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變化,貿易的管制,對於普通人來講需要囤糧嗎?

有詩有豆


從目前情形來看,普通人家儲備1~2個月的糧食還是有必要的,疫情不會短時間就結束,還會持續多久要看疫苗的出現。

這個不能稱之為囤糧,囤糧帶有炒作的嫌疑,會引起恐塃,何況糧食也不宜久放。

世界糧食受疫情影響,農業供應鏈成本增加,國際糧價上漲趨勢形成,各國接二連三禁止糧食出口,助推糧食價格上漲,備點糧食心裡也安穩,也是對國內糧食的加工生產供應能力的一種考驗。

經歷過封城封村事後,儲備點糧食是理智的行為,超過三個月的囤糧就沒有必要了。


銀河生還者


其實不用的糧食,國家哪會讓我們餓肚子。不過目前已經漲價了,前兩個月糧食商家銷售下滑很厲害,現在很多老百姓又瘋狂購糧,不漲價是不可能的,這個在農村尤其嚴重。我國的大部分老百姓一種盲目的跟風心裡,而且和對他們來說最根本的糧食有關,表現肯定更為強烈。

近日,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說“我國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我國穀物進口數量不大,主要調劑需求結構。”魏百剛說,“所以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誰買誰有,沒必要屯糧,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據瞭解,當前世界糧食供給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近30%,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費的影響,我國穀物淨進口量1468萬噸,不到300億斤,佔我國穀物總消費量的2%左右,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影響十分有限。

對這些報道老百姓不一定關注,而且也不一定信,最最重要的就是糧食漲了,周圍的人在搶,老百姓肯定就跟著搶,而且民以食為天,即使囤起來吃不了,爛了,他們也肯定要購,很難改變這種心理


職場小公子


受疫情的影響,和外國糧食貿易管制,實際對中國的普通家庭不會有多少影響,普通家庭沒必要去囤糧。因為國家的儲備糧充足,基本能保障國人一年內的糧食供應。

隨著夏收臨近,小麥豐收己成定局。秋天水稻要是大豐收,國人糧食保障更無後顧之憂。

當然,自己想適當存點糧食也是可行的。一定不要多,如果保管不當,反而造成經濟的損失和糧食的浪費。因為梅雨季節快到了,容易黴變,蟲期到了容易生蟲,一定要經常晾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