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經歷“過山車”,中國平安數年來首次錄得負增長

記者| 苗藝偉 鄒璐徽

上市保險公司3月份保費收入悉數披露完畢。從1月的“開門紅”到2月受疫情影響保費收入劇減,再到3月份逐漸恢復展業,保險公司一季度保費收入可謂經歷“過山車”。

一季度呈“V”反轉

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經歷“過山車”,中國平安數年來首次錄得負增長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在已經發布公告的上市公司中,新華保險公司2月至3月環比增長超過100%,正在迅速從受疫情影響中迅速恢復元氣,甚至超過去年同期。

新華保險2020年前3月累計原保費收入約582.45億元,同比增長34.92%。其中,3月單月原保費收入186.85億元,同比增18.72%,環比增長也達到110.98%。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由於新華保險今年新華在銀保渠道逐步迴歸常態的推動下,加大了躉交產品(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的銷售。

回顧新華保險2019年年報數據,長期險首年保費中躉交保費有顯著增長,保費收入達60.55億元,較2018年的0.77億元大幅增長7763.6%,以銀保渠道為甚,新管理層也表示,將銀保渠道作為2020年重要發力點。

此外,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也在一季度經歷了“深V”反轉。 中國人壽公告顯示,2020年3個月原保費收入為798億元,同比仍然保持增長13%的兩位數增長,其中,3月保費收入為798億元,同比下降4.2%,環比增速達到了131%。

中國太保4月16日公告稱,旗下產壽險業務3個月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928.52億元、351.48億元,合計1280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9%。然而,3月保費則環比增長超過85%,同比去年上升2.6%。

除此之外,中國平安、國華人壽則收到疫情影響,保費收入未能超過去年同期。

中國平安公告稱,2020年前3月累計原保費收入約2578.31億元,同比降6.37%,這是中國平安人壽自2015年來首次經歷一季度保費收入下降。在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的今年3月,平安的單月原保費收入684.99億元,同比增長1.91%,環比增108.93%,正逐漸走出疫情陰霾。

作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在疫情期間顯示了超強的“抗壓力”,三個月保費收入變動相較於傳統保險公司降幅較小,成為今年眾多保險上市公司中保費同比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4月14日,眾安保險發佈公告稱,2020年前3月累計原保費收入約35.05億元,同比增33.73%。不過,3月原保費收入9.6億元,同比降0.83%,環比降1.3%。

健康險成黑馬險種

如果將平安作為險企代表分析,具體來看平安的各家子公司不難發現,平安健康成為此次疫情下的“倖存者”。

平安財險前3月原保費收入725.89億元,同比增長4.87%;受到個險業務大幅下滑影響,平安人壽前3月原保費收入1742.24億元,同比降12.38%;平安養老前3月原保費收入83.97億元,同比增9.06%;平安健康前3月原保費收入26.21億元,同比增長69%。

就險種來看,各家險企的健康險受此次疫情衝擊最小,且在疫情的影響下,隨著民眾健康保障意識提升,業績反而有所提升。

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20年1月至2月保險業統計數據,產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均受到疫情較大影響,尤其是人身險公司,2月保費收入出現斷崖式下滑;與此同時的是,健康險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產險公司的健康險保費收入猛增近五成,人身險公司的健康險保費收入也同比增長超17%。

於3月份陸續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也透露了這一趨勢。中國人保管理層此前在會上表示“疫情對人保健康業務的影響有限”;眾安保險CEO姜興也表示,受疫情的影響,”健康險”需求反而是得到激發,在疫情期間的1-2月份,整個公司的保費同比同期增長55%,其中”健康險”業務是主要的增長貢獻,貢獻佔比約60%;新華總裁副總裁、總精算師龔興峰則稱公司注意到健康險的空間巨大,將加大對健康險的銷售。

此外,水滴保險研究院報告顯示,今年健康險用戶層面出現了新的趨勢。其中,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保險意識被喚醒,訂單量增長幅度超過一二線城市,健康險在下沉市場的發展需要重點關注。

2020年第二季度保費收入將呈現什麼變化?

華泰證券對此持樂觀態度。該券商發佈研究報告稱,雖然疫情對一季度業務有一定影響,但隨著線上化運營的穩步開展,核保核賠體系不斷成熟完善,且隨著各地逐步復產復工的穩步推進,新客戶開發也將逐步迴歸常態,預計代理人線下展業在二季度將逐步恢復。

報告指出,監管自今年以來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對行業進行規範,包括修訂重疾定義、放開長期醫療險費率制度、整治代理退保市場亂象等,大型險企有望在此階段把握機遇,積極推動代理人轉型與產品升級,以實現保險業務的量價齊升,為高質量發展奠定成長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