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茄子夏季如何科學田間管理?

霧都農人山客


茄子是夏季的產物,夏季的特點是多雨、高溫,在這樣的環境下,露地栽培的茄子很容易出現過澇、過旱的現象。此外,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茄子還容易滋生各種病菌、蟲害等。所以,露地茄子的田間管理要以防旱、防澇、防病為主。

防旱

防旱的田間管理技術就是澆水,通過澆水來滿足了茄子生長過程中對水分所需,並避免茄子出現乾旱枯萎的現象。由於茄子的產量很高,需肥、需水量都很高。若是水肥供給不足,很容易影響到茄子的產量。所以,在夏季高溫、且連續一週沒有雨水的情況下,我們就要選擇給茄子澆水。

值得說明的是,在茄子定植後及茄子的結果期,我們也要著重給茄子澆水,也就是澆定根水和壯果水。

澆定根水,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茄子苗的成活,防止茄子苗缺水死亡。一般來說,在茄子苗的整個成活期(7天左右成活),我們要保證每天都能澆上一便定根水。

澆壯果水,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茄子的成長,提高茄子的產量與質量,促進茄子高產的同時,避免茄子因缺水出現畸形果的現象。一般來說,前後兩次給茄子澆壯果水的間隔時間不能超過5天。

防澇

防澇的田間管理技術就是排澇、鬆土。連續的陰雨天氣、特大暴雨天氣等都會造成茄子的澇災,而一旦茄子澇災,土壤的透氣性就會變差,這樣就不利於茄子的根系吸收養分,長期以往,就會導致茄子枯萎。

我們通過排澇,能夠把田間多餘的水分排出,增強了土壤的透氣性,促進了茄子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能力。

我們通過鬆土,既能夠促進土壤中的水分蒸發,防止茄子出現漚根現象,又能夠激活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板結。

補充說明:茄子在排澇、鬆土後,很容易造成土壤中養分及礦物質元素的流失,所以,在給茄子排澇、鬆土後,為確保茄子的產量不受影響,我們應該及時給茄子施加追肥,而對於肥料的選擇,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最佳。

防病

防病的田間管理技術有很多,常見的有鋤草、施肥及農藥防治。茄子的病害要以預防為主,切不可等到茄子出現病害之後再去防治。

鋤草之所以具有防止茄子發生病害的作用,那是因為雜草的適應性強,不僅會與茄子爭奪養分及生長空間,而且還會攜帶各種病菌、蟲卵,危害茄子的生長。及時鋤草能夠防止病害的發生。

施肥之所以具有防止茄子發生病害的作用,那是因為施肥能夠提高茄子的抗病能力,防止茄子出現病蟲害。此外,若在施肥時多用草木灰、碎菸葉等肥料,還能起到驅蟲殺菌的作用。

此外,茄子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病蟲害有猝倒病、菌核病、棉疫病、蚜蟲等,故在使用農藥防治茄子的病害時,要對症下藥,以防亂用農藥導致茄子出現不必要的藥害現象。

當然,露地茄子的田間管理技術還有很多,老趙提到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

彝州老趙


茄子適於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茄子最怕重茬,前茬最好是3~4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豆類、蔥蒜類等蔬菜。最好用冬閒地,於頭年秋冬深耕曬垡,畝施優質圈肥10000千克,或腐熟大糞幹、雞糞2000千克,事先將80千克過磷酸鈣與有機肥拌和發酵,一塊施入,然後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畦高10~15釐米,寬70~80釐米,可用90~100釐米幅寬的地膜覆蓋。通常使用聚乙烯透明地膜,可使土壤表層溫度提高2~4℃,並有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狀,保護植株根系,增強根系活力,促進植株生長的功能,可使茄子提早採收5~7天,早期產量增加20%~30%。

  一般說來,春露地茄子應在終霜後,氣溫穩定在15℃以上,10釐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方可定植。晚熟茄子可根據茬口安排,靈活掌握,但不可太遲,否則定植後就進入高溫期,不易發棵,易發病,產量低。覆蓋地膜應繃緊蓋嚴,以免被風吹起,發生撕裂現象。

  為提早定植,可採用改良式地膜覆蓋法,即將茄子栽在溝內,地膜蓋在溝上,開始作為天膜,起防霜防寒作用,待幼苗長高頂到膜後,落天膜為地膜,此法可提前10天定植(氣溫穩定在12℃時即可定植)。做法是開深26釐米、寬40釐米的上寬下窄的倒梯形溝,溝內施肥。定植時把苗碼放在挖好的穴內,留坨1~2釐米高埋嚴,邊栽邊蓋膜,栽後順溝澆水,當溝內溫度升到25℃時,扎孔放風。進入6月份後,向植株根部堆土,既可防倒伏,又利於水的排灌。

  茄子苗定植有“茄子栽花”的農諺,要選帶大花蕾的苗定植。小高壟栽培地溫高,栽植深度以子葉節同地面平齊為度。定植後應澆定植水。

  合理密植是增加單位面積結果數,提高前期產量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範圍內加大密度,結果數增加,雖然單果重略有下降,但早期產量能大幅度增加。生產中常常採用加大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寬行密植。早熟品種每畝2500~3000株,中熟品種2000~2500株,晚熟品種1500~2000株。


天天學種植


一般我們西北甘肅的農村裡面,種植茄子的面積都是比較小的,特別是在外面露地種植的,在夏季的管理上要的是一個“平常日常化”,至於科學性,作為農民講究的是一個“短平快”。這樣才可以在夏季裡面體現出茄子的管理。

關鍵詞:露地茄子 夏季管理 種植

你像我家種植的茄子就是在我家蘋果園裡面直接點種的,也不怎麼起壟,也不先育苗後移栽,

單純靠的就是一個“黑色地膜”,實行和辣椒、甜菜、油麥菜、大蔥、芫荽等的套種,要的是一個日常農家化。

因此就這樣的一種農村大眾化露地種植的茄子在夏季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點去做:

1、講究的是“短平快”,這樣才是一個“科學性”。

2、露地種植茄子的量一般我不建議太大,

因為大多數通過露地種植的,都是滿足自家吃的,這點才是基本所在。

你像我家的茄子是種植在靠近河灘那邊蘋果園裡面的,在每隔兩年都會鋪設新的地膜,今年我家就就鋪設了新的地膜,再過一段時間點種茄子是必須的操作了。

3、我們家的茄子在炎熱的夏季是不澆水,甚至是很少施肥的,但是長勢依舊很不錯。為什麼這樣呢?

因為是在蘋果園裡面露地種植,鋪設黑色地膜具有很好的保溼抑草性,在夏季裡面會形成一個“立體化的陰涼”小環境,茄子是很喜歡的。

還有就是我家每當夏季給蘋果樹進行氮磷鉀肥料和水溶肥以及葉面肥追肥的時候,也是會對茄子夏季裡面結果盛果期的追肥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所以我家就不會專門的給茄子施肥追肥了。因此,地膜解決了除草與溼度,蘋果園裡面的日常化管理解決了追肥。

當然還有我家的蘋果園裡面點種的茄子會有一種被動較好的病蟲害防治與預防,因為每一次給蘋果樹噴藥的時候我都會捎帶腳把茄子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給噴灑了。因為在這樣的一種農業種植環境下,病蟲害是具有“一體化”的,所以給蘋果樹噴藥捎帶腳是非常有效的。



4、在夏季茄子的採收上面還是需要及時性的,我家在蘋果園裡面每年會點種30至50棵茄子,長勢很不錯,會形成比較高的“茄子樹”,地膜中間很少有大棵的雜草,甚至就連小株的雜草長起來都費勁。

這樣一來,在採收的及時性上,就會很大程度的保障本來我家就給茄子施肥少的情況下的生長,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分供應(靠近河灘地種植,地下水資源很是充分)。

所以在這裡我建議大家露地種植茄子的,(特別是在西北乾旱半乾旱農村地區裡面種植的),滿足兩個首要條件:一是儘可能的要靠近河灘,在果園裡面進行套種,即使不是在果園裡面,也要儘可能的與辣椒、西紅柿等這些常見的農家蔬菜進行套種,這樣是多樣化、立體化的種植。

二是儘量採取鋪設地膜點種,至於是否起壟是不怎麼重要的,我家種植茄子就不起壟,起壟是適合於在蔬菜大棚裡面換季比較大規模種植的茄子。

5、前面說到地膜鋪設的對於夏季露地茄子管理的抑草性,由於我家的茄子是露地在蘋果園裡面套種的,所以在除草上很大程度是根據蘋果園除草步伐的,我想這也是我家露地種植茄子在夏季管理的一個獨特性。當然在我家那邊這樣種植茄子的農民是非常多的。畢竟我們那邊山地多,川地少,而茄子適合在於靠近河灘的川地裡面種植,所以這樣在果園或者是單純小菜園裡面套種的模式是非常適合非常多的,完全是一種常態化。



總結

所以說,我家的茄子在露地種植到夏季裡面管理的時候是“捎帶腳的”。從施肥、除草、病蟲害預防防治、種植條件、生長環境等各個方面,因此我家的茄子在夏季的管理就很輕鬆很方便,幾乎是不用去怎麼管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