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芒果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芒果的基本情況

芒果屬於典型的熱帶水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粗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其中果肉中的胡蘿蔔素較高,可以保護視力,促進眼睛的正常發育。芒果原產於亞洲南部的東南亞地區,印度栽種面積最大,產量居世界首位。我國南部及東南部地區均有芒果種植區,如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不同地區的主栽品種均有一定的 差異,品種主要有臺農1號、金煌芒、象牙芒、青芒、貴妃芒、蛋芒等。

成熟芒果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2、芒果在收穫環節常見的病害

芒果在收穫期間主要病害:炭疽病和蒂腐病。

炭疽病主要由膠孢炭疽菌引起,在未成熟的果實上一般很少有病斑,具有較長的潛伏期,前期很難發現病害,果實即將成熟時才會表現出來。首先炭疽病在芒果的葉子上形成黑褐色、圓形的斑點,逐漸使芒果葉片皺縮、花穗枯萎,初期在芒果果皮上易產生小黑斑,逐漸致使全果腐爛變質。芒果炭疽病的發生與土壤的肥料有一定關係,發病最輕的是使用有機肥的土壤,偏施氮肥的發病最為嚴重,因此控制氮肥的用量可以增強果樹的抗病能力。

蒂腐病主要是由可可兒胞菌侵染引起的,初期果實蒂部開始變為暗褐色、隨後變成深紅色,逐漸使全果腐爛,蒂腐病同炭疽病一樣,具有較長的潛伏期。不同的土壤環境、不同的溼度均可對蒂腐病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可以通過改善土壤環境降低芒果病害的發生,因此生產上常通過多種保鮮劑輪換使用的方式預防芒果病害的發生。

3、芒果病害綜合防治措施概述

3.1 農業措施

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不同品種應分片分區種植,避免混栽物候期不同的品種。選擇適宜的 低矮草種在行間生草覆蓋或經常刈割雜草保持行間存 在草皮,以保持生物多樣化和生態平衡。做好排灌設施,避免因果園積水而增加果園溼度。常風較大或者颱風較多的地區,果園周圍應種植防護林帶。通過修剪,去除交叉枝、過密枝和病蟲枝,控制 樹冠,並疏花疏果,增加果園和樹冠通風透光性。清潔田園,把枯枝、病枝等在花期前集中處理,不要堆放在樹盤和行間,減少傳染源。加強栽培管理,配方施肥,均衡營養,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使抽梢、開花整齊,有利於統一噴藥防治。

成熟芒果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3.2 物理防治

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後,及時套袋護果,防止病害侵染果實。注意袋口摺疊要利於導流,捆紮要嚴密,避免雨水進入袋內。及時鋸除枯死的大枝條,並用波爾多漿塗封鋸口,避免病害傳播。使用誘蟲燈誘殺夜間活動的害蟲等,避免害蟲危害傷口或蜜露為病害發生創造條件。

成熟芒果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3.3 生物防治

使用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農藥,以及農用鏈黴素、水合黴素、中生菌素、春雷黴素、農抗120、乙蒜素等生物源農藥和殼聚糖、BTH(苯並噻二唑類化合物)和水楊酸等誘抗劑。根據病害發生特點和調查監測結果,選擇合適的生物農藥和誘抗劑,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進行預防或誘抗。微生物農藥要避免和殺菌劑同時或前後間隔數天使用,而抗生素類藥劑則要儘量和化學殺菌劑混配使用或輪換使用,同一種抗生素在一個生產季節最多使用不超過3次,以免誘發抗藥性。

以上藥物僅供參考,如需使用,請到當地諮詢

3.4 化學防治 針對病害種類和化學防治對象範圍,有針對性的選擇化學農藥,做到對症用藥。根據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選擇不同作用方式的藥劑混配、保護性和內吸性的藥劑搭配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避免單一有效成分殺菌劑連續多次使用。根據病害發生特點和調查監測結果,選擇合適的藥劑,合理選擇防治適期和頻次,在病害發生前和發生初期多使用保護性殺菌劑,而內吸性殺菌劑則多在病害發生高峰期和保護性殺菌 劑搭配使用。噴霧防治一般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後實施。

成熟芒果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3.5 芒果病害綜合防治

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保證產量和質量安全、改善外觀、提高品質為目標,以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根據病害特點,調查監測,掌握防治適期,綜合應用各種防治措施。優先採用農業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配合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並改進用藥技術,降低農藥用量,達到產量質量並重、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綜合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