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為了保證文章整體的可讀性與理解性,本次全文將分為三-四篇文章向讀者推送。歡迎大家在文章最後評論、發送你最關心的問題。我們將有專員統計大家關心問題的程度,並有可能以你的問題作為下一期研討文章的主題。歡迎在微信公眾號搜索“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

上一回我們從學術理論角度談及了集中性投資的危害和資產配置的短板,這一回我們就再進一步解釋一下本課題最後一個部分: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而後我們以投資建議結束本次課題。


關鍵詞:資產配置 再平衡戰略 反向思維


在開始正文之前,請各位看官問自己幾個心理問題,最近或曾經是否經歷過以下幾個問題:我的預期收益是5%,可是現在股市還在漲,我要不再等等看?大家都炒什麼股,我也炒炒看?專家讓買什麼股,我就買什麼股......後悔賣早了,再等等看就賺發了......賣了這個股,我再選一個最近比較火的股......


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如果你真的有這些心理,希望以下文字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再平衡是指採取行動以保證當前投資組合的特點能儘量與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目標的可行性相匹配。”[16] 需要注意的是,再平衡策略的目的強調的是風險控制,而不是收益最大化。雖然資產組合是投資者獲取投資目標的重要決策之一,但是這種策略只有在資產組合隨著市場環境變化而調整時才能正常發揮出它的功效。否則一成不變的資產組合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投資者在構思自己的再平衡戰略時應當考慮幾個問題:資產組合應當以什麼頻率進行檢視,所持有資產組合在偏離目標多少個百分比後觸發再平衡機制,每一個資產配置部分應當重新投入多少。Jaconetti,Kinniry,和Zilbering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中總結說:對於大多數進行多元化配置的資產組合,投資者應當每半年至一年對其進行檢視一次,如果資產的收益結果與目標收益偏離超過5%時,投資者就應當開啟資產組合的再平衡戰略。[17]


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再平衡策略並不是適合所有的投資者,因為再平衡策略的心理恰好是相反的。對於中國的大多數散戶來說,這就更難了,因為他們通常追漲而殺跌。但是再平衡策略卻要求投資人規避公眾偏好的產品,而同時接受不太受歡迎的產品。之所以大多數中國散戶會追漲是因為他們覺得持有主流投資產品會讓他們感到安心,畢竟大多數人都持有,虧了大家也虧。但是這種“共識”心理有時候卻害了投資者。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炒股的人最近應該都聽過東方通信(600776),這隻所謂的“妖股”在2018年的11月份還只是3.7元,到2019年3月7號,它的股票最高已經達到了41.88元,5個月的時間翻了差不多12倍,如下圖。至於它是如何漲起來的,我們暫時先不去考慮。重點是,一些散戶在他們瘋狂買進的同時,市場也達到了頂點,這些散戶因此就成了被割的“韭菜”。


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再平衡戰略和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雞尾酒會理論”很像,也是一種逆向理性思維。感興趣的可以去仔細查閱。當市場發生變動時,要維持投資組合的目標就必須要賣出業績表現較好的產品而買入表現欠佳的產品。正常情況下,執行再平衡策略需要投資者擁有一定的勇氣,但是在經濟下行時,所需要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心就更大。


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2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泡沫爆發之前,1993年到1994年投資者在股票的配置比重為30%,95-97年股票的配置比重約為40%,98-99年,上升至50%,在2000年3月美國股市到達最高點前股票配置超過60%,而固定收益的比重從1993年開始就一直在下降,從30%一直降到1999年的10%,讓我們來對比一下采取再平衡策略和沒有采取再平衡策略投資者之間的收益,如下圖。


資產配置中必不可少的再平衡戰略(Rebalance)


上圖將TIAA-CREF(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參與者收益、未進行再平衡、和進行再平衡投資的收益做了一個比較,我們發現:1)未進行過資產再平衡的投資組合在這十年間的財富收益有著比較大的波動,1999年TIAA-CREF和未進行再平衡的資產配置快速達到財富乘數的最大值2.6和2.59,而進行再平衡的投資組合的財富乘數雖然提升很慢,但最終也達到了2.44財富乘數;2)雖然再平衡的投資組合含有“增長滯後性”,但這種特性在2000年-2002年熊市之間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3)自始至終讓資產保持再平衡將會減少投資者的心理波動。

因此,在數據面前,資產配置+再平衡策略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耶魯大學基金首席投資官斯文森曾自述道:“在2003財政年,耶魯大學執行了大約38億美元的再平衡交易,其中約有一半是買進下跌的股票,另外一半是賣出漲勢喜人的股票,這個策略為其帶來的淨利潤為2600萬美元,比價值16億美元的國內股票投資組合帶來的收益還高出1.6個百分點。”[18]

總結——給廣大中國投資者的話

資產配置最大的藝術性就在於,它在不過度犧牲投資收益的情況下降低投資風險。我們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理性的人,都希望獲得的收益是最大的,承受的風險是最小的。但是既想把錢賺了,又不想承擔風險,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需求完全可以通過一個理性的資產配置來滿足。雖說資產配置是一個“免費的午餐”,但是能不能“吃飽”又是另外一個問題。50年前的華爾街跟今天的中國很像,都是散戶為主的市場,但是如今美國證券市場的散戶基本上都已經消失了,因為他們學聰明瞭,把大多數財富交給了市場上有話語權的合法機構投資者。小額資產配置是無法明顯看出風險的分散趨勢的,只有把大多數人有相同意願的財富積累起來或者把錢交給合法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配置,分散風險效果才更明顯。

也許現在大多數國人仍然對一個好的投資的定義是回報率要達到20%。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中國目前已經從一個掙“快錢”的時代轉變成了掙“慢錢”的時代,現在投資理財年化收益率能保持在5%-6%左右已經很了不起了。我想大多數投資者也感受到“錢越來越難掙”這一事實。所以時代變化,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對財富的認知產生轉變,投資理財之前先投資自己,讓知識為財富鋪路。

~~~~END~~~~

你對資產配置有什麼疑問或更深刻的見解嗎?歡迎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