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宋粉說宋朝最歷害,那麼教科書怎麼只有開元盛世,沒有宋朝盛世呢?

少年不大冷


其實哪裡有那麼多的唐粉、宋粉、秦粉、清粉、明粉呀?大家只是根據自己對那些歷史上的人和事,有著彼此不同的見解而已!

對於這種現像大家應該具有包容心,不能過度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大家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自由探討,這樣才能收到百花齊放的效果。

如果單就本題所問而言,我想說的是宋朝的確在封建社會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上,取得了比較值得稱道的成就。因此才會有那種“中華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發展成果,登峰造極於趙宋之世”的說法。

但是,對任何一個古代王朝來說,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哪裡有完美無缺的王朝呢?人們之所以會詬病宋朝,不外乎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宋朝統治者崇文抑武,導致宋朝軍力不振,飽受遼、金、蒙古的欺負,甚至還有西夏這種彈丸小國的訛詐!

第二個原因是,宋朝皇帝信奸不信忠,對於佞臣偏聽偏信恩寵有加,而對忠臣卻偏偏多有疑忌之心!

因此才造成了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弱宋”之稱!雖然宋朝之弱,也有拜五代十國亂世之所賜的因素,但卻依然無法洗去因為統治者貪圖安逸,對遼、金屈辱以事之的事實。而這就是導致宋朝儘管取得了經濟與社會發展成就,但卻因在軍事上的失敗,而沒有辦法被列入所謂“盛世”的原因之所在!

其實對於喜歡歷史的人們來說,重要的不是爭論哪個王朝孰高孰低。而是要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吸收教訓,以求做到以史為鑑知得失,以及學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道理!學習歷史而不拘泥於歷史,喜歡某朝而不粉飾某朝,厭惡某代而不過貶某代。明瞭世上既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更沒有無可排剔的古代王朝!

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既可學習好歷史,但卻又不是食古不化!既可吸取古代歷史的精髓,而又能避免受其糟粕的影響!唯有如此,喜歡歷史的我們,才可以被稱為合格的歷史發燒友!

我是 ,我願意和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互相交流。希望有機會與大家共同探討,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


北疆同心聊歷史


這位同學,你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因為你還沒理解什麼叫“盛世”。盛世只是一個歷史概念,未必就代表著人民的生活有多幸福,也不能完全代表一個朝代的好與壞。

像你所說的開元盛世,是唐朝在經過貞觀之治的積累,再加上李治、武則天的一些治國方略,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達到巔峰,成為舉世聞名的盛唐。此時的大唐在外交上四方臣服,“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內部國泰民安,天寶年間人口達到8000萬人,商業蓬勃發展,交通便利,城市繁榮,而波斯、大食等各國商人紛至沓來,一派盛世景象

《妖貓傳》裡的開元盛世概念圖

但是,這所謂的盛世,危機四伏,唐玄宗晚年驕奢淫逸,對國家軍隊特別是藩鎮的掌控力大大減弱,而安史之亂一爆發,幾年之間就把盛唐景象毀滅殆盡,唐朝從極盛到衰敗是如此的迅雷不及掩耳,可見這所謂的盛世只是海市蜃樓而已。一代詩聖杜甫也只能獨自哀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而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巔峰的盛世還不是開元盛世,而是歷時百年的清代康雍乾盛世,經過三代明君的治理,把當時的大清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從對外的武功來說,乾隆24年統一新疆,清朝的領土面積高達1453萬平方公里,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而乾隆晚年的人口達到了2.9億,是開元時期的將近四倍,據不完全統計,清朝當時的國民生產總值佔據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說康乾雍盛世是古代歷代王朝的最巔峰也毫不為過。

乾隆時期繪製的《盛世滋生圖》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要滿足盛世的條件,要有廣闊的疆域,要有大一統的國家,要有臣服的外邦,要有充足的人口,要有前無來者的經濟總量

這些條件,偏安一隅、屢屢被遼、金、元欺負的宋朝當然很難滿足,所以宋朝沒有盛世

但這些所謂的盛世,只看總體數據,不看個體感受,只注重文治武功,而對思想文化缺乏關注。而宋朝之所以被那麼多人所喜歡,就是因為

宋朝國弱而民富,思想自由開放,處處洋溢著現代化的生活氣息

從《清明上河圖》看宋朝人的幸福生活

宋朝平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錯,普通商販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200-300文,窮困人一天賺100文難度也不大,而當時的生活開銷每天不過幾十文,司馬光曾說,“十口之家,歲收百石,足供口事,月略房錢十五貫,足供日用。”所以宋朝的底層百姓過著不錯的生活,從而催生了蓬勃的市井文化。

如果你讀過《東京夢華錄》,你會感嘆大宋子民實在是太會吃喝玩樂了,如果看一下《清明上河圖》,就更能一目瞭然的感受大宋的繁華,而元朝時來到中國的馬可波羅之所以在書中把中國誇成人間天堂,就因為他看到了宋朝之後的汴京,這還是經歷了戰火之後的大都市。如果馬可波羅在宋朝鼎盛時期來訪,那不知道要把大宋誇成什麼樣呢。

對比之下在乾隆盛世來到中國的英國使團,就知道所謂的盛世是多麼的虛偽。據使團人員的記錄,當時他們非常驚訝的看到眼前這個清帝國,和印象中神秘而富裕的東方天朝差距太大了,

到處是骨瘦如柴的農夫,人們對河裡漂著的棄嬰視而不見習以為常,而使團成員隨便扔的殘羹冷炙就被很多平民哄搶,帝國龐大的總體財富,被非常不公平的分配了。

這些記載讓英國人對於中國再也沒有絲毫敬畏之心,他們看到的是一個龐大而落後的帝國,看到的是一個僵化的、愚昧的盛世。在他們用報告詳細的向本國人描述真實的乾隆盛世之後的四十年,鴉片戰爭爆發了,中國的屈辱史展開了。

所以,從概念上和數據上而言,開元盛世和康乾雍盛世都是不折不扣的盛世。但是如果讓一個人現代人穿越,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宋朝(歷史專家袁騰飛就曾說,每次採訪他最想穿越回哪個朝代,他總是回答宋朝),宋朝的積弱在於對外,而富饒在於平民,那是一個自由開放甚至帶有享樂主義的朝代。或許是連戰連敗的心理補償,對外屈辱的宋朝人,用樂觀的心態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也促進了極具現代色彩的城鎮商業文化蓬勃發展起來。

可惜,這美好的生活,很快就在元朝人的戰馬鐵蹄中煙消雲散了,一個幸福的朝代沒有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也只能是唱一曲“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歷史有趣兒


教科書沒寫,並不代表宋朝沒有盛世的出現。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叫做盛世,所謂的盛世,就是指在中國歷史上某一個特定的階段,並且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了國家的繁榮和昌盛,從而使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達到了相當高的社會水平,並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科技的發展,思想的活躍,文化昌盛,並且對後世產生了較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至少出現過一次或者多次的盛世,比如兩漢時期出現過六次盛世,唐代和明代分別出現了八次盛世。而我們從這些盛世的名字中可以看出, 他們基本上貫穿了這個朝代的始終,在我們的固有思維裡認為,漢代和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歷史時期,而兩宋作為兩次被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所滅掉的朝代,是被後世學者所不齒的一個時代,所以在後世學者的詩詞典籍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強漢和盛唐的蹤跡,但是對於兩宋時期的描述卻比較少,從而導致後世的讀者認為宋朝時期沒有出現過令人驕傲的盛世,可以說這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導致的。

其實在宋朝時期也出現過三次比較重要的盛世,分別是北宋太祖時期建隆之治、真宗時期的鹹平之治、仁宗時代的仁宗盛治以及南宋孝宗時期的乾淳之治。而宋仁宗趙楨以其仁愛寬厚和善的帝王風範,不但被後世學者高度評價,就連姿態高傲的乾隆皇帝也曾說過:“朕這一輩子最佩服的三個帝王,第一個便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第二個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個便是宋仁宗趙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朝不是沒有盛世出現,而是因為宋朝在軍事上的貧弱,導致我們選擇性的遺忘了宋朝的盛世功績,因此也就不難看出為什麼教科書沒有提及宋朝的盛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