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壹勝:養雞讓我拔“窮根”

“我昨天進了這一批30800只雞苗,到元旦就可以出欄,根據目前行情,應該效益不錯。”10月23日,宣州區古泉鎮邵村貧困戶李壹勝正在雞舍喂小雞。

  今年43歲的李壹勝,3歲那年不慎得了小兒麻痺症,從此腿部落下嚴重殘疾。19歲那年父親又突然出了事故離開了人世,從此李壹勝輟學回家,跟著母親在家裡3畝責任田裡披星戴月的勞作,一年辛苦下來錢還沒有汗水多。

  窮則思變。李壹勝學過理髮、開過達雅機,最終靠著養殖肉雞,尋到出路脫了貧。2004年,在外開理髮店的他回到了家裡。那時候聽說開達雅機挺賺錢的,李壹勝東挪西借了部分資金在市區開起了達雅機,生活也開始有了起色。可好景不長,2012年又開始取締達雅機,他再一次“下崗了”。

  “就在一籌莫展時,黨的精準扶貧政策來了。鎮裡、村裡對貧困戶進行摸底調查,想方設法幫助脫貧致富。我覺得機會到了,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脫貧。”李壹勝信心滿滿地說。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壹勝了解到一個遠方親戚從事養殖白羽肉雞養殖週期短、見效快。說幹就幹,李壹勝把自己想法告訴了村裡,得知李壹勝想養雞的消息後,古泉鎮獸醫站工作人員多次上門進行指導,鼓勵他依託本地實際,走合同雞養殖之路,降低養殖風險。

  為了幫助李壹勝找一塊土地養雞,古泉鎮邵村村委會到處奔走,最終通過土地流轉的辦法,將地處王村組的一片荒山租賃下來建設養殖場。2014年,李壹勝在村裡的支持下和農技部門的指導下,舉債10多萬元,蓋了兩間雞舍,一次性進雞20000羽開始了養殖。為了確保養雞效益,除了3頓飯外,李壹勝24小時都在雞舍,與雞朝夕相處。苦心人天不負,沒想到第一批雞李壹勝就獲利2萬多元,一批雞的收入和打工一年的收入相差無幾。

  嚐到甜頭後的李壹勝,又加建了一間雞舍,然後緊鑼密鼓的進了第二批65000羽肉雞養殖,並請了自己的叔叔前來幫忙。當年出售完所有肉雞後,不僅收回了養雞投入的所有成本,手頭還有近萬元的餘款。李壹勝用這筆賺的錢,翻新了家裡的老房子。

  “像我這樣的一個殘疾人能尋到脫貧的路子,都是國家的政策好,要不是政府為我搭建平臺,恐怕我一輩子都難爬起來。”李壹勝遇人都這樣說。為了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降低養殖風險,2017年李壹勝獲得扶貧小額貸款5萬元,與宣州區楊柳鎮“木子禽業”合作社簽訂養殖合同雞,淨收入5萬元。2018年淨收入達10餘萬元。

  今年,憑藉良好信用,李壹勝又獲得5萬元貸款支持,養殖合同雞8萬餘隻,目前已獲利12萬元,自己還買了一輛15萬元的車。通過“扶貧小額信用貸款”養殖合同雞,李壹勝早已靠著自己的努力脫貧,走上了富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