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一名檢察官,我願意為之奉獻終身,無怨無悔……”這是市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王豔常說的話,她用自己的忠誠捍衛著心中的“公平、正義”,詮釋著一名檢察官的不悔追求。

經過多年努力,王豔先後榮獲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個人、全省十佳公訴人、全省優秀宣講能手、優秀黨員等稱號,並分別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和嘉獎,2019年12月被評為四川省檢察系統先進個人。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刻苦學習 努力維護公平正義


2009年,大學畢業的王豔來到珙縣檢察院工作,英語專業畢業的她,對法律一竅不通。為迅速勝任檢察工作,王豔決心咬下這塊“硬骨頭”,一邊學習法律知識,做好知識儲備;一邊跟著前輩出席開庭,學習審查案件、製作審查報告、起訴書等工作,熟悉工作流程。

“那時候,我整天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別人半天完成的工作,我可能要花一天甚至幾天才能完成,不敢有絲毫敷衍馬虎。”王豔說。

為取得相關資格,王豔長時間刻苦學習,不斷鑽研,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王豔首次參加司法考試,就取得了全省檢察機關第一名的好成績。

被任命為助理檢察員後,王豔更加勤奮,精益求精,對案件極度嚴苛,任何嫌疑人的狡辯都瞞不過她智慧的“法眼”。在珙縣檢察院期間,王豔共辦理刑事案件74件,追訴漏罪1件,漏人5人,均無訴後判無罪或訴後撤回案件。草擬的《未成年人邊緣刑事責任年齡的審查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機制,切實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從一名書記員到檢察官,每次崗位調整,王豔都能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她逐漸從一名弱女子磨礪成維護公平正義的法律衛士,為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廢寢忘食 專門辦理疑難複雜案件


2013年,王豔因工作出色,被遴選到市檢察院公訴處後,對自己要求更高了,無論案件是否疑難複雜,都堅持把每件案件作為一次“考試”來對待。

2018年,王豔擔任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專門辦理疑難複雜案件,以案件質量高,辦案效果好著稱。5年來共辦理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的一審案件27件,二審上訴、抗訴類案件47件,無一錯案;對124件自偵案件進行同步審查,對8件自偵案件不起訴案件進行審批。

2014年,屏山縣金沙江旁發生一起殺人沉屍案,犯罪手段十分惡劣,社會影響較大。為使被告人郭某、王某某受到法律制裁,王豔廢寢忘食,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將大量卷宗和證據材料爛熟於心,撰寫出高質量的審查報告、公訴意見和庭審提綱,在庭上對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觀點進行有力駁斥,最終2名被告人受到了法律的懲處。

2019年5月,市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王豔被調整到市檢察院新成立的第三檢察部主持工作,專門審查起訴職務犯罪大要案件,她繼續以“5+2”“白加黑”的工作作風,抓住與監察機關建立無縫銜接這個關鍵,僅短短几個月就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受理審查起訴了一批職務犯罪大案要案。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情法並重 全力化解社會矛盾


在同事眼中,王豔不僅是一位公正司法的女檢察官,還是一位情法並重、俠骨柔情的好心人。在辦案過程中,對於不是罪無可赦的嫌疑人,她常與他們談心交流,幫助其悔過自新,重拾對社會及美好生活的信心。

對上報的200多件鄰里、婚姻、家庭糾紛等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王豔總是認真審查,全力化解社會矛盾。作為全市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團副團長,王豔結合辦案,撰寫宣講稿,深入機關、區縣、社區等地開展宣講,收到良好的社會反響。

王豔在檢察系統工作以來,加班加點、通宵達旦便成了家常便飯,很少有時間可以陪伴父母,帶著父母旅遊的承諾因為工作原因一推再推,最後成了“空頭支票”,也成了她心中永遠的傷痛。

2014年,王豔的父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那段時間她克服悲痛,堅守崗位,工作完成後就立即趕往醫院照顧父親,柔弱的身軀堅強地支撐著工作和家庭。父親病危時,王豔跪在父親病床前,握著父親的雙手,哽咽地說:“對不起,爸爸,我來生一定做您的好女兒。”

父親剛去世不久,王豔又臨危受命,被選派參加全省十佳公訴人比賽,當時距離比賽僅有十餘天時間,王豔擦乾淚水,化悲痛為力量,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獲得了全省十佳公訴人稱號,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名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用實際行動書寫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