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財經頻道製作的大型城市文化旅遊品牌競演節目
《魅力中國城》第二季正式開播。其中有一期講到山東樂(lao)陵這個城市,節目組請到了當地鐵營窪村的一位老人上臺展示,老人從手裡拿出一個盒子,裡面放的是34片生了鏽的彈片和彈頭。這34片歷史遺物,全部來自於七十多年前發生在鐵營窪的一場突圍戰鬥中……
那是1943年,當時鐵營窪村的中心地帶,還是大片大片的鹽鹼地,地勢比四周低10米左右,幾個村子零散地分佈在窪的邊沿上。
那時,正值抗日戰爭的最後階段,日軍已在強弩之末。他們為了在中國攫取更多的利益,加強了對抗戰地區的軍事圍剿和嚴密封鎖,八路軍的敵後抗日鬥爭形勢急劇惡化。
離鐵營窪不遠的陽信、慶雲、樂陵及附近的幾個縣都變成了敵佔區,鐵營窪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成了冀魯邊分區和多地機關武裝作戰及戰略隱蔽的最佳地帶。
而在2月3日凌晨,農曆除夕,剛剛經歷一場大雪洗禮的鐵營窪終究也沒逃過被日軍“鐵壁合圍”的命運……
當日,日軍出動200餘輛汽車,80餘裝甲車,聯合共萬餘人對鐵營窪進行大規模掃蕩,敵人的這一行動被冀魯邊軍區八路軍提前偵得,他們在此前便用電報通知了三分區內軍民迅速向渤海沿岸轉移。
聽到命令,分區內的大部分指戰員很快就轉移了。但陽信縣政府、縣大隊,三分區直屬五小隊,以及來此檢查民兵工作的八路軍第3軍分區司令員李永安接到通知稍晚了些。截至2月3日凌晨,仍有400多人沒有成功撤退。
戰事,就在那一刻爆發了。
其實誰都知道,近兩萬人對400多人,這是一場早已失去懸念的戰爭。但面對嚴峻形勢,當時戰場上擁有最高職位的李永安,還是冷靜指揮,命令手下的人分兵突圍。
“能突出幾個就幾個,到無路可走時,也不能當俘虜!”
但當手槍班的戰士勸他先撤離時,他說:“我是來檢查工作的,今天也是對我自己的一次檢查。作為司令員,怎能捨下大家自己突圍?那是逃跑!”
李永安,是建國後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犧牲時,年僅31歲。
三軍分區五小隊的隊長李清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作戰勇猛,善使雙槍,綽號“神槍手”。
他依託著當地有利的地形,帶領手下隊員迂迴戰鬥,不浪費一顆子彈與敵人周旋。但面對著幾十倍於我方的強敵,他的突圍最終失敗。
戰至最後,李清壽被圍困在一個廢棄的磚窯之中,日寇通過翻譯向其喊話,只要他投降,就許給他高官厚祿。李清壽以槍聲作了回應,憤怒的日軍向其射擊,李不幸中彈,享年23歲。
當時的陽信縣縣長武大風,是一個準新郎,本來還有一個星期,他就要結婚了。一位正準備逃難的老大爺認出了他,讓他牽著自己的耕牛,戴上自己的氈帽先逃走,他果斷拒絕,犧牲時,28歲。
鐵營窪突圍戰,我軍依託有力地形,與敵人纏鬥十餘小時,最終400人僅有12人成功突圍,犧牲的最小戰士,年僅15歲。
李永安、武大風、李清壽…… 這是此次戰役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的人物。抗戰結束後,他們的屍骨都被搬回了自己家鄉。
而無名的烈士只能就地掩埋,永遠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老人,叫萬金河,他便是在鐵營窪突圍戰爆發那年出生的。從小聽慣了英雄故事的他,對這些烈士充滿崇敬之情。
於是,自1970年起,他便自發為這些無名烈士守墓,每週扛著鍬,到烈士墓前清掃打理,這一守就是45年。
從家到墓前的那段路,他走了無數次,直到2015年6月樂陵市政府將無名烈士遺骨遷入冀魯邊革命烈士陵園。
那天,樂陵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對著陵墓三鞠躬後,便與本地村民展開發掘工作。
經過三小時的發掘,他們找到了烈士遺骨。而伴隨著遺骨出土的,就是文章開頭中那些鏽跡斑斑的子彈頭。有的子彈就卡在骨頭中間,其中最多的一具,竟然有34顆。
鐵營窪突圍戰僅僅是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所經歷的慘痛戰鬥之一。八年抗戰,冀魯邊區殲敵數萬,牽制敵人幾十萬,很多英勇將士都把自己年輕的生命定格在了此處。
開國上將肖華曾說:“斷頭流血是革命者家常便飯,奮鬥犧牲是抗日的英勇精神”,這也許就是對他們偉大靈魂的最好註解。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毛澤東的《七律·到韶山》
希望那些烈士在九泉之下看到現在人們的和平生活,能夠死而無憾。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以及《魅力中國城》節目截圖
文字主要來源:《魅力中國城》節目以及當地相關新聞資訊
我是@鑑史知趣 ,專注於分享文史類文章,之後還會有精品文更新推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