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作为一名伪军迷一直对军事的东西比较有兴趣,在青岛去看了看当年亚州唯一的一战遗址,位于市北区的青岛山公园内。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战遗址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清末,胶东半岛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重点经营青岛,作为他们在中国的大本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也趁机揩油,宣布对德作战,与英国组成英日联军,于1914年10月31日向青岛发起进攻,11月7日占领青岛,德军投降。这里也变成亚洲地区的一战唯一战场。我总结了下就是二个强盗在别人家里抢地盘打架,主人家却只能在边上中立看着,这个真的是实力不允许啊,好在我们现在无比强大了,这种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青岛山炮台遗址即德军俾斯麦南炮台旧址,该炮台采用开挖回填方式修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三层立体结构。其掩蔽部内,发电机房、锅炉房、弹药库、测绘室、蓄水池、旋转瞭望塔等设施一应俱全。炮台在“日德青岛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战败投降前,将大炮自行炸毁,但地下掩蔽部得以较好保存,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炮台的瞭望塔自重6吨纯 德国 本土制造后运抵 青岛 拼装,转 塔下 有44枚直径50mm的钢珠支撑可作360°的转动。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炮台的地下建筑为主体三层、局部五层的多层结构。最上层的装甲旋转塔,分为塔台和值更室两层。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青岛山海拔128.5米,背衣闹市,面临大海,为岛城最佳观景平台。走在上面看着下面的城市,想想百年前的屈辱现在的富强,很是欣慰。从纯军事角度来看这座时称亚洲第一,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完善的一战时期地下军事建筑是很经典

,但战争还得考虑是谁来操作武器这一重要因素。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提示下现在好像进入炮台内部不能拍照了,我是经过工作人员许可的,到哪都得守规矩制度。

都到了青岛了海军博物馆得去看看。青岛海军博物馆是唯一一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的军事博物馆,原来是军方停放小型舰艇的地方,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分室内展厅和室外展区,室内展厅主要有中国人民海军史展室、海军服装展室、礼品展室三个展室,室外展区包括武器装备区和海上舰船。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当年叱咤风云的中华第一舰101鞍山号,捍卫祖国海疆的战斗中荣立战功的火炮型护卫舰“南充”号、还有中国自发研制的第一艘驱逐舰105“济南号”等大型军舰,如今都安静的停泊在这里。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军中海军长期处于最薄弱的地位,当年的西沙海战南海舰队竟然一时调不到合适的战舰就靠点鱼船大小的鱼雷快艇扫雷艇对战越军的军舰,我方战士极为英勇,竟然还从船上扔手榴弹战斗,最后还赢了,很是唏嘘。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近几年各种先进军舰像下饺子一样往海里扔,还有了航母包括全部自主建造的001A型航母,祖国真的是强大了。海军其实主要作用是走出去作战,拒敌于千里。实现犯我者虽远必诛。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整个区域稍显破败,展品也不丰富,个人觉得应该好好打造下。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还有一处很冷门小众现在也开发成景区的军事设施,我当然很有兴趣不会错过。

618战备电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战备电台,位于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距县城20公里,离青兰高速鲁村出口三公里,西距省城济南120公里。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保证一旦发生战事党和人民的声音不中断,上级决定在沂蒙山区建设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代号618。1966年5月20日,一支军队悄然进驻沂源县鲁村镇峨峪岭渣石山,开始了不为世人所知的神圣使命。618台也从此落户沂蒙山,隐藏在大山的褶皱里,向世人传送着永不消逝的电波。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德志将军亲自选址兴建的,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中。海拔高度400米,相对高度200米,占地面积229亩,发射功率50千瓦,能够覆盖淄博、临沂、潍坊、泰安等13个市县。电台机房设在山中坑道内,坑道总长470米,施工面积2820平方米。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战时通讯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别看现在4G5G网GPG啥的真打到那份上最可靠有效的只有电台,还有飞鸽传书 ?当时这里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我这人比较爱看特别的东西,特地找了厕所浴室瞧瞧,条件那是相当的艰苦,图就不上了,琢磨着真呆在这地下长年累月地那个艰苦,又湿又闷,当年也没手机玩。感谢军人为保卫我们作出的贡献。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幽深的山中坑道、老式的广播设备、浓郁的军事战备色彩、神秘的洞中生活,探寻历史就是在这里,非常值得一看。

扒一扒华中地区最大的战备电台工事和亚洲一战唯一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