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免費物業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聊一聊業主和物業之間的關係,首先是僱傭關係對吧!業主心態都認為,花錢就應該享受到相等的服務,認為是請的幹活的,而不是大爺這是樣想的不在少數。(這點在物業合同裡有註明)

物業怎麼想的呢?首先以盈利為目的,另外好多事情要兼顧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面面聚到,業主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當然會覺得服務的欠缺和不足,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物業也不可能滿足所有業主提出的所有問題,這是可以原諒的。

問題來了,業主不願意繳費,物業當然會想方設法讓業主去交這筆費用,斷水.斷電.斷電梯想方設法的給業主製造不便,久而久之大打出手、拳腳相加、對簿公堂者屢見不鮮,有沒有解決辦法呢?首先我們看雙方是不是都有一個契合點?那就是利益和服務對吧,那我們要怎樣滿足業主要求呢?怎麼樣滿足物業的利益要求呢?假如讓業主少花錢,最好不花錢就能享受到物業服務怎麼樣?我想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過,可是物業當然不會同意,問題出在哪?現在的模式是,業主直接向物業交費,這筆錢是以家庭為單位單獨給物業的交的,當然要享受物業單位單獨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單獨服務,是不是?物業能不能間接的,通過以其他模式,獲取業主正常消費的利潤呢?

1.物業單位可以和銀行合作,經業主同意並通過物業單位向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達到一定數額,免去業主物業費。

2.和保險公司合作,並經業主同意通過物業公司購買人身保險或車輛保險,賺取佣金。

3.可以和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合作賺取佣金。

4.可以和大型超市合作,業主以辦理購物卡的形式賺取佣金。還可以和各類餐廳、裝修公司、汽車銷售公司等等很多很多,在這裡不再一一列舉(以上關於事項當然要做到同質同價)。

5.開發app通過廣告和消費賺取收益。

還有很多可以做的,這樣物業既賺取了利益,業主也得到了服務,關鍵是心理的獲取感和態度會轉變。

這也是馬雲說的,關於資源的整合,和互聯網+的運用。以上純屬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