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要求银行开展自查银行:未来房抵经营贷或将收紧

本报记者 郝亚娟 秦玉芳 上海、广州报道

连日来,深圳楼市呈现的“疫情”景气引起了多方关注,楼市火爆背后的企业“借机炒房”乱象也被曝光。

这一情况亦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某支行货币信贷处发布《关于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紧急自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要求各银行针对今年以来新发放的房抵经营贷(含借款人为企业或个人)情况立即开展自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截至2020年3月末房抵经营贷余额,2019年3月末余额,2019年12月末余额情况。二是贷前准入情况。对借款人名下经营实体的真实性调查情况,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情况,企业成立时间情况。三是贷款管理情况。重点梳理借款人(含企业或个人)自疫情发生(1月25日)以来新购房产(含住宅和商务公寓等)并以新购房产作抵押的贷款情况,以及计划申请财政贴息和预计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情况。四是贷后管理情况。借款人贷后新增房产的监测情况。五是自查发现的其他可疑情况或问题,请各银行于今天(4月20日)下午2﹕30前将自查报告通过“金融网-货币信贷组-房地产市场调研”渠道报送。

某国有银行深圳分行业务人士透露,现在抵押贷款做得较多,而且很多银行开始做线上抵押类贷款,操作简单,利率也相对较低,部分银行利率甚至在3.6%左右,如果对抵押率要求不高的客户大部分可以线上做。

某城商行信贷人员告诉记者:“出于风险考虑,我们在发放小微贷款时优先考虑有抵押物的企业,也就是说拥有房产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

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透露,有的房产抵押贷跟房贷差不多了,期限比较长,而且授信额度较高,甚至能贷到七成以上。“现在银行内部还没通知要自查,不过应该很快了,以后这类业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银行的授信应该会有一定程度收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分析,《通知》提到要自查贷前准入情况,尤其是包括名下经营实体的真实性的情况和企业成立时间情况等,类似查处也是要求近期的经营贷的投向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要防范各类“明经营实炒房”的现象出现,通过此类查处,也有助于规范贷款,有助于保障更多资金进入到实体经营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