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錄:中國會重啟樓市刺激經濟嗎?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經濟一季報日前出爐。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出現罕見負增長,同比下降6.8%。房地產是否會被重啟以拉昇經濟?

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儘管當前宏觀經濟所面對的挑戰“前所未有”,但中央對房地產政策仍保持相當強的定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始終是調控政策的導向。

樓市復甦已現端倪

目前,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復甦跡象。近期,深圳、杭州、南京、上海等地陸續曝出民眾戴口罩排隊買房的情形,“日光盤”等熱銷項目再現,局部樓市反彈速度較快。

官方數據顯示,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土地購置面積、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等樓市核心指標同比降幅均較前兩月大幅收窄。其中,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單月數據同比“轉增”,1-2月份這一數據為同比下跌16.3%。

3月份房價數據同樣出現小幅反彈,當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微漲。隨著各地售樓處陸續開放,積壓需求開始逐步釋放,因疫情帶來的樓市“冰封”僵局已經被打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中國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建項目復工率為85%,全國售樓處復工率達92.7%。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預計,二季度房地產業將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

貝殼研究院也指出,當前二手房市場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從結構上看,長三角地區(代表城市為上海、南京、杭州)樓市恢復速度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上海、南京與杭州三個城市3月份樓市成交量已經明顯超過去年12月份的水平,相當於去年3月水平的75%。

刺激樓市“不划算”

再從“經濟賬”來看,重啟樓市或可帶來短期經濟快速回升,但帶來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

其一,高房價或對整體消費形成“擠出”效應。房價過快上漲、普通家庭高槓杆購房,會消耗大量居民儲蓄,推高居民負債,嚴重擠壓消費能力。去年央行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末,中國住戶部門槓桿率已高達60.4%。

其二,房地產過度發展將導致經濟結構失衡,阻礙產業升級。房價快速上漲推高實體經濟成本,吸引資金“脫實向虛”。人人都想通過“炒房”獲利,將使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喪失動力。

其三,高房價還可能加劇貧富分化、阻礙城鎮化進程,引發社會問題。而且高槓杆的房地產企業過度融資不僅會擠佔信貸資源,一旦出現資金鍊斷裂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向創新驅動和消費拉動的關鍵時期,樓市不能成為“拖後腿者”。

此外,從可行性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國家庭戶均擁有住房已超過1套,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也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住房絕對短缺時代結束。絕對需求下滑,房地產市場難以再現擴張式的高速發展。

“房住不炒”長期化

疫情發生以來,儘管各地出臺一系列的紓困政策,但這些政策多為階段性政策,僅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進行小幅調整,“房住不炒”仍然是政策底線。近期政策博弈的結果也傳遞出一個信號:一旦有地方觸碰了政策底線,就會馬上被叫停,更遑論大規模鬆綁樓市。

近期,青島出臺的放寬限購限貸的“百日消費購房政策”僅維持三天就被收回。這已經是近一個月內,第6個出臺寬鬆政策後撤回的城市。此前,海寧、廣州、濟南、寶雞、駐馬店等地鬆綁樓市政策也在出臺當日或幾日後被撤回。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指出,“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但不會改變,還將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調控的主基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