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贏了,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是慶幸還是悲哀?

“許可馨事件”雖然不是三天就涼了,卻也和三天就涼了沒有什麼區別,因為,這個名字逐漸地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你們是不是發現了這一點?

許可馨贏了,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是慶幸還是悲哀?

許可馨的行為我不再做任何的說明,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杆秤,早已稱出了其中的分量,不是麼?如果你還沒有稱出來,也就無需再稱了,不是麼?

然而,十億網民的聲討卻終究抵不過一個許可馨的狂言。這不再是狂言,而是已經接近成為現實。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絕對稱得上“偉大”,以為這種比例是有史以來的奇蹟!一比十億,試問有誰能有這般能耐?

然而,作為一個國民,我該為這件事的結果高興還是悲哀呢?

許可馨贏了,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是慶幸還是悲哀?

或許有人慶幸,有人悲哀,然而不論是悲哀還是慶幸都已變得徒勞,因為,我們似乎已經料到了最後的結果。我們慶幸或悲哀又有何用呢?

然而,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能從這件事裡得到很多的反思。

1、狂妄未必是狂妄,首先看你有沒有狂妄的資本,其次看你有沒有狂妄的靠山!

2、愛國不愛國是個人的事,別人想管管不了,有人能管卻不願意管。

十萬網民呼聲再大,也無法喚起相關的沉睡的沉默。任你如何吶喊,我只保存沉默,你奈我如何?

3、一個多少人努力打造的高大上的名詞“留學生”,卻被一個“許可馨”瞬間降格。

從此刻起,留學生將會因此引起更多人的深思。汙名也許不至於,但是美名卻或許要讓人想想。“許可馨事件”第一次讓人們這麼清晰的走近留學生的圈子。

4、母愛的偉大向來不容置疑,父母的愛向來受到人們的稱頌,但是從這件事起,我們似乎不應是一味的吹捧,有些甚至是殺人不見血的兇手。家庭教育亟待疫情深思與反思。

5、身在國外就自由?這是不是很多人希望走出去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卻讓人十分擔憂!

6、留學生高人一等還是留學生的父母力量更強大?這或許不是我們能夠知曉的,卻是讓我們尤其擔憂的。在權利與利益的驅使下,什麼才是本真?

許可馨贏了,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是慶幸還是悲哀?

7、傷害千萬人之心不可怕,但千萬不能傷害少數人的利益,這是真理?或許真理只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隱藏得越深的往往越讓人看不清,看不清的往往卻最讓人恐懼!試問到現在為止,你們看到了什麼?這或許是即使有十億網民也無法聲討成功的原因吧!


許可馨贏了,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是慶幸還是悲哀?

一個許可馨對抗著十億網民,這是怎樣的驚天動地,在這個疫情氾濫的世界,她就像這人人都驚恐萬分卻又希望及早消滅的病毒一樣,在今年的春天一直蔓延。然而病毒我們可以戰勝,而她卻汙濁了靈魂,汙化了祖國的名聲,就顯得更加的可怕了。但是,我們卻不能消滅,這是怎樣的可悲?


一家之力與十億網民的對峙成功,這是怎樣的“豐功偉績”,然而,卻似乎不是慶幸,更是悲哀。在這一場“對峙”中,我們的心由憤怒變為冰涼。#許可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