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為何偏偏不殺功勞最大的徐達?

風鈴閣閣主


關於朱元璋誅殺功臣,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以為朱元璋誅殺功臣,完全是為皇太孫朱允炆掃除障礙。換言之,如果太子朱標沒有英年早逝,朱元璋便不會誅殺功臣。

其實,朱元璋誅殺功臣,正是為太子朱標掃除障礙。

朱元璋首次大規模誅殺功臣,發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利用胡惟庸謀反案大做文章,誅殺包括功臣在內萬餘人。

當時朱標還健在。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再次大規模誅殺功臣,連年近耄耋的開國功臣李善長也被誅殺,甚至作為太子老師的文臣宋濂,也差點被朱元璋處死,幸虧馬皇后替他求情。

這一年,朱標仍在健在。

據《名山藏》記載,朱標對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甚為不滿,有一次,他忍不住勸諫朱元璋:“陛下殺人太多,恐傷和氣。”

沒想到朱元璋故意把一條棘杖放在地下,叫朱標拿起,朱標面有難色,朱元璋乘機說:“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好?我殺的都是壞人,殺光了他們,你再當家,不好嗎?”

可見,朱元璋誅殺功臣,確實有為朱標掃清障礙的目的。

這兩次大規模誅殺功臣,都與胡惟庸案有關。隨著李善長——與胡惟庸交情匪淺的最後一位大佬被誅殺,胡惟庸案終於落下帷幕。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上大做文章,很可能也不不僅是為朱標掃除障礙,也不排除是清除威脅自己地位的功臣勢力。隨著胡惟庸案的結束,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出意外,朱元璋可能會從此收起屠刀。

可意外偏偏不幸發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悲慟欲絕,隨後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打算將皇位傳給他。

次年,朱元璋再興大獄!

這一次誅殺功臣,便是為皇太孫朱允炆掃除障礙。

所以,朱元璋誅殺功臣擴大化,才是為朱允炆掃除障礙。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處死。其後,朱元璋對藍玉案窮究猛治,大肆株連,受此案株連被殺的高官,僅列入《逆臣錄》的就有兩萬五千人。

此案過後,明朝功臣悍將已基本被誅殺,但朱元璋仍然不安。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將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等人賜死。這幾人被賜死,非常冤枉,他們根本毫無過錯,比如傅友德,僅因為他的兒子沒有按規定佩帶劍囊,朱元璋便大做文章,逼傅友德自刎。

至此,朱元璋開國功臣已被誅殺殆盡,只剩下極少數如耿炳文這類老朽、老實,威望相對較弱,能力相對平庸的功臣。

然而,如果仔細閱讀史書,不難發現,明朝那些威名赫赫的開國功臣,也不是全都不得善終,比如戰功最大的徐達,便得以善終。

那麼,朱元璋為何偏偏不殺戰功最大的徐達呢?

有一種說法,徐達也是被朱元璋誅殺而死。只不過,朱元璋沒有公然將其處死,而是採取了一種陰險的手段。

據《龍興慈記》記載:

徐達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流涕食之,遂卒。

但這種野史記載並不可信。

首先,從醫學上說,並沒有背疽不能吃燒鵝之說,患背疽的病人吃燒鵝根本不會死。

其次,利用燒鵝殺徐達,也不符合朱元璋的辦事風格。朱元璋誅殺功臣,往往都是羅織罪名,理直氣壯地殺,絕不會採取暗中毒殺的手段。

據《明史》記載,徐達是病逝。徐達死後,朱元璋還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這也可見朱元璋並沒有猜忌徐達。

我認為,這段記載是非常可信的,《明史》是清人編撰,如果徐達是被朱元璋誅殺,清人犯不著替朱元璋曲筆。而且,清人編造《明史》時,也沒有掩蓋朱元璋誅殺其他功臣,又怎麼偏偏在徐達的結局上掩飾?

至於朱元璋為何不殺徐達,我認為有如下三個重要原因:

一、徐達行事作風低調,對朱元璋忠心耿耿。

很多人認為,徐達是個威名赫赫的大將軍,又功高蓋世,其行事作風一定非常豪爽大氣,時刻顯示出大將軍的霸氣。其實不然,歷史上的徐達是個非常低調的人,處處顧及朱元璋的情緒,甚至在朱元璋面前恭敬得好像不會說話似的。

諸將奉持凜凜,而帝前恭謹如不能言。(《明史 徐達傳》)

據《智囊全集》記載,朱元璋有一次召徐達飲酒,飲至夜晚還不停灌徐達酒。徐達大醉,朱元璋命內侍送徐達到舊內休息。舊內只是朱元璋做吳王時所住的宮殿,然而,當徐達酒醒得知自己睡在舊內時,立即起身,跪在臺階上朝北拜,三叩首後才離去。朱元璋聞知,非常高興。

二、徐達與朱元璋是發小,又做了朱元璋的親家。

朱元璋對徐達有很深受的感情,兩人從小一塊長大,又一塊“創業”,朱元璋對徐達可謂知根知底,異常親愛。所以,朱元璋主動與徐達聯姻。徐達一共有四個女兒,除了三女徐妙錦出家外,其他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尤其是長女徐妙雲,嫁給了朱元璋除朱標外最器重的兒子朱棣。

兩人不僅是發小,還是親家,朱元璋對徐達自然更加器重、信任。同樣,由於女兒嫁給了皇家,徐達對大明朝也更加擁護。基於這一點,朱元璋絕對不會輕易動徐達。

三、徐達去世得比較早,胡惟庸案爆發五年後,便因病去世。

朱元璋誅殺功臣之初,表現得還相對比較剋制,主要誅殺的是胡惟庸黨羽。而且,許多被誅殺的功臣,也並非毫無過錯,只不過罪不至死罷了。到後來,尤其是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才開始無差別誅殺功臣。比如前面所說的潁國公傅友德,便是無罪而被朱元璋逼死。

如果徐達活到朱標去世後,是否還能善終呢?是否會落得傅友德的下場,無罪而被朱元璋逼死?

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不是不知,諸皇子對太孫口服心不服,恐怕也知道燕王朱棣覬覦皇位。而徐達是朱棣的岳父,朱元璋會不會懷疑,自己死後徐達助朱棣奪位?又會不會為保住朱允炆的位置,對徐達採取措施?


愛婕妤怨


首先,朱元璋不會見人就殺,人家是皇帝,又不是殺豬賣肉的。

朱元璋殺人有以下條件。

1.功高蓋主。

2.恣意妄為。

3.震懾不住。

我們回顧藍玉,他與北元一戰,可謂是封神一戰,威震天下。但是藍玉功成之後,犯了以上三條的每一條。藍玉自恃軍功,居然敢屢屢不聽朱元璋調遣,他的軍隊朱元璋甚至調派不動,這就有點功高蓋主,震懾不住了。本來到這,朱元璋還忍著不殺他,畢竟朱元璋之前已經把明朝開國將領殺得差不多了,總得為太子朱標留個能打仗的人,加上藍玉因為是朱標太子妃的舅舅,對朱標是忠心耿耿,朱標自己也還算震得住,所以朱元璋沒有殺他。不巧的是,朱標年紀輕輕就暴病而亡,朱元璋只能打算把皇位傳給朱標仁孝的次子朱允炆。朱允炆可不一樣,他與藍玉毫無血緣關係,而朱允炆也不如朱標那般老練,指定震不住藍玉。回頭再看看藍玉,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既不能留為所用,三個必殺條件都齊了,那還等什麼?殺!誅連了將近1.5萬人!

胡惟庸呢,大概是看懂了朱元璋殺人的目的與條件,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索性聯絡一干大臣打算造反,只是沒有想到在他們還沒來得及拿起刀,朱元璋就把他們都抓了,誅連將近2萬人!

所以,朱元璋殺人是有目的與條件的,條件如上。目的則是為了穩固自己皇權並且讓大明江山永固。

我們看,徐達犯了以上三個條件的哪一個呢?徐達功高是不錯,但是徐達並不蓋主啊。徐達作為大明元帥,平定北方,功勞何其之大?之後,徐達班師回朝,朱元璋親自出城迎接,要讓他坐龍輦,甚至還說要替他親自駕車。這一套無非是為了試探徐達知不知道深淺進退。徐達則是再三拒絕,言辭從臣下出發極其誠懇,卑微,發自肺腑地說“皇上對咱好,咱知道,但是這不合規矩啊,咱不過是皇上的兵而已!”徐達明確拒絕朱元璋替自己駕車。這一套下來,朱元璋自然是心滿意足了,知道自己這個兄弟沒忘本。馬上本著兄弟感情說“今天沒有君臣,你我布衣兄弟,兄弟之間一起坐車,咱家想兄弟,想聽兄弟說說你在北方的英勇戰跡。這樣,我讓一位皇子來駕車,你隨咱家來。”於是便強拉著徐達上了龍輦,讓一位皇子親自駕車。



除此之外,徐達可謂一直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一直謙卑謹慎,帶著家人部屬克己守禮,朱元璋指哪打哪,戰無不聽,言無不從。所以,朱元璋是震得住徐達的。朱元璋根本沒有殺他的條件與理由。

後面說徐達被朱元璋以蒸鵝殺死,多是野史,不過是後人為了渲染朱元璋如何為了穩固皇權嗜殺罷了,算是一種控訴。實際上,是徐達自己患了背疽不治身亡,而至於說背疽不能吃蒸鵝簡直無稽之談,現代醫學驗證,毫無科學依據,古代太醫不至於連這點常識都沒有。蒸鵝是肉,不是毒藥。

況且,當時北蒙不安,朱元璋還想他帶兵出戰怎麼會殺他?


不書


徐達之所以沒被殺,有兩大原因,一是他非常小心,二則是因為他死的早。

明朝開國六公爵,除了徐達,都是慘淡收場,傳不過兩代,唯有徐達一脈,衍生出兩個公爵,還都傳到了明末。當然,這個更多的是因為朱棣,不過朱元璋沒把徐達的兒子們搞掉也是一大前提。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同樣也是世代務農。

元末的災難波及到了朱元璋,同樣也波及到了徐達,他跟朱元璋一樣,投奔郭子興造反了。徐達在隊伍中成為朱元璋的屬下,從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

徐達為人寬厚,深通兵法,久經戰陣,戰必勝,攻必取,智勇兼備、屢建功勳,功勳卓著。功業蓋世的同時,徐達卻越發低調,他為人小心謹慎、常以忠心侍主,絕無居功自傲之心。


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對徐達極其信任,兩人親近備至,朱元璋經常給徐達 “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徐達的反應則是越發恭謹小心。

信任歸信任,朱元璋的性格擺在那裡,帝王猜疑是不可避免的,他多次對徐達加以試探,徐達憑藉自己的謹慎作出了答覆。

朱元璋曾說要將他的舊邸賜給徐達,徐達堅決不要。朱元璋與徐達一起飲酒,徐達被刻意灌醉,醒來發現自己居然蓋著皇上的被子,他大驚失色,連忙跪伏在地高呼死罪。

看到徐達的表現,朱元璋當然龍顏大悅,對徐達也更加信任。

眾所周知,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對諸多功臣懷有強烈的戒心,再加上這些功臣大多居功自傲,甚至有些還極為放肆。

而太子朱標生性柔弱,朱元璋當然會擔心朱標將來鎮不住這些功臣。因此,朱元璋決定替兒子 清理一下,以保大明江山穩固如山。大明的功臣,幾乎被他殺光了,就連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也都難逃厄運。

唯有徐達,讓朱元璋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徐達的表現太好了,這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到了朱元璋面前,卻“恭謹如不能言 ”,這讓朱元璋幾乎沒有什麼藉口,對徐達下手。

當然,以朱元璋的性格,時間長了,沒有理由也能找出理由,像傅友德,就是這麼被搞死的。徐達能夠保全,主要還是因為他走得比較早。

徐達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1385年)二月,病情迅速加重,隨後去世,享年五十四。

徐達去世顯得疑點重重,民間有朱元璋賜徐達燒鵝的說法。這一點,似可信,但無依據,因為這些記載只見於野史,更可能是明朝文人對朱元璋嚴刑酷法的不滿與栽贓,畢竟朱元璋對將死之人(不是被他弄到將死)還是很慷概的。

徐達去世時,胡惟庸案已經擴大,但徐達跟胡惟庸一點關係都沒有,並未受牽連,後發的藍玉案不用說,徐達已經死了,他的兒子並不成器,沒入朱元璋的法眼。

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甚為悲痛,追封他為中山王,諡武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