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舉辦節約糧食座談會

10月16日,當天是世界糧食日,也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江西贛州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積極開展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座談會,號召溫暖之家愛心協會的成員養成勤儉節約意識,珍惜我們寶貴的糧食,感恩滋養生命的糧食,拒絕飲食浪費,文明習慣從我做起。

世界糧食日——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舉辦節約糧食座談會

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會長謝文淦主持節約糧食座談會,黃新棟、黃玉珍、張顯準、何會平、管梅英、邱蓮英、周聖旺、謝飛英、謝丹、黃存萬、鍾德旺、田尊軍、陳良群、黃美連、黃倫稻近20名成員現場參與本次座談會。

世界糧食日——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舉辦節約糧食座談會

謝文淦會長向大傢俱體介紹了國家發佈的節約糧食號召。謝文淦表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體現在多個方面,節約糧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次節約用水,節約用紙,節約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節約用電,節約用油等等。節約並不等於摳門的表現,而是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為什麼當下人比以前吃得好,喝的好,穿得暖,住得好,卻仍然感覺不幸福,原因就是缺乏感恩心。怎樣培養感恩心,那就要從節約上來培養。只有真正做到節儉的時候,攀比心、嗔惱心、貪婪心就會減少,隨之而來的便是平常心,感恩心,恭敬心。節儉是美德起點,浪費是罪惡的源頭。因為有錢是你自己的,但是糧食等資源屬於大家的,水資源、礦產資源、空氣資源等等屬於子孫後代的。當下的我們不能為了一味追求物質享受而過度消費甚至透支屬於我們子孫後代的資源,就像私家車要少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使用綠色環保的代步車。這樣做不僅是利在當下,而且功在千秋。

節約資源中,為什麼要把糧食放在首位。因為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一切的基礎保障,如果沒有這個保障,其他方面的文明就不復存在了。即便在當下,全世界仍有幾千萬人口處於貧窮飢餓狀態,甚至可以說食不果腹。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以及天災影響,據統計全世界將近1億多人的溫飽根本無法得到滿足,糧食對於世界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資源儲備。

世界糧食日——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舉辦節約糧食座談會

放在幾十年前的中國,當時生產力低下,農業落後,多少百姓無法得到正常食物的供需。六十年代以前的人們,幾乎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貧窮與飢餓。七十年代以後,糧食匱乏問題才在我國消失。歷史上有多少自然災難,導致人們沒有足夠的糧食,飢餓而死的人在歷史中可以說不計其數。

糧食是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在2020年春季一場疫情的影響,封城封村封小區,導致很多人購買東西很不便利,不少家庭為此屯糧,而且當時一段時間的部分物價相比平時貴出很多,這也讓一些家庭體味到糧食“短缺”的滋味。

我國農業的發達,在這貧瘠的土壤裡產出來的糧食,基本上可以滿足國人的正常食物需求。但仍有部分糧食需要通過國外進口,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糧食安全的界線在不斷被各種複雜的因素挑戰著。疫情下的2020年,世界糧食的減產,也讓今年的糧食顯得比往年越發珍貴。

糧食安全決定著國家安全,2020年國家大力倡導節約糧食,而這種倡議的力度比起往年更為急迫,要求大家在飲食中積極參與光盤行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可現實生活中食物的浪費比比皆是,婚喪嫁娶大擺筵席,飯店餐廳就餐,以及人們日常飲食,不知有多少沒吃完的食物被白白扔掉。

世界糧食日——崇義縣編研溫暖之家愛心協會舉辦節約糧食座談會

世界糧食日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也在為大家提了個醒,善意的告訴大家要有大局意識,要有節儉行動,而非只停留在口頭上,務必要全面落實在行動中。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責無旁貸的踐行節儉的美德,用實際行動來守衛我們的糧食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