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武聆音雄 - 風雲榜(二胡.排笛獨奏曲).mp33:13

來自國學風雲會

在動盪不堪的戰國時代,征戰殺伐成了時代的主題,各國之間都在為自己利益最大化絞盡腦汁,今日和明日戰,戰後又和。不知道是亂世成就了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亂世?僅在戰國這兩三百年間湧現出無數英雄,其名將數目之多數不勝數,《千字文》中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推為戰國四大名將。而今天我就想要和大家聊聊廉頗的名將之路。

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1性格耿直,武功高強

想必大家對於廉頗,大家的瞭解都是源於教材中的廉頗的負荊請罪吧,從那時候起,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知錯就改,明達事理,敢作敢當的趙國大將了吧,但是卻鮮有人知道廉頗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廉頗是四大名將中武功最高的,並且謀略遠見堪比白起

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2成名於破齊

廉頗成名於破齊,趙惠文王在位前期,東方六國以齊國最為強盛,齊國與秦國各為東西方強國。趙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名將樂毅同時擔任燕、趙之相,聯合秦、韓、魏,形成五國聯軍伐齊,大敗齊軍。 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頗帶領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廉頗班師回朝,官拜上卿(上卿為當時高級爵位)。而我認為破齊之功最主要應該該算到樂毅身上,而廉頗只是在此戰中表現尤為突出,那麼廉頗究竟在哪一戰封神呢?毫無疑問,是在長平之戰前期和秦國將領王乾的對決。

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3築壘堅守戰代表

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趙孝成王命廉頗統帥趙軍阻秦軍於長平。秦軍幾次打敗趙軍,士氣正盛,而趙軍長途跋涉而至,不僅兵力處於劣勢,態勢上也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廉頗正確地採取了築壘固守,他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並且堅持死守不出,他這一做法使得秦國大將王乾求戰不得,冷嘲熱諷過後王乾也無計可施了,秦軍也銳氣漸失,只能和廉頗打持久戰了。沒想到廉頗這一守就是三年,而後趙王求勝心切聽信讒言,將廉頗換為紙上談兵的趙括,才導致兵敗。但是不管怎麼說,從這場持久戰的對決,築壘堅守戰的代表,廉頗——守神當之無愧。

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4客死他鄉

長平之戰後,燕國趁機入侵趙國國境,廉頗領命率兵前往迎擊。此戰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的弱點,對燕軍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公元前251年,任為相國,封為信平君。彼時廉頗成為了趙國手握軍政大權的第二號人物,廉頗的輝煌時代並沒有持續太長。至趙悼襄王,他對老將廉頗不信任也不服氣。免職了廉頗,廉頗內心憤懣,一怒之下進行了回擊,不過廉頗自覺自己做得不對,難逃一死,於是迫不得已才逃亡到了魏國,之後趙國也派使者前來問詢廉頗,可惜使者回去說廉頗是個不中用的老東西,廉頗也只得在異鄉鬱郁而亡

不以成敗論英雄,成名英雄悲悽悽

碼字不易,原創作品,請勿抄襲。

原創作者:國學風雲會

喜歡作者的,別忘了動一動小手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