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筑典范,九厅十八井的“国保”单位

客家建筑典范,九厅十八井的“国保”单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集《诗经》,文辞优美,意境深远,虽然距今两千多年,因古汉语音调的变化,如今读起来已经不太押韵,但这并不妨碍《诗经》中流传下的或缠绵悱恻、或激昂壮阔的情调,仍然引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简约的文字中感同身受,通过文字穿梭到数千年前的时代,去体会古人的所思所想。

儒家圣人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三百,指其大略而言,实际上诗经存留名目之诗有311首,剩余《南陔》、《白华》、《华黍》、《崇丘》、《由庚》、《由仪》六篇虽有名目,却无内容流传,迄今为止最早解读《诗经》的汉代著作“毛诗”中论及此处,说道:“:《南陔》,孝 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南陔》废则孝友缺矣,《白华》废则廉耻缺矣……”其它亡佚诸篇亦各有其义,后世很多人为此争论不休,有人觉得这六篇只是纯粹的音律,而没有相对应的文字;另外一派则觉得,这六篇在上古之时,是有文字的,只是后来正好失传了而已。

晋代之时,发生了一件中国考古史上的大事,在汲郡一处战国大墓中出土了众多文书,因为蕴含着大量春秋战国的珍贵史料、文章,成为不可多得文化遗产。战国的文字和晋朝已经大不相同,经过当时著名的学者束皙、荀勖等人的训诂,最终汇聚成册。


客家建筑典范,九厅十八井的“国保”单位


这位束皙大学者也是晋代大文学家,凭借博学多才的知识,以及多年的古文研究造诣,补足了《诗经》中的残篇“南陔、白华”,后世虽对此多有异议,但此诗流传甚广,因其宣扬孝敬父母之道,影响了上千年来的莘莘学子。

束皙曾经在序文中说道:“ 与司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阙而不备,于是遥想既往,存思在昔,补着其文,以缀旧制。”阐述了自己补足《诗经》残篇的原因。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这首“南陔”说的是孝子采集兰草奉养父母,情深意切,此诗补足之后,以其真挚深情的内容广为流传,后进学士多以“采陔”、“兰陔”、“南陔”为孝敬父母之典故。

在今天的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内,一座占地12000平米、规模庞大的客家宗祠建筑,其规制完整的九厅十八井结构,屹立在深山老林之中,给过往的游客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

“采陔公祠”便是这座建筑的正式名称,其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纪念当地名门望族江氏十四祖江耀香所建之祠居合一的公祠建筑,江耀香,别号“采陔”,其门在当地为书香门第,素有“父子双贡生,一门七进士”,可见当时江氏家族在科举上的春风得意。

宗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其饱含“慎终追远”“敬天法祖”的传统节义精神,江氏十四祖号“采陔”,其意不言自明,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孝养双亲、继承祖先遗德、行事不可辱没先人,其中包含丰富的“忠孝节义”之道,宛如《诗经》中的名篇,历久弥新。


客家建筑典范,九厅十八井的“国保”单位


2019年10月,“采陔公祠”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