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過箱要找蜂王嗎?怎麼判斷?

蜜蜂小白菜


我們把臨時收捕到的蜂群、準備收捕的野生蜂群,以及土法飼養的蜂群,過繼到活框箱體養殖的過程叫做蜜蜂過箱。

蜜蜂過箱時必須要尋找蜂王。蜂王是否健在,是否順利過入箱中,是蜜蜂過箱能否成功的關鍵和決定性因素。


臨時收捕到的蜂群怎樣過箱

對因蜜蜂分蜂、蜜蜂飛逃收捕到的蜂群,在自己有其它蜂群的情況下,應根據收捕群蜜蜂群勢大小,即刻從其它蜂群抽出足夠蜜蜂攀爬的脾子,安放在確定位置的巢箱中,然後將收捕到的蜂群對準巢箱猛抖兩下,待蜂團掉落後,即刻蓋上箱蓋。

蜜蜂有不選擇性愛子如命的習性,在抽調的脾子中,若能攜帶少量的卵蟲脾則最為理想。安放有卵蟲脾的過箱蜜蜂,蜂群情緒穩定,適應性好,極少再次飛逃。一般情況下,巢門無須加裝隔王片。待蜜蜂上脾護子後,就可以開箱逐脾檢查蜂王是否存在,是否健康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對於無卵蟲脾調入的蜂群,必須調入適量的蜜糖脾或灌入一定量的糖蜜。巢門可以加裝隔王片,待有花粉進入或者蜜蜂清除巢箱衛生時,再將隔王片及時去除,以免影響蜜蜂出進。

對於新收捕的蜂群,應於晚間連續獎勵飼餵,以穩定蜂群情緒,誘使蜜蜂提早安居樂業。在獎勵飼餵的同時,利用新收群喜歡造脾的特性,再根據季節變化及收捕群是分蜂群還是集體飛逃群,確定是否加入巢礎造脾。



準備收捕的野生蜂群怎樣過箱

一.野生蜂群收捕過箱前的準備

野生蜂群收捕過箱前,應提前備好下列必備物品:

1.蜂箱及足夠的巢框。

2.驅離和壓制蜜蜂的噴煙器、噴水壺。

3.割脾用的割刀或起刮鏟。

4.綁脾所需的細麥絲、竹條、木條或平直細樹枝。

5.小於或者等於巢框內徑的平直託板。

6.緊固巢框、巢門用的夾板或小鐵釘、鉗子。

7.防護用品蜂帽、橡膠手套。

8.洗漱用的盆子、水及毛巾。

9.其它需要的用具,如繩索、梯子等。


二.野生蜂群的收捕方法

1.驅蜂離脾。用噴煙器向外面最近的巢脾噴煙,將蜜蜂驅離。

2.割取巢脾。用一手托住巢脾,另一隻手用割蜜刀或起刮鏟沿巢脾上端連接處輕輕割開或剷除。

3.巢脾的放置與綁縛。將割除的巢脾輕輕放置在平板上,再將巢框放在巢脾上,以子脾為中心,沿巢框內側將其餘大於巢框內側的巢脾割除。兩手按住巢框,在左右摩擦移動的同時輕輕下壓,直到巢框麥絲嵌入房底為止。將一隻手伸向平板底部,另一隻手按住巢框,舉起並翻轉。在巢脾兩邊插入竹片或其它限護物,並用麥絲綁縛固定在上下樑框上。

4.誘蜂上脾。蜜蜂的邊脾一般為空脾或蜜脾,直接貼緊蜂箱一側放置即可。待割取並綁縛好子脾後,為了不使子脾失去蜜蜂保護而受損,可以將綁縛好的子脾貼緊蜂團,誘導蜜蜂上脾,待部分蜜蜂上脾護子後,就可將帶蜂的子脾順序放入箱中。也可將綁縛好的子脾直接順序放入箱中後,再用手掌或其它用具抓取部分蜜蜂,直接放在巢箱內的子脾上,讓蜜蜂爬入護子,抓取蜜蜂可以反覆進行,但每次抓取的蜜蜂不宜過多,以免蜜蜂太多查王不便。



5.檢查蜂王。

①檢查蜂王。蜜蜂爬上子脾和巢脾以後,就可以隨時提脾檢查蜂王是否被抓取上脾。

②分柝判斷蜂王是否進巢上脾。在操作過程中,若蜂王被抓取上脾,飛返原巢的蜜蜂較少。若蜂王未被抓取上脾,飛返原巢的蜜蜂則較多。待所有巢脾割脾綁縛並順序安放後,就可以將剩餘的結團蜜蜂抓取放進巢箱,然後蓋上箱蓋。若蜂王已被抓取上脾,會有部分蜜蜂在巢門口守護並釋放腺臭,招引飛翔的蜜蜂進巢。但是,僅憑分柝判斷來確定蜂王是否被收進巢箱並不可靠,還是直接檢查確認為好。

6.搬運。蜜蜂過箱成功後,用夾板或鐵釘固定巢框,以免運輸途中巢脾晃動擠壓損傷蜜蜂。對仍然在原巢附近飛翔和結團的蜜蜂,只要在原巢結團處用煙霧驅離,或者直接塗抹石碳酸、風油精、章腦丸等驅避劑,傍晚之前,在原巢附近飛翔的所有蜜蜂都會飛進過繼的巢箱中,關閉巢門並運回安置。當晚就可獎勵飼餵,以促進蜂群穩定,加快蜂群安居樂業進程。

因土法飼養的蜜蜂過箱與收捕野生蜂群方法相同,這裡不再贅述。

總結

蜜蜂過箱時,必須隨時觀察是否誘捕到蜂王,以便及時有針對性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亢歲平


蜜蜂過箱要找蜂王嗎?當然是要找的。怎樣判斷要根據以下情景來?

蜜蜂過箱為什麼要找蜂王?

蜜蜂過箱就是把蜂巢轉移到另外一個蜂箱裡,有的是土法養蜂過箱,有的是活框箱養過箱。

無論是轉移到什麼樣的蜂箱,在轉移巢脾時要驚擾蜂群,蜂群會驚恐不安。蜂王在受到驚嚇時,會找地方躲藏起來,有時候會逃離蜂巢脾,在蜂箱的角落隱藏。所以只把蜂巢脾提到新蜂箱,有可能會遺落蜂王,過箱放入的蜂巢脾就是無王群了。這樣過箱就算把蜂巢脾都成功的轉入到新蜂箱裡,因為沒有蜂王,蜂群就難以安定下來。會飛的工蜂就會飛出蜂巢尋找蜂王,蜂群就一片混亂。

如果遺落的蜂王還在原蜂箱裡,工蜂就會重新進入蜂箱。如果蜂王沒有被養蜂發現,甚至被傷害死了,蜂群就沒有蜂王了,過箱就完全失敗了。

所以在過箱時一定要認真的查找蜂王,只有把蜂王成功的放入新蜂箱裡,過箱才成功。

過箱時怎樣查找蜂王?

過箱時必須要把巢脾放入到新的蜂箱裡,在提入調皮時,就要仔細尋找蜂王。

一,活框箱養蜂過箱

活框箱養過箱操作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的把巢脾提入到新蜂箱裡。在提脾時動作一定要輕快,不要讓蜂群受到大的驚擾,也不給蜂王逃匿的機會。每提出一張巢脾就要仔細的看上面是否有蜂王。一般情況下蜂較多的巢脾有蜂王的幾率會大些,要仔細查看。蜂王經常會在蟲卵脾上,特別是巢房裡有剛產下來的蜂卵時,蜂王就有可能在附近。只要找到了蜂王,就趕快放入新蜂箱裡,然後其他蜂脾就可以放心的放入蜂箱。

如果蜂巢脾都提出來了,還是沒有看到蜂王,就要仔細看蜂箱裡有沒有躲藏的蜂王?如果發現了蜂王就要把蜂王輕輕的抓入新蜂箱裡,可以直接放入巢門或者蜂巢脾上,工蜂會熱烈歡迎自己的蜂王的。蜂王放入以後就把箱裡的蜂倒出來,把蜂箱拿走,以免有回蜂。如果提脾沒有看到蜂王,蜂箱裡也沒有蜂王,有可能是沒有看到,也有可能是蜂王嚇跑了。這時就不要動空著蜂箱,如果蜂王飛逃了,會回到自己的蜂箱,等蜂王回來了再抓。實在沒有找到蜂王就等一兩天再查看,有些狡猾的蜂王是很難發現的。只要蜂巢裡有剛產下來的蜂卵,蜂王就可能還在蜂箱裡面。

只要蜂王在新蜂箱裡成功產子,過箱就完成了。

二,桶養蜂過箱

桶養蜂過箱需要割脾綁脾,就麻煩得多。而且對蜂群的驚擾更大,過箱就更要謹慎了。

桶養蜂過箱要先做好準備,刀,綁繩,蜂框,噴煙壺等都要準備好,最好要有一個囚王籠。過箱時先朝蜂巢噴煙讓蜂離脾,這樣方便割脾操作。然後把子脾和蜜脾用綁繩綁在準備好的蜂框上,儘量平整牢固,不傷害子脾。綁好和再放入蜂箱,根據蜂數決定需要用多少子脾和蜜粉脾,多的空巢脾可以不用。

綁脾完成以後,再在剩下的蜂群裡查找蜂王,如果找到蜂王就放入王籠裡囚禁起來再放入新蜂箱。因為割脾對蜂巢驚擾太大,有可能引起逃蜂,如果把蜂王囚禁起來放入蜂箱裡,蜂群想逃也不能逃了,就避免了逃蜂。如果實在無法查找到蜂王,就只能把這些蜂輕輕掃落在新蜂箱裡。等到過一兩天蜂群平靜了,再確定蜂王是不是在新蜂箱裡?如果發現蜂王已經產卵了,過箱就成功了。

所以明白了嗎?蜜蜂過箱最好是要找到蜂王。如果實在找不到蜂王,就等一兩天蜂群平靜了以後再查找蜂王,只有確定蜂王在新蜂箱裡已經產卵了過箱才真正成功。查找蜂王根據以上所說來判斷,但是否能夠順利的找到蜂王,還得靠經驗和運氣,這得靠養蜂人在實踐中摸索。


追花精靈


對於這個問題,百事通的回答是不用刻意尋找,能看到蜂王固然是好事,但看不到也不是壞事。對於哪些說要先找蜂王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和百事通一樣的養蜂人,什麼都不懂,就在這裡冒充大師,還是每天在網上看了太多別人怎麼養蜂,看了太多忽悠人的所謂專家的所謂的專業書籍,就在這裡海吹鬍砍,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就是不用刻意的去找蜂王,看到也沒必要去抓,做這種無用功的事情。為什麼要這樣說,讓我給你解釋。

一、既然你說的是過箱,哪我們就說傳統箱過箱活框,要想把傳統箱蜜蜂過箱到活框,第一步就是收蜂(收蜂方法就不用我說了),大家都知道,傳統箱想找到蜂王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我們要刻意的去找蜂王,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直接把蜜蜂趕到收蜂籠,再來割脾、綁脾過到活框,再把蜜蜂放到綁脾的蜂箱裡,讓蜜蜂上脾,這樣一個過程我反正不知道怎麼去找蜂王,除非你吃飽了撐的,到處翻找蜂王,讓蜜蜂亂作一團,最後結果就是蜂王沒找到,把蜜蜂逃跑情緒惹起來,過箱後沒幾天就逃跑了。

二、再來說一下,給哪種從野外收回來的蜜蜂過箱,本來這種情況的蜜蜂就有逃跑的情緒,不管是在收蜂的時候,還是收回來過箱的時候,為了去找蜂王,不停的打攪蜂群,就有點得不嘗失,可能蜂王的確被你找到了,但是無形中卻增加了蜜蜂想要逃跑的情緒,最終的結果就是過箱後沒幾天,蜜蜂又開始飛逃,最後就是一個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給蜂群換箱,像這種情況,操作時間就那麼幾分種,只要不是暴力拍打蜂箱,蜜蜂是不會很快下脾的,所以根本不用去找蜂王,直接提脾換箱就完事。即使是有時候遇到蜂王已經下脾,難道更換蜂箱後,你不會去查看換下來的蜂箱裡的情況嗎?如果原蜂箱裡看到蜂王,這個時候把蜂王抓到新蜂箱就可以了,根本沒有必要去先找到蜂王,再來換箱。

所以,不管是過箱還是換箱,先找蜂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即使想看看蜂王在不在,最好也要等三五天,蜜蜂正常進出以後,再來看一下蜂王在哪裡,有沒有蜂王,方法也非常簡單,一般不用去找蜂王,看一下巢脾上有沒有卵就明白了,如果沒有看到新產的卵,再來尋找蜂王也不遲,大家說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