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貴定:手工茶 是情懷 更是傳承-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清明前後茶山翠,採茶正當時。手工茶,從採摘到加工都有著不一樣的獨特工藝。

攤青、殺青、揉捻,翻炒……這一道道手工製茶工序,每一個細節都不能疏忽,看似簡單的工序背後是歲月磨洗後沉澱下來的精華,背後蘊藏的是一份民族文化,更是一個手工製茶人的堅守。

黔南貴定:手工茶 是情懷 更是傳承

收購茶青(肖涵 攝)

每當夜幕降臨,手工製茶人馮建萍都會來到茶山山腳收購茶青,作為手工茶的主要原材料,茶青質量要求非常高,為保證質量,馮建萍一邊收購一邊向茶農們講解如何採摘到最優質量的茶青。

“我們的手工茶都是以有機茶為主,這個季節搶售茶青很關鍵,後期茶青到廠裡面以後還要經過嚴格的篩選,用最優質的茶青來做手工茶的原料。”貴定縣鳳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馮建萍向記者介紹道。

收好茶青,回到工廠,馮建萍將收購來的茶青攤在兩個箅子上,箅子呈長方形,由塑料網紗和木板製成。這是製茶的第一道工序——攤青。經過4-8小時的攤放之後,茶青內的水分得到蒸發便可開始接下來的工序。

黔南貴定:手工茶 是情懷 更是傳承

400度高溫的鐵鍋中,茶團在製茶師傅們手掌間翻滾著(肖涵 攝)

夜幕中的加工廠並不寂靜,燈火通明的車間裡,製茶師傅們忙忙碌碌,只見鐵鍋中撒入一筐茶青,抓、抖、捻、揉、翻炒……400度高溫的鐵鍋中,茶團在製茶師傅們手掌間翻滾著……最後經過提毫、足幹之後,一鍋新鮮手工茶便製作完成,手工茶就這樣在製茶人的指尖上傳承下來。

“手工茶的製作,它分幾大工序,就是殺青、揉捻、增型、提毫、足幹……在製茶過程中,比如殺青的溫度是比較關鍵的,要達到400度才可以下鍋開始殺青,殺青一定要殺老、殺透、殺勻,在這個揉捻的時候,一定要將茶青搓揉,也是要搓透,最後在增型的時候,一定要精細捲曲,最後來提毫、足幹。每一個工序都很關鍵,燒柴火的師父也要配合製茶師嚴格把控好火候,才能出一鍋好茶。”貴定縣鳳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馮建萍向記者耐心地介紹著。

黔南貴定:手工茶 是情懷 更是傳承

製茶師傅們正在炒茶(肖涵 攝)

時光回到2011年,馮建萍因一次偶然機會與茶結緣,對茶文化充滿興趣的她,通過自學以及專業培訓等方式學習了手工製茶,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茶企業。

馮建萍通過對茶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以及自身不斷堅守與創新,短短几年就取得了不凡的成就:2017年,在全省首屆紅茶鬥茶賽中獲得“茶王”稱號;2018年,在全省綠茶鬥茶賽中再次榮獲“茶王”稱號。

“作為一個製茶師,堅守品質是我們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在品質上提升,源頭上的把控是我們企業更需要繼續堅持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希望我們新興企業和廣大的茶農茶企能把貴定茶文化傳承下去,把貴定的茶品質做到更好。”貴定縣鳳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馮建萍堅定地說道。

手工製茶不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繼承。一路走來,茶對於馮建萍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份事業,更是責任,貴定縣茶文化源遠流長,有執著的手工製茶師傅們的堅守,貴定手工製茶工藝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肖涵 俱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貴定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