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提起演員陳坤,不知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陳坤演的劇我其實很少看,但對他的顏還是很認同的,如同在《金粉世家》中令他一夜爆紅的金燕西這一富家少爺形象,我以為現實中的陳坤就當是這樣一個無憂無慮、自富足家庭長大的公子哥。

然而在帶有自傳色彩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書中,陳坤卻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個與熒幕貴公子截然不同的形象。

讀完此書才發現,優秀如他,也曾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經歷過那些幼時的自卑、年少的孤傲;不同的是成年後在輕而易舉獲得了世人眼中的難得成就後,他卻一路質問自己何以當得這些鮮花和掌聲?

這一路經過不斷內觀自省,苦苦探索,陳坤終於找到了一條與自己、與社會的和解之路。

從陳坤身上,我突然意識到,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條孤獨的自我修行之路,當你能找到真實的自我,開始傾聽內心的聲音,你的人生進入了另一番別有意義的探索之路

01 自卑孤傲的背後,都缺少一顆穩定的自我內核

“自卑常常以驕傲的面目出現。人的自傲與自卑是一對孿生兄弟,有時候過於自傲反倒說明你是自卑的。


——陳坤”

陳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中,坦誠的分享了許多帶著自卑底色的成長故事。

小時候,由於父母離婚,小朋友都不跟陳坤玩,還欺負他。膽子小、缺乏安全感的陳坤在那個時候特別希望在自己被欺負的時候,能夠有個人站出來幫幫他……但是沒有,從童年到少年,一個也沒有。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陳坤無疑是自卑的。長久的孤立無援,讓他變得不再寄希望於別人,他開始希望自己變得強大。

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後,陳坤常常用驕傲掩蓋自己的自卑,他開始在精神上假扮強大。

這種虛假的驕傲與骨子裡的自卑一旦衝撞,往往會產生令哭笑不得的喜劇效果。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當時電影學院組織了一次郊遊,老師安排陳坤騎自行車去幾公里外的超市買東西。不會騎自行車的陳坤,寧願步行推著自行車去推著自行車回,也不願如實的告訴老師,其實自己並不會騎自行車。

可見,當時的陳坤是有多麼在意別人可能否定的目光,又是有多麼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

這不就像我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普通人嗎。年少自卑的我們無法客觀的認識自己,總是把個人存在寄託在別人身上,因他人的評價好壞或喜或悲,還常常因為害怕被人的消極評價而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驕傲優秀的人。

其實,無論是自卑還是自傲,都是一種由於缺少對自己的客觀認識而表現出的自我為中心。

在自卑或自傲者眼中,渺小的自己和廣闊的外界是相互對立、相互衝突的兩個部分,自己是什麼樣完全取決於比較的對象處於外在座標參照系的什麼位置。若優於他人,則會自傲,若不若他人,則會自卑;而無論是自傲還是自卑,骨子裡都是一種自我為中心,自戀到妄想把自己與整個外界世界進行比較。

只有放下與別人比較的好勝心,把自己看成是客觀世界中的一個微小組成部分,認清自己在整個環境中所處的位置,我們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優點、有缺點、立體豐滿的獨特個體。

百歲老人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忘掉別人,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

02 對內自省、對外行動,我們終將充實自己的內核

“小時候,一個五兩的球就把我打敗了。後來慢慢長大了,在事業上取得了一點成績,得到了一些認可,心裡的力量比以前強大了,我開始放下假扮的強大,找回真實的自己。


——陳坤”

小時候的陳坤帶著驕傲和深藏內心的自卑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前行,讓人只覺不好接近。

長大後,陳坤通過自己的表演天賦,一夜爆火,名氣帶來的片酬、邀約、讚美,讓所有那些未曾體驗過的東西都被主動送到他的面前。此時的陳坤人生得意,巨大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帶給其極大的滿足。

一般人面對人生的“低開高走”,往往會因為別人的吹捧奉承、虛榮心的極大滿足、物質的充分享受而變得膨脹和得意。他們沒有意識到,人生幾十年,起起伏伏,在最高點如果不調整狀態,轉換賽道,拋物線的頂點往往意味著降落的起點。

“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是許多輝煌至一時之人的真實寫照,在娛樂圈中尤為如此。

如果沒有內觀,想必陳坤也終將在短暫的繁榮後走向“高開低走”之路。

陳坤在《突然就走到西藏》中對這段心路歷程進行了坦誠的剖析。

在《金粉世家》爆火之後,隨之而來的物質滿足帶給了他巨大的衝擊,“這一切突然就變得不一樣了,突如其來的財富和名聲打亂了我從記事以來對人生的計劃,而且它們強大到足以消滅我作為一個普通人自我進取的希望和快樂”。

在名氣的暈眩中,他隱隱保留著一些對當下的懷疑、迷茫和焦慮,突如其來的名利似乎把他推向了另一條自己不能控制、並不真正想要的軌跡;而此期間,他總覺得內心缺點什麼,又不知道缺的是什麼。

陳坤形容2003-2006是他人生最迷惘的三年,在這三年裡,他從得到名利後的欣喜、膨脹,到厭惡、恐慌,再到低落情緒的谷底、身患抑鬱。

所幸,時刻的反省和自律讓他慢慢找到了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那就是禪定(打坐)。在安靜的打坐中,陳坤打開了自己的心門,開始與內在的自己對話。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財富的擁有或許是對我的一個考驗”。

“用我所擁有的財富與資源去幫助更多的人,我擁有的東西才有意義,我的人生才有真正的價值”。

對於陳坤來說,當他耽於名氣所帶來的財富時,他是被財富牽著走的,心是被動的;但當他主動利用財富和資源做些有價值的事情時,他就成了自己的主人。

至此,陳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內核,褪去名氣、財富等身外之物,真實的自己就是一個沒有任光環的普通人。

這一路走來,陳坤用自己付出的每一步行動、用自己在演藝事業上取得的成就,逐漸把內在乾癟的氣球變大。

然而不同於一般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後的狂妄自大,陳坤始終在探索認識真實的自己,比起輕而易舉的吹大一戳就破的氣球,他選擇踏踏實實的往氣球裡填充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讓內在的自己變得更加的紮實和本真。

陳坤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在宇宙中運行的石頭,只是我剛巧被幸運之星撞了一下,那顆撞了我的幸運星也會撞別人,而我不會因為被撞了一下就成為其他的星星,我還是那顆石頭”。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一顆石頭,一顆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就普普通通,但又有自己獨特運行軌道的石頭。

如果把目投向外界,對自我的認識來自其他石頭的光亮時,你看到的只是自己時大時小的影子;而把關注點放到自身時,你會發現無論外界照射下的影子有多大,你還是那個可以我自巋然不動、可以按著自己節奏規律運轉的石頭。

03 從做真實的自己開始,找到人生使命和奮鬥方向

“從一個自卑的孩子,到一個傳播正面力量的男人,這條路,我走了近三十年的時間。


——陳坤”

曾經我以為那些能演出經典角色、一舉成名的演員,都是真正熱愛演戲的人,不然他/她怎麼能演的這麼好。

然而,讀完《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我才發現,最初演戲之於陳坤,只是一次次巧合的積累。

陪朋友去考電影學院,朋友落榜自己卻考上了;想出國在設計領域進行深造,卻因為學費太貴,只能退而求其次繼續回來演戲;2003年出演《金粉世家》後一夜爆紅,享受成名的快樂之餘,卻始終惴惴不安,迷茫抑鬱……

這個階段的陳坤,並不熱愛拍戲,最初他要用在電影學院學表演留在北京,後來想通過演戲賺錢,成名後,也只是享受成名的快樂。

真正的轉變發生在陳坤32歲這一年。

這一年陳坤出演了電影《畫皮》,他突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熱愛過表演,只是愛上了表演所帶來的一切。從影的前十年只是在用自己的天賦和本能表演,而這種本能和天賦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被透支。

意識到這一問題的一霎那,陳坤突然跟演戲這件事和解了。他開始在內心裡把表演奉上神壇,無關名利,無關別人喜歡與否。他開始不再考慮出演的角色對自己地位與名氣的影響,而是依據內心是否真正喜歡而進行選擇。

主角、配角,電影、電視劇,只要感興趣都可以去嘗試。

其實也是從這個時刻開始,陳坤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那就是利用自己擁有的財富和資源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的生命中不光有我的家人需要我照顧,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我未來真正要去努力的方向。我要在有生之年盡我所能去幫助更多的人,幫助他們的生活遠離痛苦,幫助他們的心態遠離灰暗。當我生出這個信念之後,我的心裡重新充滿了力量,對未來也生出了新的希望。”

所以,後來我們看到的陳坤不再簡簡單單是那個虛榮浮華的娛樂圈貴公子,而是盡己所能的組織“行走的力量”徒步禁語活動,希望通過特殊的行動體驗在更多人心中種下正能量的種子。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陳坤通過反思行動持續拓展自己的生命底蘊,內在有溫度、有深度,外在有能量、有影響,當之無愧得到更多人的喜愛,雖然此時被人的喜歡和認可對他來講並沒有那麼的重要了。

明星可以通過找到真實的自己洗淨鉛華,我們每一個生活中的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探索真實的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的方向。

生涯大師金樹人說:“人是生涯的主動塑造者,只有在個人尋求它的時候,它才存在”。

身在社會,很多時候我們都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不假思索的朝著社會期待的方向前行,卻無暇停下來問問自己,他人眼中的成功和財富真的對自己有那麼重要嗎?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不問結果、真正樂在其中的?站在生命的盡頭,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做了之後,覺得此生無憾的……

當你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傾聽自己的聲音,你會發現忘掉別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真的會讓人產生無與倫比的快樂。

陳坤:年少自卑驕傲,成名迷失抑鬱,半生走完我只想做真實的自己

我是生涯諮詢師如是,歡迎和我一起@如其所是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