譚繼洵,遍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千里出遊,騎馬行獵,浪漫奔放。湖湘文化裡"經世致用"的文化基因,中國民間遊俠文化的影響,遊歷途中遍訪名山大德,佛教大承文化的薰陶,造就了譚嗣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政治抱負以及行俠仗義的個性和悲天憫人的品格。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得譚嗣同成為戊戌變法中最為激進,最有叛逆性的代表人物。他特立獨行,思想龐雜,他有早期的民主思想,隱約認識到君主制是天下大害,他又是封建王朝的體制中人,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他激進,迷茫,沉淪,奮起。這種矛盾思想在他的《仁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是維新的鬥士,又是深刻的思想者。

梁啟超讚賞譚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顆慧星"。彗星光芒萬丈,但是那光芒只是耀眼的一瞬,轉眼,便墜落,天空依舊黑暗一片。

譚嗣同是變法的力行者。湖湘文化的傳承讓他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擔當。在變法行將失敗的前夜,也就是1898年9月18日,他獨闖法華寺,拜會手握兵權的袁世凱,勸說袁世凱發勤王之師,拯救變法。變法失敗後,在大肆捕殺維新黨人的白色恐怖下,他謝絕了前來營救的友人,慷慨陳詞:"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真可謂書生意氣,心堅如石,似死如歸。

在獄中,他泰然自若,揮毫提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就義當日,面對監斬官剛毅的淫威,他大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慨然赴死。譚嗣同以自己的真性情,以舍死求法的剛烈,實現了他普渡眾生的夙願,體現了他沖決網羅的豪情,為戊戌年的變法寫下了壯麗的篇章。譚嗣同以一腔熱血播下了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的種子,戊戌年殷紅的血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塗抹上了一層悲壯的原色。血沃中華,鮮血流淌的血路中,泱泱中華得以重生。

譚嗣同北上參加戊戌變法,妻子李閏在家度日如年,她深知譚嗣同此去凶多吉少。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喋血菜市口。李閏聞此噩耗,含淚寫下了一首首悼亡詩,並自號"臾生",深切悼念譚嗣同。

這位剛烈的女子,在此後寡居的近30年間,以羸弱的身軀完成丈夫"養親扶侄"的重任,更為可貴的是,他繼承譚嗣同變法思想,創辦了瀏陽曆史上第一個女子師範學校,以一己之力完成那個時代女性最大的事功。康有為和譚嗣同稱她為"巾幗完人",李閏當之無愧。

1925年,帶著對譚嗣同無盡的思念李閏離開了人世。去世前,她撰自輓聯:"今世已如斯,受人間百倍牢騷,一死怎能拋恨去;他生須記得,任地下許多磨折,萬難且莫帶愁來。"

李閏和譚嗣同曾經育有一子,不幸夭折,他就是譚嗣同《與妻書》中的"殤兒"。他們並無留下後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熟讀中國歷史,有一點往往讓人很惆悵,那些捨身求法,為民請命,為國捐軀的志士往往是沒有後代的。當然,這也許同他們往往是英年早逝有關。但是,歷史又是公正的。歷史在剝奪了他們生命,剝奪了他們子嗣,剝奪了他們田地,剝奪了他們塵世間一切的同時,卻給予他們尊崇的歷史地位,給予他們享受國人頂禮膜拜的殊榮。這就是歷史的無情,這也就是歷史的深情。

讀夏完淳的《與書妻》,讀譚嗣同的《與妻書》,掩卷長嘆,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著名的林覺民的《與妻書》。

上高中時,林覺民的《與妻書》是我們的必背篇目。"意映卿卿如晤。" 時隔多年,我仍然能夠背誦其中的大部分段落。林覺民是少年的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去年春節,我在福州過年。專門抽空去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拜訪林覺民的故居。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東路17號,坐西朝東,三進,四周有風火牆,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邊中有翠竹。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住在西南邊的一廳一房。林覺民的故居,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林覺民犧牲後,他的父親林孝穎為了避禍,就把在福州的故居賣給了謝冰心的父親。因此謝冰心也是在這裡長大成人。另外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女林徽因,是林覺民長兄林長民的女兒,她也在這裡度過了童年。現在林覺民的故居已經被闢為"福建辛亥革命紀念館"。我注視著牆上掛著的林覺民的照片。這是一個英俊而又有些羸弱的年輕人,目光堅定的注視著來來往往的參觀者。

林覺民,自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林覺民少小聰穎,他的父親林孝穎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他的身上。然而林覺民很早便接受了民主思想,自覺的同封建階級決裂,他所就讀的全閩大學堂的一位學監,在聽過林覺民反滿革命的演講後,經常對別人說:亡大清者,必此輩也。1907年林覺明東部日本自費留學專攻日語。在日本,他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併成為福建分會的骨幹成員。在日本他同黃興,鄒容等革命黨人交好,成為同盟會中反滿救國的中堅力量。林覺民本是滿清封建體制中的一員,按照中國士大夫家族的傳統,林覺民本應成為帝國封建體制的維護者。可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讓林覺民逐步成為這種體制的掘墓人。這是歷史的悖論,更是歷史的必然。

1911年1月,中國同盟會在香港成立了統籌部,策動廣州起義林覺民得知後,從日本奔赴香港,後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當年4月,林覺民帶著從福建招募的20多位族人和朋友,趕赴廣州參加廣州起義。林覺民帶的這20多位族人和朋友都是典型的南方知識青年。在政治清明的年代,他們都應該是體制的維護者和既得利益者,而現在他們即將碧血黃花,拼死一搏,為國家爭人格,為民眾爭人格。

坦率的講,辛亥革命前的廣州起義是一次準備不充分,倉促發動的起義。這次起義,讓中國同盟會的知識階層損失殆盡。但是作為辛亥革命的先聲,這次起義起到了喚醒民眾的偉大歷史作用。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由於敵強我弱,起義很快失敗,林覺民受傷被俘。清廷廣州將軍張鳴歧與水師提督李準會審被俘的同盟會成員,根據歷史記載,在審訊中,林覺民因腿部被打斷,是被裝在籃子裡抬到大堂的,在審訊大堂上,林覺民"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事,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在供詞中說道:"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

林覺民慷慨陳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感染了許多參與審判的滿清大員。包括水師提督李準在內的許多滿清大員動了惻隱之心,覺得可以留下林覺民為滿清政權所用。廣州將軍張鳴歧的幕僚小小心翼翼的問:"大帥可否有意留下此人一命?" 張鳴歧沉吟良久,說:"這個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稱得上奇男子的林覺民如果留給了革命黨,實為後患。"

1911年5月3日,林覺民被槍殺於廣州天字碼頭。時年24歲。

在奔赴廣州參加起義的前夜,林覺明徹夜未眠,給陳意映留書一封,這就是現在我們讀到的《與妻書》:(節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盡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縠?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

林覺民的絕筆信,委婉曲折的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深沉的愛,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和國家前途人民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把對妻子親人的愛和對國家人民的愛連為一體。是《與妻書》中的代表作。

讀中國歷史上三位傑出的仁人志士的《與妻書》,讓人蕩氣迴腸。三封臨死之前寫就的家書,我們感覺不到死亡來臨時的恐懼,感覺不到對生命即將消失時的哀嘆。我們所感覺到的是一種深沉的愛,是鐵骨男兒心底裡最深沉的情愫,是濃濃的家國情懷。宋代學者趙與時在他的筆記《賓退錄》中寫道:"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們重讀三封《與妻書》,在感動之餘,我們也理解和明白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卻生生不息的深層的文化和精神基因,這種基因是我們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的精神推動力,也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的強大的精神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