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全面深化改革 匯聚磅礴動力

人民網-安徽頻道

發展路上,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過去一年,安徽省蚌埠市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細化改革任務、狠抓改革重點、注重改革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為建設“兩個中心”、加快新時代美好蚌埠現代化建設注入新動力。

回眸2019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獲國務院激勵支持,“四最”一張網平臺入選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成功獲批。“大科室”改革、“社崗通”改革、“街長制”改革、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改革在省內外引起廣泛反響。固鎮縣“互聯網 農業產業扶貧”模式,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

謀篇佈局 改革脈絡更清晰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全面深化改革是實打實、硬碰硬的攻堅戰,只有從戰略上把好方向,戰術上明確打法,才能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對標看齊,方能把脈破局——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廣,是系統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蚌埠市委堅持以上率下,提高站位,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強的組織領導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市委書記汪瑩純擔任市委深改委主任,作為第一責任人,既掛帥、又出征,從制定工作規則到設立專項小組、從審議改革方案到聽取改革進展彙報、從部署改革任務到指引改革方法,始終親力親為抓改革。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誠就營商環境、農業現代化、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領域,開展專題調研,協調解決落實中的困難,推動重大改革落地見效。2019年,市委深改委先後研究改革議題26項,出臺改革方案18項,堅決做到中央、省委有部署,蚌埠有行動。

統籌設計,方能精準施工——

蚌埠市委堅持統籌兼顧,系統規劃,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緊密結合,確保改革既有總體“效果圖”又有細化“施工圖”,既能完成“規定動作”又能兼顧“自選動作”。依據中央和省委改革工作部署,結合市情,蚌埠市委深改委研究制定了2019年改革工作要點和任務臺賬,共謀劃部署8大領域107項具體改革任務。其中,承接中央、省委部署改革任務68項,自主謀劃改革事項39項。目前,已出臺文件或啟動實施98項,形成初步成果9項,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好事。

敢為人先,方能鼎故革新——

在遵循改革頂層設計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一戶一塊田”改革、“社崗通”全科服務模式等在省內外產生廣泛影響,試點變成示範,“盆景”變成“風景”,難點變成亮點。同時,為考準、考實改革,蚌埠市委深改委鼓勵各縣區結合實際,自行選定特色化改革任務,推出9項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微改革”舉措,年終賽“成績”比成效,不斷推進改革各項工作出特色、出亮點、出實效。

精準聚焦 服務發展更給力

2020年2月29日,作為重大項目全省集中開工的主會場,蚌埠總投資316億元的18個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總投資50億元的長安保險總部搬遷項目,開創了地方政府與地方AMC公司聯合救助金融機構化“危”為“機”的先例,為通過市場化手段化解金融風險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疫情期間,蚌埠高新區安排專人建立線上溝通平臺,指導企業準備材料,並提前進行了線上審核。”長安保險負責人說,項目及時落地開工的背後,是蚌埠良好的營商環境。

過去的一年,蚌埠市委將全面深化改革同“對標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擔當”新時代新擔當大討論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前後銜接、有機結合,統籌改革進度,加大改革力度,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以重點突破撬動全局,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

黨政機構改革全面完成。蚌埠全面完成市、縣(區)機構改革,推動機關大科室制、“雙向選擇”和定崗定責定目標工作。全市25家單位196個科室整合為129個科室,整合率達34.3%,有力解決了部門內設機構分工過細、科室任務不均衡、人員力量分散、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62家市直單位開展“雙向選擇”,推動“人、事、崗、責”合理匹配;對相關的88家單位包括領導幹部、非領導職務幹部在內的各級各部門所有在崗人員實行定崗定責定目標,做到全覆蓋、可對照、可考核、可追溯。

營商環境改革業內領先。在全國率先實現稅務系統與市級政務平臺數據直連互通,省內率先推進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和全程網上辦“零見面”試點工作,作為深化改革真抓實幹典型分別受到國務院、省政府通報表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獲國務院激勵支持,“四最”一張網平臺入選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

文化體制改革精彩紛呈。成功申報集聚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承辦全省文化科技融合現場交流會和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世界文化技藝(龍子湖)交流中心成立儀式暨中外文化交流高級別會議,積極推進雙墩、禹會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文創產品研發”和“古代玉器研究”落戶蚌埠,蚌埠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亮點頻現。推動形成禁塑長效機制,成功舉辦中國(蚌埠)12·21防止白色汙染·推廣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製品日活動暨中國蚌埠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製品交易網上線活動,持續加大水汙染聯防聯控工作力度,與宿州市共同修訂完善了跨界河流水汙染聯防聯控合作協議,五河縣與泗縣、固鎮縣與靈璧縣簽訂了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協議。

……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只有將改革進行到底,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更為強大的動力。一系列關鍵領域改革舉措的穩步實施,持續推動蚌埠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為經濟社會高質發展贏得了主動和優勢。

提升溫度——民生保障更貼心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每一個城市來說,都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次大考。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蚌埠市蚌山區充分發揮社區協商“六事”工作法的作用,積極動員居民、發揮居民的內生力參與共同抗擊疫情,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一道構築起了轄區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群眾的事由群眾商量著辦”,社區協商“六事”工作法,讓社區自治功能進一步迴歸,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和服務功能實現雙提升。

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在這場“民生接力跑”中,蚌埠市通過多點開花的改革不斷延伸民生關懷的觸角,使得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大力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通過對現有社區工作人員實施全域全崗全科各項技能集中培訓,社區工作者由“1崗1技”實現“全崗全技”,達到“一人多崗、全科全能”,有效激活了社區人力資源下沉網格開展服務,探索出一條提高基層社會服務供給能力,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的新路子。

探索推行“街長制”改革,街道設立總街長,每條街巷設街長和巡查員,對市容秩序、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進行巡查,發現問題通知責任單位整改,實現“社區吹哨,單位報到”。目前,蚌山區共設立街長62名,解決各類問題1萬餘個。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三變”改革村居895個,形成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蚌埠模式,組織開展農業生產全程託管服務試點10個、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10個,較好解決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

修訂《蚌埠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辦理辦法》,探索建立新的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評價和公開機制。在全省率先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改革,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在省內率先出臺《蚌埠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暫行)》。建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週轉池制度,為全省提供可複製推廣的成功經驗。推行義務教育網上陽光招生,全省率先完成智慧教育建設規劃。

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公立醫院運行機制、管理體制、服務體系等方面加強探索和實踐,著力打造“蚌埠醫改”模式。

……

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教育、醫療、服務,從物質需求到精神滋養,每一個領域都充盈著民生溫度,每一個民生紅利都是群眾生活的幸福註腳。

改革,不落實就落空。

蚌埠市以制度築牢改革基石、激發改革活力、鞏固改革成果,同時,圍繞改革工作的全過程管理、全鏈條推進、全方位協同,從“最先一公里”抓謀劃,到“最後一公里”抓落實,常態化調度推進機制、“鏈條式”督察落實機制、特色化考核激勵機制、“五重並行”宣傳推介機制等一系列基礎制度更加完善,從體制機制上確保了改革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全面深化改革,正細緻入微地改變著蚌埠現在,也塑造著蚌埠的美好未來。(楊賽君 牛傳付)

安徽蚌埠:全面深化改革 匯聚磅礴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