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辛苦要和孩子講嗎?

尋樹人


首先感謝這位家長的提問,我覺得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現在有很多家長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簡單一點成長,自己的辛苦啊、工作的累,是不願意跟孩子說的,覺得工作是大人的事情,不用跟孩子說,只想讓他體會到生活的美好,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孩子不理解大人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是由父母辛勤勞動工作創造出來的。有些孩子可能甚至不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這樣他自然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他會認為父母給自己買好的、用好的、供自己上學這些都是父母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孩子就會無條件的索取,內心肯定是無法尊重和愛護父母的。所以,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去跟孩子說一說自己的工作,讓他簡單的瞭解一下,比如說爸爸媽媽上班需要乘坐什麼交通工具,需要坐多長時間,每天需要做哪些事情等。另外,也可以跟孩子聊一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是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的,在跟孩子聊的時候一定要傳遞正能量。當然如果有機會可以帶孩子親自去上班的地方體驗一下,孩子會有更深的感受和體驗,也會明白父母的不易和辛苦,自然而然的他就會幫助家長去分擔,比如說,當家長辛苦回到家的時候,孩子會給自己倒杯水,捶捶背等等。總之,父母的辛苦是需要跟孩子聊的,用正向的態度,給孩子傳遞正向的能量。,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瞭解父母工作的性質,這對孩子以後的職業取向也是很有幫助的。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這位家長。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目的是什麼

首先要搞清楚,父母說自己辛苦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讓孩子內疚,或者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那就不必。 前者會讓孩子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後者孩子自己會體會,不需要父母多嘮叨。


有的父母只是希望孩子知道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有顆感恩的心,我認為還有比訴苦更好的方法。

父母還可以如何做

1、多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中有個環節叫做致謝,通過致謝會培養孩子有顆感恩的心,成為好人好事的發現者。這種方法,孩子是主動觀察的,而不是靠父母的說教來被動接收的,效果差距不是一點點。

2、分擔家務。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務。有句話,你不敢用孩子,就是害了孩子。家務活會培養孩子的毅力、責任感、計劃能力等等,如果在週末或者假期一起做家務,也是全家人難得的共享時光!

3、零花錢。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有金錢的概念,並學會節省,製作支出計劃等,孩子就不會把所享受一切都當做理所應當的。


讀書踐行人悠媽


我個人感覺,是一定要講的。

原因如下:

一、生活的艱辛,要讓孩子知道

我出生在農村,祖祖輩輩種地為生,很小就跟隨大人下地耕種、除草、澆水、施肥、收割莊稼,養豬、種菜等等,深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和無奈。所以我每年都帶著孩子去農村體驗生活,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學會尊重勞動,珍惜眼前,起到鼓足幹勁,頑強拼搏的目的。



二、重複的督促,增加孩子記憶

孩子畢竟是孩子,都有“放下爪就忘”的特點,且我們都是從那時過來的,都有過這難言經歷。所以父母必須天天嘮叨,日日督促,事事提醒,時時要求,只有這樣婆婆媽媽的絮叨,才能增加孩子的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幸福的生活,都是來之不易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幸福的生活不是憑空想象得來,都是通過頑強拼搏、不懈努力得來的,所以說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學會珍惜,學會憶苦思甜,學會創造幸福,學會為來之不易的幸福保鮮。

四、光榮的傳統,必須代代相傳

我小時候,我父親也經常為我講他過去的那些不平凡的歲月,講新中國的來之不易,講農村生活的艱辛,以來督促我努力學習,來個“鯉魚跳龍門”,改變自己的人生路。



為此,我們要傳承家風,傳承祖訓,激勵後人,吸取經驗,珍惜現在,不走彎路,接過火力棒,努力拼搏,奮勇前進 實現夢想,為家添彩,為國爭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