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在,新冠病毒的陰霾還沒有散去,我日日宅在家裡,滿屋的綠色花卉,春天來了,在家做客服,寫文章,有點耳鳴,身體欠佳。很想逛田野。在家讀讀詩也不錯。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這句詩的詩意,正是當下時節。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隻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裡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花。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薺菜趕春趕得早,春寒料峭時節,它就在麥野、田園、樹林裡頂著一層冰凌綻發了。

薺菜又名野薺、護生草、地菜、雞心菜,是一種有名的野菜,有著鮮靈靈的色氣,醇香香的味道,具有利肝和中、明目益胃、解熱治痢之效,也是一種靈丹菜、保健養生菜。

古往今來,薺菜不但尋常百姓愛吃,很多文人墨客對薺菜也是情有獨鍾。薺菜具有特別的醇香之味,《詩經》中《邶風·穀風》有句“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據說這是棄婦之言:誰說苦菜味道苦?比起我的遭遇來,那便是比薺菜還要甘甜啊!這說明古人很早就知道薺菜味道之美了。

薺菜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鍾愛的野味,盛讚其為“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可見,它的鮮美早已俘獲了蘇東坡的胃。

在貶官外放時,他生活窘迫,常與鄉鄰漫山遍野採挖薺菜,用薺菜、黃豆和粳米煮粥食用,謂之“東坡羹”,並在給友人的信中讚道:“君若知其味,則陸八珍皆可鄙厭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他還寫有《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生》一詩,其中有“時繞麥田求野薺”的名句,讓我們眼前不由浮現出村婦和小兒握著小鏟,挎著菜籃,紛紛到麥田採挖薺菜的生動場景。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南宋詩人陸游與薺菜更有不解之緣。《劍南詩稿》收錄了不少他食薺贊薺的詩句,如“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羔豚即乳豬,薺菜羹、薺菜粥,比鮮香肥嫩的烤乳豬有過之而無不及,足見陸游對薺菜的喜愛程度。

他還在《食薺詩》之一中雲:“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生動的表達出在四川吃到了美味的春薺,就不再想回家鄉紹興去吃蕨和薇了,可見蕨薇也不如薺美,道出了陸游對薺菜的迷戀程度。

小著鹽醯助滋味,微加薑桂發精神。

風爐歙缽窮家活,妙訣何曾肯授人。

(宋.陸游《食薺》)

詩中他寫出了薺菜的烹製秘訣,這種製作方法更能保持薺菜特有的鮮味和清香。陸游80歲時又作《春薺》雲:

食案何蕭然,春薺花若雪,

從今日老梗,何以供採擷。

他是從早春薺菜返青,一直吃到農曆三月抽苔開花。晚年在《老民》詩中有“今朝鹽酪盡,薺糝更宜人”之句,沒有了“鹽酪”調味品,清香的薺糝一樣讓人喜愛。陸游一生採薺、烹薺、食薺、贊薺不斷,可謂愛薺食薺古今第一人。

而今,薺菜的吃法也很多,可煲湯、可熱炒、可涼拌,還可剁餡兒攤春捲、包包子、包餃子,無論怎樣吃,那股特有的清爽醇香,總讓人品之不盡。而我尤喜簡捷快當的涼拌薺菜,擇洗乾淨,沸水裡略燙,切細加小鹽、加蔥絲,拌上拍碎的熟花生,以少許老陳醋澆之,那色青綠綠,那味鮮爽爽,甭提多美氣了!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這是《詩經》裡的句子,大意是:春來的日子漸漸長,姑娘們紛紛採摘白蒿忙。“蘩”即茵陳,也稱“白蒿”。

茵陳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茵陳”。當春回大地,茵陳的細葉蜷曲抱團,有一層灰白色茸毛,綿軟如絨,有股濃郁的藥香味兒。

民諺雲:“二月茵陳三月蒿,五月茵陳當柴燒。”可見茵陳芽的鮮嫩只有在開春不久品嚐,春深時節,它就變成遍地深深淺淺的蒿子,農人燒柴也不願意割它,蓋因茵陳蒿子燃起來有股子嗆人的怪味。

茵陳亦稱“青蒿”,明代《救荒野譜》有云:“青蒿兒,才發穎,二月二日春猶冷。家家競作茵陳餅。茵陳療病還療飢,借問採蒿知不知。”是說茵陳藥食兼備。

茵陳的藥用價值很高,有護肝補肝的作用,是治療肝炎和黃疸的一劑良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有清熱利溼、利膽退黃之功效。過去,農人都是把它作為救荒菜、救急菜食用的。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早春青黃不接,農家囤空缸淺,離新糧收穫之季還早著呢,人們冒著料峭春風,在冰碴子裡、在積雪中採挖茵陳和其它早發的野菜,撒入少許雜糧面、麥麩,摻和均勻,入屜蒸成菜團充飢。

不過,在文人墨客筆下,茵陳芽的美味被描繪得令人唾液潛溢,唇齒生香。唐代杜甫曾寫有《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組詩,其中有句“棘樹寒雲色,茵陳春藕香”,把早春茵陳的鮮嫩與春藕的脆香相媲美,可見杜甫對這種野菜的迷戀。

北宋蘇軾也喜食茵陳,他曾到蘇南的潤州、丹陽督導賑災事宜。這裡的茵陳芽綻發得早,鮮味更足,他在《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中讚道:“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鬥新。”他還寫了一首《春菜》詩,“茵陳甘菊不負渠,膾縷堆盤纖手抹。”詩人把茵陳與蔓菁、韭芽、香薺、甘菊芽等春菜並列,看來茵陳芽定是上了他的美食排行榜,東坡居士對茵陳的喜愛可見一斑。

明代文學家王世貞也曾寫有“坐來薜荔時添潤,齋罷茵陳尚送香”的聯句,他同好友遊覽清涼寺遇雨受阻,小飲時薜荔涼粉的甜潤與茵陳芽菜的清香一樣美妙。

我喜愛鄉間那透著濃亮的碧綠、散發淡淡藥香的“茵陳青團”。把茵陳與艾草葉洗淨,在開水裡焯過,一遍遍地揉搓,揉出來那樣青碧碧、鮮綠綠的汁液,用其和糯米麵,以豆沙包之,入籠蒸熟,但見墨綠如玉,清凌醒目,品之糯韌綿軟,清香撲鼻。

清明祭祖時,採得半籃茵陳芽,做青團做蒸糕,吃了可以消了一年的晦氣,把病災和小鬼帶走。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農諺雲: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開了春,濛濛柳色漸顯生機,一片新綠,正如唐代詩人賀知章所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青綠枝條上爆出的簇簇柳芽兒,鵝黃鮮嫩,嬌小可愛,惹得詩人們詠贊有加: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

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宋.嚴巨《鷓鴣天.惜別》)

十八姑兒淺淡妝,春衣初試柳芽黃。

三三五五東風裡,去上吳山答願香。

(元.貢性之《絕句》)

柳芽兒不僅鮮亮清靈,惹人憐愛,還亦藥亦食,鄉人常常利用其敗火除燥、爽神利氣、明目清心之功效,炒成黃綠色的柳芽茶品用。

日之柳芽將開未開時,狀如雀舌,孕一冬之精氣,得春陽之普照,採其晾乾炒製成茶,觀之清靈碧綠,飲之清香可口,色香味形妙到極致。其益可防治黃腫病和筋骨疼痛病,《本草綱目》稱其主治“風水黃症,溼痺攣急,膝痛”等。據傳,北京戒臺寺內的僧人常用柳芽和茶葉,混合製成“消災延壽茶”施與香客,康熙皇帝巡視西山時駐蹕該寺,品過此茶後大為讚歎。

柳芽兒還可做菜做餅,一飽口福。涼拌柳芽是一道人們喜愛的春令小菜,將柳芽清洗乾淨,用開水焯後再放冷,加上麻油、食鹽、蔥蒜、香醋拌勻當菜吃,或將柳芽曬乾待伏夏發泡食用,可清暑熱。

還可製成美食柳葉餅,掐一把嫩芽嫩葉,洗淨、汆水、切碎,放適量的糖,均勻地揉進麵粉裡,做成小餅兒,然後將其一個個貼到鍋裡,煎烤至兩面皆呈現誘人的金黃色即可。食之苦香適宜、外脆裡綿,可清熱明目。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小野蒜也是春天裡生長的,田埂、溝渠、崖畔,都有它們蔥綠婆娑的身影。採挖小蒜,水洗之後,但見白生生的長梗、圓滾滾的小蒜頭、綠油油的細葉,清清白白,煞是喜人。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小野蒜的名兒還很多,俗名還叫小根蒜、小蒜、山蒜、野蔥。古稱“薤(xie)”“藠(jiao)”,殷湯時期已有種植和食用,是一種較早使用的調味品。

薤在古代詩文中,是地位很高的植物和經常歌詠的意象。《薤露》是古代著名的輓歌,相傳漢高祖召田橫,其不願臣服,自殺,門人傷之,為作悲歌,詞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是說薤上之露極易曬乾,用此來比喻人的生命何其短促。

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寫過《薤露行》的詩篇,曹操以此哀嘆國家喪亂,君王遭難,百姓受殃,是為悲悼之意;曹植的《薤露行》寫於魏明帝時期,表達自己懷才不遇,抱負難展,鬱悶悲憤之情。

小野蒜中醫稱“薤白”,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消脹止痛之功。

唐代詩人杜甫晚年多病,經常尋找適合自己的食藥兼備的菜蔬,以此來治病加養生,小野蒜就是他常吃的野菜之一。為此,杜甫還寫有一首詩《秋日阮隱居致薤三十束》:

隱者柴門內,畦蔬繞舍秋。

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

束比青芻色,圓齊玉箸頭。

衰年關鬲冷,味暖並無憂。

此詩寥寥數句,將亦蔬亦藥的小野蒜外觀和療效介紹得清清楚楚,同時,詩人還讚頌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對朋友阮隱居(阮昉)的慷慨贈送,充滿了感激之情。更為可貴之處,七百多年後,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一書,說明薤的藥性藥理時,還引用了杜甫的這首詩。

作為野菜,小野蒜爽口馨香,沒有大蒜、大蔥那種辛辣和刺激,加小鹽醃製後脆生生、香甜甜,佐酒下飯健脾開胃,滿口生津。還有其他吃法,比如小蒜兒切碎,加了黑木耳、豆腐、粉條、海米,拌上花椒、胡椒、精鹽以及適量花生油攪勻,用以包包子、包餃子、炸春捲,那味兒鮮香無比。

最為簡單的就是生食,清清白白的小根蒜配上煎好的外焦內酥的黃鯽魚,再摘一把紅殷殷的香椿芽,用綿軟耐口的山東沂蒙煎餅一卷,大口啖之,助消化、解油膩、增食慾,那味兒總讓人懷戀著,放也放不下。

疫情期間,春天來了,家裡綠意盎然,窗外枯草一片,一點綠意沒有


春天的腳步不會因一場疫情停下,待到陰霾消散盡,東風浩蕩朗乾坤,我們打開心窗,紛紛奔向春意盎然的田野,採擷野菜,品味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