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母親和可恨的父親

這幾天被刷屏的新聞就是上饒小學生被殺事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被害男孩的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催人淚,這樣的傷痕是一輩子都不會癒合的。

根據記者的採訪和報道,事情大致經過是這樣的:

劉某宸的父親說“我加了對方孩子媽媽的微信,我們倆協商,我說我們家長去找班主任汪老師,在汪老師面前把這個事情處理一下,我們倆已經達成某種共識,但是到晚上班主任打來電話說,對方父親沒有辦法溝通,我們還提出在校方在場的前提下雙方解決,班主任說對方沒辦法溝通,沒有必要,說讓我們去接孩子上學放學,第二天我親自把孩子送進教室,這樁血案就發生在教室裡面”。

從男孩父親的這段話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班主任一再說對方父親無法溝通,只要家長每天接送孩子。為什麼她認為女孩父親溝通不了就不溝通了呢?肯定是這個父親脾氣暴躁,神經質,言語之間透露了威脅之意,所以班主任認為無法溝通。其實班主任在這裡犯了一個大錯,就是延誤了時機,你處理不了,溝通不了,應該上報校長,讓校方溝通處理,而且一定要雙方家長見面,這樣事情才可以出現轉機。男孩家長也跟著班主任犯了錯,他應該主動去找對方溝通,不能逃避,哪怕溝通不了也要去,你去了,對方傷害的是你,比兒子受傷害好。你不去結果對方滿腔恨意無法發洩,發生了後面無法挽回的令人髮指的暴行。

兇手罪大惡極,天理難容。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為兇手開脫,而是通過這個事件的分析告訴大家危機處理方式,可憐天下父母心,遠離傷害,儘量避免同樣的事件發生。

可憐的母親和可恨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