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刑對司馬遷與《史記》有什麼影響嗎?

李宣澤


大家好,我是觀歷史品人心,作為一名歷史領域創作者,非常榮幸有機會交流這個話題:


一、在《資治通鑑》中記載,漢武帝劉徹因李陵被匈奴俘虜非常生氣,司馬遷為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極力辯護,而遭到漢武帝劉徹給予宮刑。在我們看來,這對於司馬遷來說是萬分的不公平。但這就是歷史現實,在封建歷史社會上,君權直接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好在是漢武帝對司馬遷沒有動殺機,不然司馬遷也完成不了這部著作。

二、司馬遷被施於宮刑後,他的內心世界是非常悲涼的,也是十分屈辱的。最後,這份悲涼和屈辱都化作了創作《史記》的動力。歷經十三年時間,帶著苦難和屈辱,發奮創作出了傳世佳作《史記》。可以說,這份成果是發洩憤懣而作出的。試想,如果沒有這份劫難,司馬遷就可能不會寫成這部著作。

三、其實我們現在讀的這部《史記》差點失傳。司馬遷的外孫叫楊惲,小時候他的母親(司馬遷之女)把這部遺作《史記》拿出來給他讀,他讀後熱淚盈眶,非常憐惜祖父之不幸。楊惲後來官居宰相,他就把這部著作公眾於世,至此《史記》才被流傳下來。

四、司馬遷被處於宮刑才寫成這部著作,我們應該學習這份在痛苦中成長的精神,希望我們在遭受苦難的時候,都能夠奮發進取、勇往直前。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觀歷史品人心


大家好,我是千葉書院約祝秀老師,今天我來回答宮刑對司馬遷與《史記》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記得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安書》中有這麼一段經典論述,原文是這樣的:“”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然後,我要在這一段的結束,加上一句:司馬遷因受宮刑,乃有《史記》。司馬遷忍辱負重,著書立說,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實錄作品,《史記》,魯迅讚歎:“史家之絕唱,無韻於離騷”。以下就說說宮刑給司馬遷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與恥辱,又是什麼信念讓司馬遷有勇氣直面如此人生磨難。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前後,出生在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歲能誦古文;二十歲,從長安出發,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二十五歲,以使者監軍的身份,出使西南夷,擔負起在西南設郡的任務;二十八歲,承襲父職,任太史令,同時也繼承父親遺志:準備寫一部通史。如果沒有那場“李陵之禍”,司馬遷應該是妥妥地子承父業,妥妥地成為一名四平八穩的當代史官。但人生沒有如果,歷史上發生了一場“李陵之禍”。

“李陵之禍”可以說是司馬遷人生命運的轉折點,既深深地傷害了司馬遷,從另一個角度又奇蹟般地成就了司馬遷。”李陵之禍”是這樣的:天漢二年(前99年)秋,漢武帝派李廣利帶騎兵三萬出征匈奴。漢武帝在武臺召見李陵,令他為李廣利軍監護輜重。後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一萬多匈奴,後因敵我懸殊太大,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彈盡糧絕,不幸被俘。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很憤怒。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前幾天都在誇李陵英勇,現在卻落井下石,紛紛指責李陵,誇大他的罪名,十足的變色龍。當漢武帝問司馬遷看法時,司馬遷也不過是出於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說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仗義,對人謙虛禮讓,愛護士兵,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不料漢武帝勃然大怒,認為司馬遷在為李陵辯護,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在牢中,司馬遷被嚴刑審訊,肉體、精神倍受折磨。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不過是個兩袖清風的文官,自然拿不出五十萬,只好受“腐刑”。“腐刑”其實是“酷刑”對人造成雙重傷害,既摧殘人的肉體、精神,也極大地侮辱、踐踏人的人格尊嚴。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安書》中,寫出了他的痛苦與悲憤,他之所以活著,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完成父親的遺願,完成《史記》這是他的人生使命。在《報任安書》書中,司馬遷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如果自己此刻死掉,其實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他想到了那些歷經磨難和蒼桑的古人: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想到他們曾經所受的屈辱以及後來取得的讓世人羨慕的成就,他有了信念和力量。不怨,不恨,不怕、不懼。我要活下去,我要完成《史記》,只要完成了《史記》,此生無憾。於是,司馬遷選擇了忍辱負重,砥礪前行。

“李陵事件”是司馬遷人生的轉折點,對司馬遷個人影響重大。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社會地位和角色的轉變。司馬遷原先可以說是我們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妥妥的知識分子和國家公務員,受人尊重。但宮刑之後,他被體制開除了,他變成了太監,身份變了,性別變了,不是文化人,不是士大夫,甚至不是男人,萬人唾棄、厭棄、鄙視,每天活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徹徹底底成了一個另類。

第二方面:奇恥大辱。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這樣寫道:“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里所戮笑,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腸一日而九回”“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宮刑這樣的刑法簡直讓司馬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不如死。

第三方面:雙重傷害。司馬遷德才兼備,但造物弄人,李陵之禍讓他身心受傷,受挫,這雙重傷害讓司馬遷對社會、人生、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改變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他變得更理性,更客觀,更包容,更通透,更有人生格局。

總而言之,沒有宮刑或許就不會有《史記》。這是一部用生命的血淚與蒼桑去寫作的史書。司馬遷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人的胸懷是屈辱撐大的,人的格局是胸懷成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正道是蒼桑。


千葉書院祝秀老師


司馬遷的《史記》是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是司馬遷在受了宮刑的情況下忍辱完成的,如果沒有未完成的巜史記》,司馬遷也許不會苟活於世,他是為了繼承父親司馬談的遺志,光宗耀祖。

司馬遷是正直之人,忠心之人。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徵匈奴,李陵為副將。李陵被匈奴重兵包圍,李陵奮力拼殺,最後終因寡不敵眾,援兵未到,投降了匈奴,史稱“李陵事件”,消息傳回朝庭時,群臣對李陵的行為進行了諷刺和唾罵,只有司馬遷仗義直言,為李陵說好話,為李陵作正面辨護,說李陵對士兵好,孝敬父母,李陵可能是假投降,漢武帝本來對李陵的投降就很生氣,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解,等於是火上加油,再者,李廣利是漢武帝寵愛的李貴妃的哥哥,難道不怪李陵怪李廣利嗎?這顯然令漢武帝不爽,把他判了死罪。

據漢朝律令,對死罪的處理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錢贖罪,司馬遷拿不出這些錢,同僚也沒有幫助他的,另一種就是受宮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接受了宮刑,這是奇恥大辱。從此,司馬迀的身心受到了極大影響,雖然還為官,但士人階層已經不接納他。

司馬遷開始小心翼翼,領教了朝庭的厲害,領教了殺人不見血的宮刑的威力,不能隨意說話,所以,當任安被誣陷,朝庭要治罪於他,想讓司馬迀為他解圍,他只是寫了巜報任安書》,沒有再敢為任安說好話。

《史記》的記載比較公正,少了些歌頌,這也是宮刑帶來的影響,在作品中寄託了他的憤恨不平,所以史記被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