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孫楊吶喊 沉默不是金,講述之三:孫楊為什麼被“圍毆”

據央視駐美首席記者王冠統計,在過去一週中,90%的西方媒體在報道孫楊事件時,都沒有提及“國際泳聯已經認定孫楊未違反藥檢規定”這一非常重要的信息。要知道,歐美體育界,包括參與“圍毆”孫楊的那些知名運動員,他們對孫楊事件形成判斷的基本信息均來自美英澳的主流媒體報道。

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在接受採訪時,美聯社記者只跟他提到孫楊團隊“砸瓶”卻沒有說明藥檢人員無證上門的事實。在美國頗有影響力的《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同樣只提“砸瓶”而未提“無證“事宜。

在這種失實新聞的助攻下,孫楊遭遇部分人士“圍毆”很奇怪麼?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把這篇“失實新聞”的主角換成是霍頓,估計光大陸觀眾賞賜的口水,就能讓澳大利亞游泳隊終身無需下水就可以游泳了。

當然,“失實新聞”只是孫楊被“圍毆”的原因之一。

說第二個原因之前,我們先說說華為。以美英加澳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什麼處處擠壓、針對華為呢?是華為的技術明顯有瑕疵,還是華為故意留了“後門”違規收集了別人的信息?都沒有,華為被針對,答案很明瞭,第一、華為“越界”了,領導了“本該”由歐美領導的5G技術,碰了別人的禁臠;第二、華為來自中國。

和華為的遭遇有什麼區別嗎?如果不是孫楊“越界”,動了人家傳統強項的金牌,如果他不是來自中國,懷揣國際泳聯“官方背書”的他,還會被這麼苦苦的“追殺”麼?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孫楊是一名悲壯的“背鍋人”,中國游泳要崛起,必然要動歐美游泳大國盤中的奶酪,對於動了他們奶酪的人,他們總是會千方百計找各種理由去攻擊與打壓,即使沒有孫楊,他們也會找到王楊、李楊、張楊。無論是中國的崛起還是中國游泳的崛起,他們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而我們,也要慢慢適應崛起過程被汙衊、被針對、被排擠的現實。

雙方的適應之路都很漫長。

同樣貼有中國標籤,我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怎麼就沒人針對呢。在此前的評論中,我看到不少朋友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實事求是地講,姚明和孫楊兩人完全不具可比性。孫楊在游泳項目上搶金奪銀,實則是動了別人的奶酪,而姚明則完全不同,擁有姚明的中國男籃依然無力踏入別人的“禁區”,貼有中國標籤的姚明,還無力觸碰別人的奶酪。

隨便翻翻中國男籃近幾屆奧運會成績,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十名,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姚明帶領下的中國隊連續兩屆獲得平歷史最佳成績的第八名,2012年奧運會,姚明退役,中國隊全敗位居第12名,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男籃再次全敗墊底。

事實上,姚明加盟NBA不但沒有動了誰的奶酪,還為這塊奶酪拓展了廣闊的中國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姚明不但不該被針對,反而是NBA應該重點保護的“市場開拓擔當”,也是NBA的中國搖錢樹。

可即便是這麼寶貴的一棵“搖錢樹”,因為其中國人的身份,在NBA期間也沒少遇到挑釁與羞辱。值得慶幸的是,姚明的情商與他的身高完全匹配,他靠著他的高情商一次次讓挑釁者悻悻而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相關的文章)。

和姚明玩情商的手法不同,孫楊走的是剛猛的激情路線,你敢手續不全,我就敢砸掉血瓶;你敢讓我難看,我就要當面懟你“Loser”。這樣的性格,也註定了孫楊很容易成為爭議性人物。他後面遇到的一系列風波,和他剛猛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為孫楊吶喊 沉默不是金,講述之三:孫楊為什麼被“圍毆”

孫楊走的是剛猛的激情路線,註定其容易成為爭議性人物(網絡圖)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性格缺陷”,但無論算還是不算,我們都不能苛刻的要求我們的運動員,一邊在賽場上爭金奪銀為國爭光,一邊又要求他們在賽場外能像一名高明的外交家,將自己包裝的毫無瑕疵,將中國的故事演繹的完美無瑕。

那只是童話裡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