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你做過什麼惹人注意或值得一提的事情嗎?”

40多歲還單身的沃特,有一份做了16年的洗印膠片的工作,他常常突然就進入自己的白日夢中。幻想中的他無所不能,現實中的他卻是別人眼中的笑柄,這個簡單的問題都沒有辦法回答。

原以為他會如此度過一生,可是一個偶然的經歷,讓夢想變成了現實。

沃特是一個只會做白日夢的傢伙嗎?如果是這樣,就不會有這部豆瓣高達8.4分的優秀電影了。

夢想不該是你停滯不前的理由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沃特所在的雜誌被併購,需要做最後一期的封面,為了封面的成功,沃特決心去追回25號膠片。他開口搭訕謝麗爾尋求幫助,要知道他從來不敢向她表白。

作為一個整天做白日夢的人,沃特從未因此抱怨生活,他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經手的每一張照片。最後一期雜誌對他意義非凡,正是由於這樣的初心,才得以讓他踏上夢想之路。雖是一份平凡的工作,這樣的堅持也讓人動容。

反觀有些人的工作,起點很高,卻沒有絲毫熱情。

李笑來的書《把時間當朋友》裡提到一個詞——被自己的夢想綁架。

他舉的是“商科”的例子,很多學生都說自己喜歡商科,這也許就是MBA如此熱門的原因,實際上真正因為熱愛商業活動,想要從中研究商業本質的人是很少的,人們多半是因為這個光鮮亮麗的職業為自己帶來的好處。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人們總是徘徊不前。

人們常常覺得,我現在做的事是一回事,我的夢想是另一回事。

因為我做的事情不是我喜歡的,而我喜歡的事情又不能去做,便停止了努力。

而對於真正向往的事情,也從來沒有開始過。

如此這樣,他們便平庸的過了一輩子。

“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它的沉沒成本就越高。”

行動未必需要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蘭德一樣,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夢想。

但因此而停滯不前,永遠不會是夢想本身的問題。

你必須要知道關於夢想的那些殘酷真相。

01追逐夢想的道路,從來沒有捷徑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沃特是因為偶然因素踏上了夢想之旅,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幸運不是人人都有的。

成功顯然沒有捷徑,那些靠運氣實現夢想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實現夢想。

那個去年被錦鯉附體的信小呆,在中了號稱“一億”的支付寶大獎之後,居然刷爆信用卡,完全陷入了焦慮。想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薅完全球價值一億的羊毛,成本也是巨大的。

由此我們便知道,那些一夜暴富、一步登天的人,好像並沒有過上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每一隻蝴蝶,在展翅飛翔之前,都要把自己束在繭裡。從繭中出來的過程是痛苦的,它們需要從狹小的縫隙出來,擠幹翅膀中的水分。有人曾經不忍心看到蝴蝶這樣痛苦,便幫助它從繭中快速地脫離,但那隻蝴蝶卻再也飛不起來了。

生命中的某些過程,永遠是繞不開的。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喜歡“不勞而獲”的,實際上不勞而獲常常是我們的願望。

我們幾乎每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慾望。

我們希望自己變瘦、變美、變富、變聰明、變厲害,更希望這一切都毫不費力,以最快的時間實現。

各種付費的課程,標題都願意凸顯在短時間內實現你的夢想。

我們總是忍不住點進去,付費,企圖在承諾的時間裡看到自己驚人的蛻變,之後大多數的結果總是平淡無奇。

把付費與成功聯繫起來,便省掉了中間環節。

因為,有些階段就是無法跨越的。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常常忘記的道理。

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時間,而且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小孩子總是夢想成為大人,當他們被告知自己不能做這樣那樣的事情時,他們就非常想成為大人,可是我們都知道成長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請你告訴自己,我身上的那些缺點並不能阻止我接近夢想,我需要花一些時間,經過一些必要的步驟,我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直達終點,但是夢想的路就在那裡,我只有老老實實地走過去才可以。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有些事是沒有捷徑的。

02抱怨夢想的遙遠,先問自己付出了什麼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沃特在得知這是最後一期雜誌時,並有沒有為自己另謀出路。他身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賦予了他力量,他想把這最後一期封面做到最好。於是,他收穫的不僅僅是當時想要追回的那張照片。

原來夢寐以求的完美封面就是自己,追逐夢想讓他擁有了更好的人生。

若是一開始便想著這件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沃特可能不會出發。

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個觀點就是利他思維。許多社群入門的自我介紹中,總是少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能為你做什麼”。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交換, “交換才是硬道理”。

當你具備了可以與人交換的條件,你才能與其建立聯繫,創造價值。

反觀大多數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常常想的都是“我想要”,“我希望”......

有一種非常棒的成長思維就是:“給我什麼我就用好什麼,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這是李笑來的方法。

我記得吳昕當年在快樂大本營當小透明,被罵得很慘。何老師對她說,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你再堅持3個月。3個月過後,如果你真的不想繼續,那麼就可以結束了。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吳昕現在獲得了比從前更好的資源。

我想在那三個月裡,有最後的堅持,有掙扎,有努力、思考,有成長。

我們想要的一切,都在我們的努力中一點一點地靠近,只不過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等不到最後。

想要什麼,一定要先付出,也許你會得到的更多。

03完美主義就是橫在夢想前面的攔路虎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從前,HR在招聘中特別喜歡問的一個問題是:請說出一個你認為的缺點。

像這樣的陷阱,新人常常不知怎麼回答。

老油條會說,你需要答一個看起來是缺點,實際上是優點的答案。

於是有人就喜歡說完美主義,說自己完美主義,目的是想表達自己做事盡善盡美,力爭最好。

但是完美是不存在的。

人們有時傾向於將完美主義歸類為優點,這也是這個概念比較模糊的地方。

它常常和追求極致混為一談。

莫奈說:我的人生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他會因此而毀掉自己所有的畫,甚至是即將參展的畫。

李笑來認為,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種非常不現實又極其脆弱的完美主義傾向。

說白了就是:因為怕承擔失敗的後果而不去開始。

我們常常會說,做不好的事情不會去做,然後就從來也沒有做過這件事,永遠沒有開始。

還有人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告訴自己,我們並不是“什麼事“都做不好,而是“不能一下子做好”。

小孩子的崩潰常常來自於,做一件事情長時間做不好的挫敗感。

而那些在深夜痛哭的成年人,常常因為不能兼顧所有的事情而崩潰。

這在現代職場女性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

一邊是夢想,一邊是現實。

《向前一步》的作者,在美國的一次女性高峰論壇上宣言:完成勝過完美。

所以在夢想的道路上,要忍受各種各樣的不完美,如果不懂得這一條,恐怕事情都不可能完成,一切便無從談起。

重要的是,先完成。

04無論你多麼努力,總有你不知道的事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我們常常不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總是想辦法來增加它的寬度。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這世上從未經歷過的事情、未見過的風景、和各種各樣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沃特在經歷了一系列奇妙的旅程之後,歸於平淡的生活,看似一切並未發生改變,但是他看這個世界的視角已經完全不同了。

在萬米的高空、兇險的大海、阿爾卑斯山巔、冰島,世界盡在眼中的時候,人是渺小的。由此而心存敬畏,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大,就會明白這個世界有多少我們沒有見過的人和事,人類所知道的一切對於未知的世界來說,實在渺小。

因而,我們便不再害怕未知,並接受自己不懂的這個現實,基於這個現實,我們才可以更進一步,就像在馬拉松比賽中標記了休息補給的地點,由此繼續前行,不必重新來過。

“我什麼都做不好。”這句話用來掩蓋一個人不想努力付諸辛苦的真相。

我們都有過當新人的經歷,很可能處在一個高效的環境中,資歷老的人對新人會不太有耐心。

老手在自己成為老手的時候,完全忘記了新手的痛苦和掙扎,這就是很多新手要面臨來自於前輩的鄙視。

我們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希望事業有成,婚姻美滿,孩子優秀,只是我們永遠做不到讓這一切都向著這個的方向發展。

我們因此而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

其實我們可以帶著問題前行,只要你還記得當初的問題,也許走著走著,謎團早已解開。

不知道這記錄在冊的問題,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會給你答案,讓你重生。

你不知道某件事,並不值得慚愧,只有你不知道非要裝作知道,才需要慚愧。

05現在的糟糕局面不會一直存在,但也不會馬上離開

沃特大概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會經歷這些讓人如此驚歎的事情,當初他在做白日夢的時候並未想過會真的發生。可是沃特的白日夢做的與現實一般真實,他從未自我設限,而是已經難辨虛實。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現實中,有很多焦慮的人,還未開始做任何事,便已將自己打敗。

陷入焦慮的人常常對現實有著不相符的認識,要麼就把現實想得太過美好,要麼就把現實想得無比糟糕。

究其原因無非是兩點:一是不能真正瞭解自己自己的缺點,二是內心不夠強大。

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哪怕是善意的批評,也會讓自己容易陷入自我防禦機制中,本能的反抗,力求證明對方說的是錯的。

這種一概不聽的自我封閉,當然是進步的敵人。

其實,內心強大的人常常會擺出一副願聞其詳的優雅。因為他們並未覺得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是多麼丟臉。

在這個基礎上,去正確的看待自己,才能進步。

相比於覺得自己什麼都好,安於現狀的人來說,矯枉過正地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好的人,更會裹足不前。他們急迫地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但是並沒有什麼快速的方法,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步都省不了,更何況每個人的起步又不同。

你要相信:你所面臨的困難不會是永遠的,只是暫時的。

《白日夢想家》:告別白日夢,關於追逐夢想的5個殘酷真相

藝術來源於現實,並高於現實。不是所有人都會像沃特一樣靠做“白日夢“實現自己的夢想。不過是想以這種誇張的方式告訴人們,夢想有著不同的打開方式。

實際上,實現與現實是緊密相關的。

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接受現實,意味著追求夢想的每一步都堅實有力,告別虛幻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讓夢想這艘船揚帆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