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來源: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緊張時摸摸鼻子,專注或疲乏時的托腮。

人總喜歡動不動就摸摸臉。


1.

人會在下意識摸臉


加拿大媒體CBC做出視頻記錄調查,人平均4分鐘就會摸一下臉。


說到這,你有沒有在摸臉?


而當我們感知到身體或皮膚的不適,第一時間也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觸摸的方式去確認。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研究表明,觸摸臉部的某些部位可以刺激和激活副交感神經,從而使我們從某些壓力點中放鬆下來。


摸臉,可以讓人從壓力中得到緩解。


而面部肌肉、神經、血管分佈細密,十分敏感,很容易受到內分泌的刺激而將諸多問題直接反映出來。


受到刺激的皮膚會以不同的形式(瘙癢、疼痛等)把問題反饋給我們,我們感覺到不適就——摸臉去了。


摸臉,是一種應激性反應。


摸臉?沒什麼,很正常。


2.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


近來,一句:常常摸臉會把手上的細菌帶給皮膚,可能堵塞毛孔,造成痤瘡等皮膚問題的論調,引起熱議。


根本問題在於,這是真的麼?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臉部肌膚的確需要呵護,但是遠沒有我們想得那麼脆弱。


皮膚有自己的保護機制,也有著自己的菌群平衡,不會因為隨便的接觸和多來點細菌就崩潰。


什麼?你說皮膚薄經不起折騰?講真,頸部皮膚只有面部2/3的厚度,手摸脖子的次數也不差,為什麼沒人勸我別摸脖子?話不能亂講啊,喂!


所以,摸臉毀容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聳人聽聞說辭。


3.

特殊時期應該避免摸臉


雖然摸臉這一行為並不會損害皮膚,更不會引起痤瘡等皮膚病。


但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後,各大醫療機構都建議大家:Don't touch your face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儘管摸臉屬於正常行為,但這時的別摸臉,就不是聳人聽聞和難為胖虎的事情了。


用手摸臉會大大增加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如果不乾淨的手摸到眼睛、鼻子、嘴巴,或者臉上的開放性創口,病毒就會趁虛而入。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習慣發起挑戰。


4.

忍不住想摸臉怎麼辦?


既然摸臉極難避免,情況特殊,難道就沒有好辦法管住自己的手麼?


我們給大家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A.調整反應行為

將無處安放的小手,刻意交叉擺放。

這樣,在我們有衝動想去摸臉的時候,馬上可以意識到並制止自己。

B.勤洗手

簡單,但是重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20秒可帶走病毒和細菌。也可通過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達到效果。


摸臉是刻在人類基因中的行為,告訴自己別摸臉是“不自然”的。


即使面對生命的代價,下意識行為也是難以控制的。


毀容大計,始於摸臉,該怎樣正確的摸臉?


如果實在無法避免,就多洗洗手,努力減少可能的風險吧。


〔參考文獻〕

[1] 葛茂振, 王之邦, 陳士謨. 面部神經反射666例調查 [J]. 中華神經科雜誌, 1982, 15(3): 173-4.

[2] BERNSTEIN E F, SCHOMACKER K T, BASILAVECCHIO L D, et al. Treatment of acne scarring with a novel fractionated, dual-wavelength, picosecond-domain laser incorporating a novel holographic beam-splitter: Treatment of acne scarring [J]. Lasers Surg Med, 2017, 49(2): 796-8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