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謹慎按下社會“重啟鍵”

(文/于濤) 4月14日,復活節後第一個工作日的早上,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步行街一些商店門前排起了長隊,人們用各式各樣的口罩或圍巾遮住口鼻,彼此間隔一米以上,耐心等候進店購物。儘管與以前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相去甚遠,但這奇特的景象仍為冷寂已久的商業街帶來一些生氣。在因新冠疫情迅速轉入“應急運行”狀態、社會基本停擺一個月之後,奧地利謹慎按下了社會生活“重啟鍵”。

按照政府一週前公佈的逐步放鬆防疫限制時間表,自4月14日起,奧地利營業面積不超過400平米的小型商店、修車廠、建材園藝市場等恢復營業,但店員和顧客須嚴格遵守佩戴口罩、保持距離等衛生安全規定。一些商店開門後不得不採取限流措施,以避免同時購物的人過多,這導致從前少見的排長隊現象出現。

當天上午,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召開記者會宣佈,根據對疫情的最新評估,政府按原定方案放鬆防疫限制,奧地利邁出迴歸“新的常態”的第一步。

庫爾茨表示,下一階段政府將本著“最必要的限制,最可能的放鬆”原則,充實、細化放鬆限制方案,使社會從“應急運行”狀態逐步恢復到新的正常運轉狀態。但政府將密切研判疫情動向,隨時可能“緊急剎車”,重新採取更為嚴格的措施。

根據奧地利政府已公佈的時間表,全國性的居民出行限制將暫時延長到4月底;從5月1日起所有商店和理髮店恢復營業;從5月中旬起旅館和餐飲業恢復營業;中小學5月中旬前後逐步復課,高中會考取消口試;至少在6月底之前仍繼續禁止集會和大型活動。

“馬拉松”取得初步勝利

奧地利衛生部長安朔貝爾在當天的記者會上指出,奧地利在這場抗疫“馬拉松”中已取得第一階段勝利,但接下來進入的“局部安全放鬆”第二階段將更加艱難。

安朔貝爾通過圖表直觀地介紹了目前的疫情狀況。奧地利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4萬例,但連續10天新增病例日增長率低於3%。從4月4日起,每天的治癒人數都多於新增病例數,已累計治癒超過7000人,現有確診病例人數已降到不足7000人。住院治療人數和重症病例保持穩定,死亡率在歐洲國家中相對較低,與德國水平相仿。

奧地利初步控制疫情的成功主要在於較早採取了嚴格的限制性防疫措施。2月25日,奧地利出現首個由意大利輸入的確診病例,政府開始啟動防疫機制。3月上旬,隨著意大利疫情暴發和死亡人數劇增,奧地利政府認識到形勢的嚴峻性。3月16日,諸多防疫措施開始嚴格實施,全國學校停課,商店關門,公共設施關閉,文化活動停止,公司遠程辦公,居民在家自我隔離,非必要不得外出,奧地利迅速轉入“應急運行”模式。

奧地利實施限制性防疫政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重點明確,優先保護老人。政府特別規定,由於老人是高風險人群,禁止家長將孩子送到祖父母處照管,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不封校,如有需要可繼續把孩子送到學校。二是限制適度合理,民眾配合度高。比如政府號召民眾居家隔離,但並不要求外出必須攜帶出行事由證明,也允許個人或與同居的家人一起到附近散步、遛狗和運動,只要保持距離和不違反集會禁令即可。

由於奧地利政府防疫準備和統籌工作做得較好,雖然整個國家急速轉入了一種史無前例的非正常狀態,但並未引發社會恐慌。迄今為止超市供應充足,也未發生像其他一些國家那樣的搶購食品和衛生紙現象。

救助規模二戰後最大

嚴格的防疫措施使奧地利的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大規模的社會停擺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奧地利經濟以服務業和對外貿易為主,而貿易、旅遊、餐飲和文化產業受此次疫情衝擊尤為嚴重。據奧地利經濟研究所初步估測,此次疫情將使國內生產總值至少減少2到3個百分點,造成137億歐元的經濟損失。而3月份失業率更飆升至二戰之後的最高水平,全國失業人數接近60萬。奧地利政府在竭力延緩疫情的同時,還不斷推出經濟救助方案,目前出臺的紓困計劃金額已達到380億歐元,為二戰後最大規模。

4月6日,庫爾茨宣佈,政府根據對形勢的研判,制訂了逐步放鬆限制措施的時間表。此舉受到奧地利民眾的普遍歡迎,但受到一些衛生專家的質疑。專家們擔心,過早放鬆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如果發生第二波暴發將把奧地利推入深淵。

庫爾茨指出,在未來數個甚至十幾個月里人們將不得不和新冠病毒共存,這是要接受的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