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丨本來判了緩刑,為何又被收監?

媒體關注丨本來判了緩刑,為何又被收監?

△ 湖北日報客戶端、《三峽晚報》報道版面

本來判了緩刑,為何又被收監?

一個不服從社矯監管,

一個酒後滋事鬥毆


兩名男子因犯危險駕駛罪和犯故意傷害罪分別被判處緩刑後,不但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反而在緩刑期間一個不服從社矯監管,一個酒後滋事鬥毆。


記者14日在宜昌市點軍區檢察院採訪瞭解到,該院發現這兩名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存在嚴重違規、違法行為後,主動介入發出檢察建議。日前,這兩名男子被撤銷緩刑重新收監,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價。


據瞭解,2019年,宜昌市共有36名社區矯正對象被重新執行收監。辦案檢察官提醒說,近幾年來,被判處緩刑的案件不斷增加,那些正接受社區矯正的緩刑人員一定要遵守相關規定自覺接受監管,明確自己罪犯身份,認真悔罪思錯,知法守法學法,切莫重蹈覆轍。


屢教不改

兩男子被重新收監


去年年底,男子王某醉駕被點軍交警部門查獲,他隨後被法院以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


僥倖逃脫了牢獄之災,王某卻沒有珍惜這個緩刑的機會。他在社區矯正服刑期間,拒不配合司法部門工作人員工作,甚至還躲避不現身、公然拒絕到社區矯正機關報到、逃避社區矯正,嚴重違反了相關規定。


另外一名男子李某則在去年7月因犯故意傷害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在社區矯正服刑期間,他又在去年年底酒後滋事打架鬥毆,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2天和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今年1月上旬,宜昌市點軍區檢察院在開展社區矯正檢察工作過程中發現了這兩條線索,辦案檢察官立即跟進全程監督,在核實固定大量相關證據後向相關部門發出兩份《收監執行檢察建議書》,依法建議提請對王某等二人撤銷緩刑,收監執行原判刑罰。緊接著,司法部門向點軍區法院報請撤銷緩刑。經法院審理,裁定撤銷對王某和李某的緩刑判決,執行原判刑罰,他們於是被重新收監。


重蹈覆轍

36名緩刑人員被收監


在社區矯正期間,因不服從監管或再次犯罪而被重新收監的案例並非王某和李某這起個案。此前,遠安縣2名社區矯正對象就因違法違規被重新收監執行。


據瞭解,遠安縣這兩名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多次不交思想彙報,不參加社區服務和集中教育活動,在受到3次司法行政警告處罰後依舊我行我素甚至失去聯繫。最終,這二人被警方抓獲後,當天即被收監執行。


記者採訪瞭解到,僅在2019年,全市就相繼有215名社區矯正對象受到司法行政警告,還有36名社區矯正對象被撤銷緩刑重新執行收監。


辦理此案的宜昌市點軍區檢察院檢察官介紹說,我國刑法中的緩刑,是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不收監執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讓其在所在社區接受監管和社會感化教育。如果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內沒有再犯新罪,沒有違反相關規定,其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它的好處是犯罪分子不用在監獄接受改造,而是在社區接受矯正,免受獄內環境的不良影響,避免他們失業、失學,讓其在不脫離社會、家庭,能夠正常生產生活的情況下,接受教育和改造。在矯正期間,社區矯正對象不按規定執行相關規定,將可能被撤銷緩刑再次收監。


社區矯正

端正態度服從監管


“對於社區矯正對象而言,端正態度服從監管是底線。”宜昌市點軍區檢察院檢察官說,這起案件的順利辦結,不僅體現了檢察機關在法治建設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還起到了警示教育意義,給社區矯正對象形成震懾態勢,有效捍衛了刑罰執行的公正性和嚴肅性,進一步促進了社區矯正機構執法的規範化、標準化。


據介紹,截至上個月底,全市目前在冊的判處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共有2077人,全市累計接收判處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17489人,解除矯正15412人。近年來,宜昌市為了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率先在全省建成覆蓋13個縣市區的三級司法e通信息化監管網絡,此外,全市還有大量從事社區矯正心理矯治的心理諮詢師和志願者,已累計幫助萬餘名社區矯正對象完成改造重新迴歸社會。宜昌市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局工作人員提醒說,這些判處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應心存敬畏,明確自己的身份,端正服刑態度,珍惜在社區服刑的難得機會,嚴格遵守社區矯正的各項規定,自覺接受監管教育。在矯正期間做到接受矯正有誠心、悔過自新有決心、重拾生活有信心、立志迴歸有恆心,爭取早日解除矯正迴歸社會。


媒體關注丨本來判了緩刑,為何又被收監?

來源丨宜昌市點軍區檢察院官方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