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親友親友,走親訪友便有,不走動就沒有。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抑或鄰里,即便先前關係再好,一旦斷了聯繫久不來往,再好的感情也會被時間沖淡。只有時常走動,才會覺出一份情誼。現在人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業,與親戚朋友來往少了,也就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走親戚了。

有的親戚朋友過於物質上的攀比,有的是招待不夠熱情,貧富只差,地位懸殊,話不投機等種種原因都在疏遠著親友的距離。以前大多數人過的都不富裕,吃的也不太好,但走親訪友總能夠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現在生活富裕了,吃的住的各個方面都比以前好了許多,人們卻覺得人情味淡了幾分。

其實最根本原因就是彼此之間走動少了,情分也就不那麼濃了。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謝文淦等人在陪同蘇全蘭老師父看望了自己的岳父之後,便去了一趟自己的老家,一則是自己有鄉愁在其間,二則也想讓自己的“江湖”朋友田尊軍感受一下崇義鄉下的民居民俗。

到了麟譚鄉的老家後,謝文淦重溫了自己家中的百年老房子,在那所房子中曾經四代同堂,是一個居住人口超過三十口人的大家庭。如今早已分了家,各自另立門戶了。謝文淦此刻想到了古亭鎮的一位異姓兄長劉相寶,好久沒去他們家裡做客,不如湊此空閒去他家中一趟,也好看看自己的老大哥。於是便打了一通電話,告訴老大哥,過會兒就會帶人一起去看望老大哥。劉相寶老大哥很高興,電話那頭表示歡迎來家裡做客。

謝文淦與劉相寶的交情是從上輩人交下來的,他們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有些人看似親兄弟姊妹,卻形如陌路。世上的事就是這樣,說不清道不明的。

劉相寶的奶奶是一名郎中,還是一名專業接生員,在那個年代便具備了行醫資格。以前的郎中都是坐診和遊醫兩種方式。在大家的意識中,遊醫屬於走街串巷型的,經常行走於各個鄉村為人們看病。劉相寶的奶奶醫術高超,人緣很好,在崇義一帶頗有名氣。因此,劉相寶的奶奶不需要走街串巷,都是七鄰八鄉的人去請劉相寶的奶奶看病。有時候幾家,或者十幾家人一塊請劉相寶的奶奶來鄰鄉村子裡看病,每次請看病,都會準備好豐盛的飯菜來款待,米酒,米果等等。劉相寶的奶奶給人看病從來不提錢,有沒有錢都給看病。有些人回敬一升米,或者自家釀製的酒,有的給幾毛不等。大家請醫生不僅盛情來請,即便走,村民都會把劉相寶的奶奶送回家中,幫忙挑擔負重物。謝文淦小時候生病基本上都是劉相寶的奶奶幫忙醫治的。在謝文淦記憶裡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當時上小學三年級,由於平常喜歡吃糖,家裡條件也比較好,經常晚上含著糖塊睡覺,時間久了就長了蛀牙,牙齒隱隱作痛,看了不少的西醫,吃了不少的西藥,可是一點都不管用。直到劉相寶的奶奶過來,給他弄了一些草藥,謝文淦吃了兩天的草藥便不再牙痛。這也讓謝文淦對草藥產生興趣,激發了謝文淦學習中醫的興趣。

謝文淦的母親與劉相寶的奶奶相處的很好,每到快過年的時候,謝文淦的母親總會去看望劉相寶的奶奶。由於那會交通不便,單趟都要行走四個鐘頭,因此每回到了劉相寶的奶奶家,謝文淦的母親都會留宿一宿,然後第二天返回。謝文淦的印象中和母親去姥姥家的時候,自家餵養牲畜便會託管鄰居幫忙照應著。由於去姥姥家路途遙遠,去一趟很不容易,因此到了那裡便會住上幾天,自家的妗子與母親的關係相處甚好,大人們見面之後總有說不完的話,每當母親離開的時候,妗子回回走老遠的土路相送,說十里相送一點都不誇張。劉相寶的奶奶是位慈祥的老人,做人很大氣,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給謝文淦的母親留一份,只要謝文淦的母親過來一趟,劉相寶的奶奶總把自己準備的好東西讓謝文淦的母親走的時候帶回家裡去。

後來謝文淦慢慢長大了,他的第一輛自行車是二伯父送給的,謝文淦學會了騎自行車,有時候自個兒一人騎車便去劉相寶家中玩。雖然劉相寶比謝文淦年長許多,但對待謝文淦就像親兄弟一樣的關愛,謝文淦感覺自己與劉相寶大哥很親近。

劉相寶的奶奶比較長壽,活到了九十多歲。老人家往生的時候,謝文淦還去帶孝送了老奶奶最後一程。

再到後來,謝文淦的母親也相繼故去了,但謝文淦仍與劉相寶一家保持來往。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2020年10月18日,謝文淦去劉相寶家中的時候,當時並不知道是劉相寶的老伴鍾世連六十一歲大壽。劉相寶大哥和妻子鍾世連同歲,劉相寶大哥在春節後過了六十一歲大壽。北方比較講究重視9,喜歡在9的時候好好過一回生日。崇義這邊比較重視1,61或者71的時候,都會隆重給自己過個生日,在平常過生日的時候是不邀請人的,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段的生日就格外重視了。過年那會,謝文淦看望了劉相寶大哥,大哥知道謝文淦很忙,便沒提自己的生日,因此謝文淦錯過了大哥六十一歲的生日。到了端午節,謝文淦趕去劉相寶家中做客。劉相寶大哥家中的冰箱裡放著滿滿的好吃的,這都是大哥過六十一大壽時,沒捨得吃完特意留下來的,有醃製的臘肉、豬肝等等。這些特意為謝文淦留著,等他來的時候,便拿出冰箱裡已經冰凍許久的好東西仔細的張羅了一大桌,來讓謝文淦這個小兄弟吃。

那天趕在週末,劉相寶的兩個女兒女婿以及外孫、外孫女都來到劉相寶家中為鍾世連老人過六十一歲大壽。劉相寶僅通知了家裡人一塊過生日。謝文淦到來正好趕上了老嫂子的壽誕,謝文淦為老嫂子送上了一個愛心紅包,祝福老嫂子健康長壽。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謝文淦一行人來到此間,只為看看劉相寶一家人,並不曾打算在這吃晚飯。來到這裡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剛到五點,劉相寶的家人便把豐盛的晚餐上了桌,特地邀請謝文淦一行人共進晚餐。架不住劉相寶大哥家人的熱情相勸,於是謝文淦一行六人在這裡享用了一頓精美的大餐,一桌便是十三道菜,用碗和碟子乘著。能夠與自己的異姓兄長一起吃家宴,這對於謝文淦而言是莫大的榮幸,畢竟自己帶了一幫人,劉相寶家人都不認識的,他們一家不僅不排斥陌生人,還能主要相邀用飯,做人大氣才會有這般舉動。謝文淦很感動,特別欽佩自己的大哥。覺得劉相寶大哥跟自己很相像,在謝文淦的崇義益生堂溫暖之家,無論誰來了,到了飯點,謝文淦必定會邀請別人一起吃飯,每次都是如此,並且堅持了很多年了。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一頓飯,讓謝文淦不禁得想起了許許多多的往事。在農村留下的不僅是鄉愁,更有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這份人情味在今天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它的存在,才令無數的人有了鄉愁的情節。多麼難忘的一天,人在中年難得遇到值得回味的日子,謝文淦心中默默感激劉相寶大哥的盛情款待,他在心中打算今後有空的話,還要多多走動,這樣親情友情方能長長久久。正如謝文淦常說的一句話,啥叫朋友,月月相交才是朋友。月月不見,年年不走動,彼此不相往來,還能成朋友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