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一個年輕人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請他幫自己解決困擾自己許久的苦悶。他對大師說:“大師,您快點幫幫我吧,我是那樣地孤獨、痛苦和寂寞。為了排遣掉這種負擔,我已經跑了上千里路;現在,我疲倦至極,再不能前進一步了。

“”您看,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傷了我的雙腳;我的頭也受傷了,一直流血不止;還有我的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變得嘶啞……可是即便如此,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呢?”

無際大師明白了青年的苦悶。只見他輕捻長鬚說道:“到我這裡來,你可曾經過了一條大河?”

“是啊是啊,那裡的艄公可不好請呢,我在這已經喊了半天,才喊來一隻小船。”青年點著頭回答道。

“可是,你為什麼不從家裡扛一隻船過來呢?”無際反問。

“扛船走路?”青年驚愕地重複著這句話,“船那麼沉,我怎麼能夠扛得動啊?就算我能扛起來,也根本走不了路啊。”

“這就是了!”無際大師哈哈地一笑道,“孩子,你根本就扛不動它,而你還偏要扛,所以你才會累!”

看到青年依舊迷惑不解的神情,無際接著說了下去:“在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就會變成我們難以承受的包袱。所以,該放下的就放下它吧,生命是經不起長期負重的!”

—— 啟 示

即使能負重的人,

也沒有一個不想輕裝前進的。(調控)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某一天,偉大的所羅門王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一位仙人對他說了一句話並希望他永遠謹記這句話,因為它涵蓋了人類所有的智慧。可是第二天早晨醒來時,所羅門王怎麼想也想不起那是一句什麼話了,於是他召集群臣,令大家一起和他“想”。

首輔大臣問他道:“陛下,仙人有沒有告訴你那句話的用途呢?您還記得嗎?”

“記得。”所羅門王答道,“他告訴我,這句涵蓋人類一切智慧的話能夠讓人在高興時不會忘乎所以,憂傷時能夠及時自拔,從年輕到年老始終保持著勤勉平靜和兢兢業業。”

“哦……如此說來,請陛下給我們一點思考的時間。”首輔大臣請示道。

“好吧,”所羅門王答應了,就命侍從拿來一枚大鑽戒遞給首輔大臣,“等你們想出來了,就把它鐫刻在這枚戒指的戒面上。到時候,我會把它天天戴在手上,以便時刻警示自己。”

幾天後,那位首輔大臣畢恭畢敬地給所羅門王獻上了那枚戒指,戒面上刻了一句極簡單的話:“這,也會過去。”

—— 啟 示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

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素養)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某寺院中,尚須禪師的兩位小弟子正一起坐在繁茂的大樹下乘涼。可是不知為何,他們倆忽然吵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兇,誰勸也不聽。

聽到有弟子在爭執,尚須禪師走了出來。看到師父進了院子,兩位小和尚才滿臉意猶未盡地止住爭吵。

“你們為何爭吵不休啊?”尚須禪師問道。

兩弟子知道自己犯了“執”的毛病,所以就都不說話,只是低著頭等候師父教訓。不想尚須禪師並不生氣,只是像洞明一切似的問道:“你們是否爭出了什麼道理呢?”兩弟子對視一下,又各自沉默了。

“看起來,你們是沒有爭出什麼道理來,”尚須接著說道,“既然這樣,我就給你們講一個道理吧。有這樣的兩句詩,說的是‘綿綿陰雨二人行,奈知天不淋一人’。你們說說看,這其中是什麼道理呢?”

立刻,兩位弟子活躍起來。第一個說:“因為這兩人中一個穿了蓑衣,另一個沒有穿。”第二個弟子立即反對他道:“即便穿了蓑衣,走在雨中也還是會被淋。所以,‘不淋一人’應該是說一個人走在房簷下無雨之處,另一個走在道路中間有雨之處。”

“有風的時候,房簷下也未必就無雨,所以你的解釋也不對!”第一個立刻接道。

“那你穿了蓑衣就更不對了,蓑衣也是衣,布衣也是衣,為什麼穿了蓑衣就不會被淋呢?”第二個挑戰似的應聲著。

“蓑衣跟布衣怎麼會一樣的呢?蓑衣……”第一個弟子喋喋不休地解釋了起來。

可想而知,圍繞著蓑衣能不能避雨以及怎麼樣避雨,他們又展開了爭論。

“好了,”尚須禪師制止了他們的再次舌戰戰,“看看自己爭執到何處去了吧。還有,你們為何非要執著於‘不淋一人’的文句呢?它不也可以理解成‘二人都被淋了’嗎?”

聽到這句話,兩弟子面面相覷,頓時若有所悟。

—— 啟 示

之所以各說各的理,

往往是因為都不知道什麼是理。(協調)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標籤:管理思想▶管理故事▶管理格言


如果明白了什麼都會過去,也就不會跟什麼過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