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隨著現在“特種兵”題材的電影不斷的問世,在社會中也是掀起一股“特種兵”熱。《我是特種兵》、《士兵突擊》等特種兵形象深入人心。可是,大家可知道,原來特種兵早在我國古代的戰爭中就出現了!下面就讓小編一一為大家介紹吧!

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秦國“鐵鷹銳士”,劍術馬戰樣樣精通

“銳士”是戰國時秦國經過選拔訓練有素的步兵。

鐵鷹銳士是秦國最精銳的部隊,由上將軍司馬錯創立。鐵鷹銳士不僅劍術超凡,而且要馬戰步戰樣樣精通。鐵鷹銳士的選拔極為苛刻:第一是體魄關。司馬錯在魏國名將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糧,連續疾行一百里,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全副甲冑、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負重約在八十餘斤。通過了第一關,方能進入步戰、騎戰等各種較武關,以及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據說,“十萬秦卒出三千銳士”,秦國新軍二十萬,其中的“鐵鷹銳士”只有一千六百人。

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東漢“陷陣營”,“鎧甲具皆精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陷陣營是東漢末年的一支精銳部隊:陷陣營的統帥乃呂布帳下的大將高順。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呂布復為袁術使高順攻劉備,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備為順所敗。(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布性決易,所為無常。順每諫曰:“將軍舉動,不肯詳思,忽有失得,動輒言誤。誤事豈可數乎?”然而,“布知其忠而不能從。建安三年,布遂復從袁術,遣順攻劉備於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南朝的宋時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註釋時,就曾引用《漢末英雄記》裡面的內容,並對陷陣營的評價頗高。可遺憾的是,呂布並不是一個帥才,“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

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東晉“北府兵”,驍勇善戰攻無不克戰無不捷

“北府兵”是東晉時期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又名北府軍。

根據《晉書·劉牢之傳》記載:“太元初,謝玄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琅邪諸葛侃、東海何謙、東平劉軌、樂安高衡、晉陵孫無終及西河田洛等以驍猛應選。玄以牢為參軍,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其為北府兵。”在《資治通鑑》也曾說:“玄募之士驍勇,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隋代“燕雲十八騎”快如風烈如火以一敵百

著名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這燕雲十八騎就曾被說得神乎其神。據說,這燕雲十八騎,是由羅成的父親——靖邊侯羅藝率領的精銳騎兵,燕雲十八騎總共是由十八個人組成,這十八各人,腰間佩著彎刀,臉上戴著面罩,頭罩黑巾,只露出雙眼,身上披黑色披風,腳穿胡人馬靴,靴子裡配有匕首,每個人揹著大弓,每人帶著箭十八支,每人都配有一把圓月彎刀。據說,當時遼部察哈合臺帶著遼兵一萬人,準備侵入到燕門關進行搶掠,燕雲十八騎出其不意,暗中偷襲,在一夜之間便殺了他們三千多人,察哈合臺趕緊帶著剩下的人逃回大漠,燕雲十八騎窮追不捨,他們一直追到了察哈合臺的家鄉,在察哈合臺的家鄉將其全族二萬餘人被擊殺。從那以後,遼人只敢遠走戈壁。再也不敢進犯。

帶你認識中國古代的特種兵

唐代“玄甲軍 ”皂衣玄甲勢如破竹無堅不摧

玄即為黑色,甲即為盔甲,玄甲軍乃唐朝初年,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士兵們身穿黑鐵盔甲的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根據《資治通鑑》一書對於玄甲軍的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為皂衣玄甲,分左右隊,使程知節、秦叔寶、翟長孫、尉遲敬德分將之。每戰,世民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之地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贊皇公竇軌、僕射屈突通將兵按行營屯,與王世充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其六千餘人,世充遁歸。”據《唐六典》記載,唐十三鎧,有明光、光要、綴鱗、山文、烏錘、白布、皂絹、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十三種。白居易讚道:“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