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回收技術牛在哪?

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則振奮人心的畫面:中國成功回收了火箭助推器,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能夠回收火箭助推器的國家。

中國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回收技術牛在哪?

1. 回收助推器意義重大

據4月2日央視報道這次執行任務的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航天研製人員最新披露了運載火箭助推器在空中開傘和精準落地的珍貴畫面。

我國所採用的是降落傘技術,這項技術難度十分大。在這次任務中,我國航天人不但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成功地將第54顆北斗衛星送上預定的軌道,同時完成了火箭助推器的回收任務。

這項技術的應用無論在民用或軍事上,火箭助推器的順利回收,精準定位無不體現科技的成熟與自信。

2. 它的難度在哪

回收火箭助推器的難度在於火箭助推器是自由落體,其速度,角度都很難把握。

中國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回收技術牛在哪?

尤其是開傘時機的把握,為了能夠準確地抓住這個時機,研製人員在助推器上安裝了一套測量裝置,能夠實時監測到助推器的位置和姿態。不僅如此,這套裝置還基於北斗系統,實現在複雜野外山林地區的精準的定位跟蹤,幫助研製人員在殘骸墜落後迅速找到落點位置。


3. 火箭助推器的順利回收標誌著我國火箭技術的制高點

這次火箭助推器的順利回收,標誌著我國在火箭技術上已經站在了制高點上。

有了這項技術,我們不但可以對火箭助推器重複再利用,更主要的是我們掌握了世界上頂尖的技術,降低火箭的發射成本。

中國的火箭助推器成功回收技術牛在哪?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傘控系統總體設計師 張普卓說,"我們助推的落區範圍大概是30(千米)乘90(千米),是2700平方千米。我們通過翼傘來控制它,落到指定的點,所以這個面積會大幅縮減。"聽起來只是加了幾個降落傘,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這背後,是一代航天人歷時數十年的實驗驗證。


小結:我國自主研發的火箭助推器回收技術,看上去那麼的自然,其實,科研人員歷經了十多年的努力的結果。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火箭發射任務中實現殘骸信息的實時接收、處理和顯示。根據定位到的落點位置,研製人員在25分鐘之內就找到了火箭殘骸。


有的網友驚歎地說,"這不僅僅是回收,這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有無窮的智慧!"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