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水稻,秧上有很多薊馬,不想用農藥,有沒有好用的土辦法?

常德農村老趙


農藥不可怕!只要在科學規定的範圍,對人沒有影響。不要一說到農藥,好像農藥就是一種犯罪感。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沒有雜交種,人類一直都是飢餓的邊緣上徘徊。如果沒有農藥化肥雜交種或者轉基因技術種子,就沒有現代化。就沒有青山綠水。科學合理使用,才能造福人類。


江鳥142509083


稻薊馬是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蟲害,主要在水稻秧苗3葉期至分櫱期發生,由於稻薊馬很小,少量發生很難被發現,只有當水稻被嚴重危害而出現大量卷葉時才會被注意。因此,在水稻育秧過程中要注意多觀察,或提前用藥預防,而防治方法仍以用藥為主。

圖1:薊馬為害水稻

稻薊馬的危害症狀:以口器銼破水稻秧苗葉面,形成微細黃白色斑,葉尖兩邊向內卷折,逐漸使全葉捲縮發黃,分櫱初期受害嚴重會出現秧苗不長、根系生長受阻、分櫱少,甚至可導致秧苗成片枯死。

圖2:薊馬成蟲

稻薊馬發生規律:稻薊馬在氣溫20-25℃,相對溼度較大(陰雨天氣多),生長繁殖快,氣溫高於28℃對其生存不利。薊馬畏光,一般白天躲在縱卷的葉尖或葉心為害,早晚爬出來活動,大量出現卷葉發黃時,預兆3-4齡若蟲較多,成蟲將盛發;雌成蟲具有趨嫩綠秧苗產卵的習性。

圖3:薊馬若蟲

水稻秧上有很多薊馬,不想用農藥,有沒有好用的土辦法?防治稻薊馬除用藥外,並沒有很好的土方法,用藥以外可用殺蟲燈或黃(白)板誘集,稻薊馬的捕食天敵有田花蝽、微蛛類、稻紅瓢蟲、捕食蟎等,對稻薊馬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少量發生可以使用物理或生物防治,但若薊馬發生較為嚴重,應施用吡蟲啉、噻蟲嗪、高氯+噻蟲嗪等藥劑進行防治,宜在清晨和傍晚施藥,防治後要補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櫱恢復生長。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你好

薊馬有很多種,蔬菜類上為害居多,水稻秧苗上的應該是南方稻區發生的稻薊馬。

水稻上的稻薊馬寄主有稻、麥、遊草、稗、看麥娘等,稻薊馬成蟲、若蟲銼吸葉片,吸取汁液,輕者出現花白斑,重者使葉尖卷褶枯黃,受害嚴重者秧苗返青慢,萎縮不發。花期為害主要危害穗粒和花器,引起籽粒不實。若危害心葉,常引起葉片扭曲,葉鞘不能伸展,還破壞穎殼,形成空粒。

重點來了:根據薊馬趨藍光的特性,可以在秧苗床上插上藍色粘蟲板,高度以秧苗一起為好。可以解決不打藥還要治蟲的要求。效果雖然達不到使用化學藥劑的防治效果,但也可以多插幾塊板子並經常更換,效果也很不錯。害蟲較多時,可用幾塊誘蟲板,串連在一起,一手提誘蟲板一手用小木棒振動秧苗,一邊振動,一邊走,這樣誘蟲板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會被無數的害蟲沾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