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倒閉了 我們都欠它一個對不起!

最近,小黃車OfO倒閉事件開始刷屏。

甚至有不少用戶開始投訴稱,在ofo小黃車APP上退押金實在是太難了,要不就是找不到退款按鈕,要不就是客服電話長期無人接聽,而且退款還要等15個工作日,如遇週末、節假日,時間則會更長。

昨日(12月21日),京事君路過小黃車總部時,之前排隊退押金的長龍不見了,因為可以在線上排隊申請,現場的保安也不斷為前來諮詢的人們解釋著,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十位來諮詢退押金事宜的人在門口等待。

小黃車倒閉了 我們都欠它一個對不起!

之前有很多人在小黃車總部門前排隊退押金

在中國的共享經濟理念裡,共享單車絕對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何為共享經濟?百度百科解釋如下:

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臺,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平臺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交易。

實際上,共享概念早已有之。傳統社會,朋友之間借書或共享一條信息、包括鄰里之間互借東西,都是一種形式的共享。

小黃車倒閉了 我們都欠它一個對不起!

小黃車總部門前退押金的人們寥寥無幾

共享單車出現時,摩拜、小黃車、小藍車是其中的代表者和佼佼者。但是由於擴張過快,資金鍊出現斷裂,小藍車率先推出共享單車陣營。

其實,去年已經出現種種隱患,但各個品牌的擴張並未停步,這也導致資金鍊困難越陷越深。

如今,小黃車倒下了,下一個是誰呢?

共享單車一個個品牌的倒閉,不僅僅是各自經營理念和運營的問題,更是共享經濟的悲哀,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在這裡,我們不想再分析共享單車倒閉的各種原因,這些原因各路專家都已經開過炮了,有的還在開炮的路上。

那麼,我們整個社會都反思過嗎?

共享單車問世後遭遇了什麼境遇?

很多單位不讓進、公司不讓進、很多共享單車被拋在河中、被毀在路邊。我們在享受著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的社會和民眾有過什麼樣的支持?

我一直堅持認為,共享單車雖然是互聯網經濟運營,但它承擔的更多的是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小黃車、摩拜等共享單車的出現,至少偷盜自行車的現象大大減少了,北京各種公租自行車建設成本節省了,解決了很多交通樞紐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甚至在有些地區已經取代黑摩的了。這難道不是共享單車的貢獻?但是整個社會由給予共享單車什麼回報呢?

小黃車倒閉了 我們都欠它一個對不起!

看到這樣的小黃車讓人心痛

共享單車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共享,有多少自私的人將其據為己有?有多少人對小黃車搞過這樣那樣的破壞?

當小黃車實在無法堅持下去了,迎來的卻是各種質疑和嘲諷。

小黃車倒閉了,是整個共享經濟和社會的悲哀,它曾經有效地檢驗了國民素質的真實情況,我們都欠它一個道歉!(京事發現)

如果你對此有什麼想說的,請在下方留言區留言,獲取更多有深度的新聞和評論請關注“京事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