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衝擊!只想來臺唸書 “卻被當政治牌、商品”

陸生衝擊!只想來臺唸書 “卻被當政治牌、商品”

陸生衝擊!只想來臺唸書 “卻被當政治牌、商品”

4月9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讀書”,臺灣大學新聞所陸生丁元元說,暫停陸生來臺“對兩岸都是損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4月9日,中國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讀書”,不少陸生擔心,這將和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一樣,是無限期暫停,“陸生即將成為歷史”。影響最大的是原本計劃申請來臺唸書的準陸生,不少人已敲定心儀大學,就等疫情緩解後重新開放,這項宣佈讓他們震驚又無奈。


政府頒禁令 學生承受不穩定未來

2017年從大陸985高校本科畢業、原本準備今年申請來臺念研究所的Amy說,這次大陸教育部宣佈暫停陸生來臺,很多人認為和政治因素脫不了關係,但這對陸生很不公平,“我們只是想念書、從事學術研究,卻要承受如此大的變動因素,面臨很不穩定的未來。”


沒留預告期 禁令來得太突然

今年1月,教育部因應疫情,要求陸生來臺必須先集中監測隔離,引發歧視質疑,2月6日臺灣宣佈暫停大陸居民來臺,陸生也無法來臺;期間大學已在3月初陸續開課,陸方在4月6日先發文要臺灣正視陸生返臺就學問題,讓陸生可返臺繼續學業,不過遭到我陸委會與教育部冷回,大陸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也隨即在4月9日宣佈“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赴臺升學就讀”。


Amy說,暫停陸生來臺政策禁令來得太突然,宣佈前沒有預留預告期,讓原本今年要申請的陸生都感到很突然。她說,教育部應明確說明暫停赴臺的時限,“好讓我們安排接下來的工作與生活”。


Amy表示,之前因為疫情一直沒有公佈正式招生章程,所以她同時觀望好幾所學校。若能來臺唸書,她想申請社科領域研究所,尤其是性別研究,因為大陸沒有專門的相關係所。現在突然宣佈今年陸生暫停來臺,讓她不知道進一步該怎麼安排。


問她為什麼想到臺灣唸書?Amy說,因為臺灣的高等教育在她感興趣的社科領域,和中國大陸相比有較高建樹;另一個原因是到臺灣唸書的開銷,比歐美國家低很多,她可以負擔得起,也沒有語言負擔,能很快融入生活環境。如果真的不能來,她打算只能先暫停進修。


陸生限制多 至今仍無法納健保

回顧開放陸生來臺唸書9年來,相對比僑生、外籍生,臺灣對陸生限制多,除了不能打工,陸生比照僑外生納健保說了很多年,但至今還未通過三讀。


陸生批私校:只把我們當商品

“要不是為了解決生源問題,臺灣的大學也不會招陸生。”之前來臺就讀輔仁大學博士班的陸生林楠,目前已休學回大陸工作。他說,私校一心只想招生,把陸生當商品;臺灣的私立大學也要思考,如何藉著陸生提升臺灣的教育品質。


教育受政治影響 陸生無奈遺憾

“臺灣政府把陸生當政治牌,不管我們過得好不好。再精準一點講,根本就是當商品”。林楠說,受制於臺灣的制度,所有對陸生有利的法案,事實上都沒有通過。首先,陸生到現在還是“停留”,而非“居留”,如果能有“居留權”,自然就會享有健保,但行政部門和立法院可以說什麼都沒做。


“教育交流受政治影響,真的很無奈和遺憾。”林楠表示,陸生政策因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被破壞而無法繼續,對大家而言都是損失。要沿續陸生來臺政策,前提是兩岸互有善意、互相尊重,雙方要一定程度妥協和讓步。他認為,這不單是陸生政策,也是兩岸交流的基礎,之前的辜汪會談、小三通、大三通、ECFA、馬習會等都能看出。


林楠說,現在兩岸氛圍已不再友善。因為臺灣民進黨當局選擇“抗中”路線,不接受“九二共識”,原先兩岸基於善意開展的全部交流都可能中斷。“ECFA應該也不會續簽了吧?自由行也可能不會恢復了?”


林楠提到,兩岸可以通過教育交流,在很多事情上相互取經,臺灣很多領域教育和研究,都有自己特色,對陸生的專業學習很有幫助,“只是這樣的機會,看起來愈來愈不容易了。”


開放“有助產生知臺親臺中國年輕人”

臺灣大學新聞所陸生丁元元也說,暫停陸生來臺“對兩岸都是損失”。他認為,兩岸互相交流可能會有衝突,但也會促進理解,“開放陸生來臺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政策,它有可能產生一批知臺親臺的中國年輕人”。對陸生而言,暫停禁令讓大陸年輕人失去了一個跨文化理解世界的管道。他自己本來也想過要不要申請臺灣的博士班,或是再念別的所,但現在也要停擺了。


一名北部私校畢業的陸生也感嘆說“心裡很難過”。他大一就來臺灣,一直唸到碩士班畢業,將近7年。排除意識形態和政治理念分歧,他認為臺灣真的是很好的地方,臺灣老師對陸生很關心,學校氛圍也很活躍,同學們相處也很友善。


這名陸生指出,其實陸生真的從心裡希望兩岸能變成一家人的,從馬英九時期的兩岸蜜月期,到現在逐漸降至冰點,“這樣的變化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