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前言:

周恩來總理為郭沫若和於立群兩人主持補辦婚禮的時候,曾經對郭沫若說過:“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周總理和郭沫若的關係很好,這一點從總理肯為郭沫若補辦婚禮就可以輕易看出,作為郭沫若的朋友,周總理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但這句話真的能體現什麼嘛?不瞭解郭沫若愛情(感情)的讀者,想必也能從此言輕易猜出“郭沫若是有過幾段婚姻的人”。說句實話,他是一位好學者,但絕對算不上是一位好丈夫,至少在“對人專一,用情至深”上他很不稱職。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流亡的郭沫若遇到了旅日的於立枕

1934年,那個時候全面抗日戰爭還沒有開始,國內生活還算安定,中日關係也沒有之後的緊繃感。不幸的是,於立枕感染風寒而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國內難以治療的情況下,於立枕依靠著《大公報》給的津貼選擇去日本接受治療。來到日本之後,於立枕的房子選擇在了東京郊區,而這個地理位置正是同當時流亡日本的郭沫若的家相距不遠。老天爺賜給了他們一段感情,稱不上愛情,但同時也為於立枕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得知學者郭沫若是自家鄰居後,於立枕有事兒沒事兒便前去拜訪郭沫若,表面上看似是出於禮貌,其實卻暗含某些情愫隱藏在其中。那個時候的於立枕,年紀正當浪漫,長的亭亭玉立,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白白嫩嫩。再加之“記者”這重身份,說起話來顯得知書達禮。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不論是於立枕於郭沫若,亦或是郭沫若於於立枕,兩人之間的感情可以總“朝朝暮暮”來形容,此後大概兩年的時間裡,兩人的關係一度很親密,關於“二人是否同居”的說法也漸漸迸流而出。好景不長,1937年,一直資助於立枕旅日的《大公報》突然決定不再對她承擔任何費用,無錢資助的於立枕只能暫且從日本返回上海,離開了郭沫若的於立枕,一方面飽受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忍受抑鬱思念的痛苦。身心雙重壓力之下,於立枕選擇於1937年5月自縊身亡。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初識於立群,結髮成夫妻

就在於立枕身亡不久,回到國內的郭沫若就在旁人的介紹下認識了於立群——於立枕的妹妹。我不知道郭沫若到底喜不喜歡於立枕,但郭沫若肯定是喜歡於立群的,從他第一眼看到於立群之後,彷彿從她那秀美潔白的臉龐上看到了於立枕的模樣,就這樣,郭沫若懷著對於立枕的懷念再次對於立群產生了一見鍾情的感覺。

於立枕到底是愛郭沫若的,當於立群親手將於立枕臨死前的詩筏交於郭沫若時,郭沫若的深情很激動,他內心中對自己說道:

“我有責任保護立群,但願我能把愛她姐姐的心轉移到她的身上!”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僅此一句,足以看出郭沫若對於於立群的喜歡,只是我依舊還不知道“郭沫若究竟喜不喜歡於立枕”?就這樣,兩人從初識,再到感情增進,伴隨著革命事業的蒸蒸日上,他們二人的愛情氛圍也逐漸變得濃烈。1939年1月,周恩來親自為郭沫若和於立群主持補辦了婚禮,婚禮現場上,周恩來對郭沫若說:“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姻了。”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郭沫若去世,於立群發現秘密,最終選擇自盡

“於立群的自盡”並不僅僅只是發現了所謂“郭沫若和姐姐於立枕的秘密關係”,還有其他因素摻雜其中。

①兩個兒子雙雙離世:

196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兒子郭民英自殺、1968年,另一個兒子郭世英被毆打致死。兩個兒子的相繼離世是造成於立群精神脆弱的一手因素,消息傳來後,於立群根本忍受不住,原本就患有心臟病和神經衰弱等疾病的她險些沒能挺過去!但這只是片頭白,更嚴重的打擊還在後邊。

②丈夫郭沫若的離世:

1974年,身體虛弱的郭沫若曾一年之內先後住院七次。在此期間,於立群身上的疾病也開始加劇,而且愈況嚴重。1978年6月,郭沫若在疾病中離世。丈夫的離世,對於立群的精神打擊更為深刻,對於他而言,自己40年以來的精神支柱似乎頓時間轟然倒塌了,什麼都沒有了。

周總理對他說:希望這是你最後的婚姻!40年後,他和妻子一同離世

③自身疾病:

除此之外,於立群也曾在臨死前幾年的時間內頻頻被送進醫院,自身患病也尤為嚴重。尤其是在兩個兒子和丈夫的相繼離世之後,她身心的疾病顯得更為嚴重了。

④發現了多年之前的秘密:

如果說郭沫若離世之後,於立群還對他存有一些精神寄託和感念情愫的話,那麼這種對郭沫若的懷念情感就在1979年,當她整理郭沫若遺留下來的筆記的同時,發現了40年前郭沫若不為人知的一個秘密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念想就都煙消雲散了。這個秘密使得於立群生存於世的最後一點生機頓時煙消雲散了。而這個秘密,就是:丈夫郭沫若早就於1934年-1937年的這段時間同姐姐於立枕一直保持著不倫關係,隱藏至死,郭沫若都未曾將這個事實告訴她!

綜上所述,於立群最終自盡的淒涼結果是由綜合因素導致!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於立群最終還是選擇了去追隨同她生活了40年的丈夫郭沫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