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麗麗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關係十分好,所以我經常去她家裡做客。一次我去她家裡做客,跟她閒聊起來,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孩子的學習上,麗麗說孩子十分善解人意,很少讓自己操心。

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上不下,麗麗這樣說到:“回到家後孩子簡單的吃完飯就立馬去寫作業了,孩子房間裡的燈光一直開到半夜,把作業寫完了自己還在加班加點的為自己佈置任務。

第二天也是早早起來看書”,麗麗看著自己的孩子已經十分用功了,但是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始終得不到提升呢,成績一直平淡無奇,難道是自己的孩子不用功嗎?是孩子不喜歡學習嗎?那孩子忙忙碌碌的身影該作何解釋?

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其實應該欣慰才對,孩子看到自己很努力成績沒有提升,卻依然咬牙堅持,不肯放棄,這就說明了孩子的韌勁,在黑夜中摸索的孩子,要比那些輕易放棄的孩子好太多了。

家長也不要太過焦急,也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笨蛋的標籤,這會很大程度上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已經在咬牙堅持,家長就不要給孩子增加壓力了。

家長要仔細思考,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取得成效?其實這是孩子學習方法不對,只是努力營造了努力的氛圍,無意間製造了假象。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一,孩子無意間製造了學習的假象

家長和老師告訴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孩子自然也深知這個道理,孩子想要提升成績就要犧牲一些東西,老師說刷題對於考試有所提升,孩子熬了幾個夜把所有的題做了一遍,老師說大聲朗讀課文對於背誦有益處,孩子在早晨喊破了嗓子,老師說有付出就能有所回報。

於是孩子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我們的孩子一直忙著前進,我們要停下來思考一下,孩子真的學習進去了嗎?真的在用心且有效率的進行學習嗎?

其實很多孩子只是營造了自己很努力的氛圍,孩子犧牲了那麼多,但是卻沒有用心,只是換取一個心安理得的心理,孩子認為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我都已經做到了。

我們停下來問問孩子,那些習題真的有認真研究嗎?早晨的讀書有往腦子裡記憶嗎?要想改變現狀,就要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二,有效的學習方法

欲要善其事,必要利其器。孩子有了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就宛如有了砍柴時候有了把鋒利的斧頭,科學測試證明: 95%的人智商介乎70至130之標準範圍,只有2.5% 的人智商低過70。

因此,智力絕不是成績的決定因素,關鍵還是在於學習方法,“差生”差就差在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環節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知識類型也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只要方法好,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取得優異成績。

但是遺憾的是,中國學校里老師只是注重讓孩子學習,一昧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學習,並不是講解適合的學習方法,孩子大部分的學習方法都是靠自己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孩子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掌握科學、實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習不再是一場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接下來我介紹幾種較為實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家長可以用這幾種方式讓孩子學習更加輕鬆。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1,糾錯式學習法

我們用另一種思維看待孩子的錯題,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料,孩子的錯題代表著孩子對於知識點理解的不到位,不深刻,從錯題中可以反映孩子的學習狀態,讓孩子學習利用好錯誤,孩子才能夠走的更遠。

家長可以讓孩子建立個錯題本,在錯題的旁邊仔細分析一下自己為何犯錯,是自己的粗心大意,還是思維錯誤,還是說對於知識掌握有漏洞。讓孩子的每一次的犯錯都成為孩子提升的一次機會,通過錯題本讓孩子學習更加高效,不讓孩子犯同一個錯誤。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2.思維導圖學習法和整體性學習

想必大家對思維導圖都不陌生,思維導圖可以讓知識更加整體化,全面化以他們相互關聯的圖像視覺的景象呈現。

思維導圖有一箇中心點,其他的都是這個中心點的分支,通過關鍵字形式讓他們相互連接。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加清楚的記憶所學內容。

讓孩子可以清晰的理解,家長前期可以讓孩子觀看思維導圖的模型,看看網上一些學習資料是怎麼建造知識思維導圖的,隨後可以讓孩子自己製作屬於自己的思維導圖,只有孩子自己製作的思維導圖,孩子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而整體性學習則是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學習的整體性,這樣也有利於對於思維導圖的製作,而整體性學習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就是對於知識的獲取,第二對於所學知識有簡單的理解。

第三要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進行深度思考,這一知識點是怎麼來的?之前有沒有學過類似的?等等。第四則是對於知識課後練習,第五步要在生活進行實踐。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3,番茄學習法

其實一昧的學習會讓孩子學習效率連續下降,而番茄學習法就是針對於這一點的學習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自己模擬的一個小型課堂。

我們在學校裡一節課是45分鐘,但根據研究表明45分鐘時間太長了,很少有孩子能夠堅持45分鐘保持高效率的狀態,家長可以指定一個25分鐘的番茄鬧鐘,25分鐘過後允許孩子5分鐘進行簡單的休息。

但是要保證在25分鐘的時候要保持高效的學習,如果中途停止,那麼這個番茄時間就要作廢,重新開始,並且四個番茄鬧鐘之後可以允許孩子進行一個較長時間的休息。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4,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是全球人公認最有用的高效學習方法,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第1步確定學習目標。

第2步嘗試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像老師一樣講述給別人,因為知識在像別人講述的時候,自己首先要弄清楚知識點。

第3步回顧。就是思考第二步過程中,有哪些不足之處,那些地方可以改進?

第4步:簡化語言,嘗試用簡潔的語言再次講述知識點。

費曼學習法核心就是:“用轉述、教給別人的方法鞏固自己的知識”。


為什麼孩子那麼努力卻沒有成效?學習假象背後是沒有有效學習

5,刻意練習學習法

讓孩子對於一些知識習題習進行刻意的練習,做的時候要保持三點,第一要有目的性,首先要知道自己練習的目的,給自己制定一些練習要取得什麼樣的目標。

例如練習籃球的孩子,要制定經過練習之後,運球不要再掉,如果經過練習沒有做到就要進行反思總結。第二就是要保持專注,在做練習的時候不要分心,要認真的進行思考,最好第一點就是要跳出舒適區,不斷的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學習成績不會弄虛作假,他會實實在在的反應出孩子的學習狀況,家長要讓孩子真真正正的學習,而不是用自己努力的氛圍讓自己心安理得,學習也不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它有著自己的規律和方法,家長要培養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學習成為一件事半功倍較為輕鬆的事情。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