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作者:忘情

至1952年11月底,为期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取得最后胜利而落幕。美伪军纠集数万兵力,耗尽无数物资和人命,最终连志愿军2个连级阵地都没能拿下来。遭遇如此可耻的失败,连美军自己也不讳言。

此役,志愿军先后投入战斗的15军和12军,不仅英勇顽强,而且越打越精。小兵群及坑道攻防战术经实战打磨,已变得炉火纯青。不过,很多人并不清楚,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这里依旧不太平。阵地对面的李伪军第9师团对失败并不甘心,依旧想着挽回颜面,时不时对537.7高地和597.9高地大打出手。而志愿军第12军及随后接防的第24军,也针锋相对地还以颜色,给予痴心妄想的李伪军以沉重打击。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提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第24军,恐怕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该军72师出了个全军闻名的“狙击之王”张桃芳。实际上,除了在冷枪冷炮运动中战果惊人,该军在接防上甘岭阵地后,更是在兄弟部队经验基础上,将坑道防御战术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其中尤其以该军72师216团5连在537.7高地北6号阵地14昼夜的防御作战为典型代表,可谓登峰造极。

志愿军24军的前身,是王必成领导的华野6纵。这是一支打满解放战争全场,打过无数硬仗、恶仗、漂亮仗的功勋部队。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该纵队在孟良崮战役前,孤军隐蔽在鲁南敌后,待战役打响后飞兵垛庄,切断了整编第74师退路,逼得张灵甫率部上了无粮无水的孟良崮,为我华野全歼这支排名蒋军“五大主力”之首的骄狂之师,立下了头功。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不过,6纵勇则勇矣,却经常被陈毅、粟裕批评“不讲战术”。粟裕甚至还在评价华野主力纵队时,将6纵这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排除在外。实际上,这既是担心6纵翘尾巴,又是一种变相的激励举措。后来6纵的战术水平在不断总结中,进步明显。

入朝的24军,是以原华野6纵为主,融入了原华野7纵主力而成,战斗力较先前更高。该军于1953年1月接防五圣山一线阵地后,虚心向友军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琢磨着如何更加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537.7高地北面的6号阵地,南高北低,纵向长约400米,横宽约40米。阵地东、南、西三面皆是李伪军阵地,直接威胁敌4号、5号阵地,是屏护我军537.7高地北山和448高地的重要支撑点。奉命守卫在这里的志愿军24军72师215团2营6连,得到了3挺重机枪和1门无后坐力炮的加强,依托3条坑道并结合野战工事,在这里组织防御。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志愿军在战斗间隙不断加修坑道工事

6连根据地形和敌情,按“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原则,将3个排成纵深梯次配置,主要火器配置在前沿和主阵地之间。为提前发现企图偷袭的李伪军,该连的前沿班又派出了前哨组。与6连对峙的李伪军第9师团第30联队,在1953年1月至2月,曾数次组织偷袭6号阵地,但均未得逞。

眼见小打小闹不成,李伪军第30联队遂于1953年3月5日凌晨4时30分,集中数个炮兵营火力,在1个小时时间里,向我6号阵地倾泻了大量炮弹。炮火准备完毕后,李伪军1个班的兵力,沿我6号阵地主峰左侧的凹部向志愿军发起冲击。6连前哨组沉住气,待该敌进至30米以内时,才突然投出手榴弹,将敌击溃。随后,前哨组迅速回撤,以规避李伪军的报复火力。

20分钟后,李伪军以2个小队(排)兵力,向6连前哨班连续发起3次进攻,均被我步炮协同火力击退。7时许,李伪军2个小队兵力改从主峰右侧凹部发起进攻。得到兵力补充的6连前哨班,待敌接近我前沿时,用冲锋枪、手榴弹对该敌实施猛烈打击,并趁这股敌军溃退之际,用轻重机枪予以“送行”。最终,这群李伪军没几个能活着回到己方阵地。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坑道缺水,战士们靠石缝中的滴水解渴

9时许,第30联队约1个大队(营)的兵力在6号阵地左侧山脚下集结,结果被6连及时召唤来的纵深火力杀伤大部。但残敌并不溃逃,而是畏缩在山脚下躲炮。6连据此判断,李伪军们将发起全面进攻,隧将第3排前调到主峰坑道里,准备随时增援前沿。

9时30分,李伪军第30联队重新对我6号阵地进行猛烈炮火准备,接着出动2个中队兵力,从6号阵地左侧和正面同时发起进攻。6连一边引导纵深炮火对敌实施拦阻射击,一边以少数兵力扼守阵地正面,以前沿排的预备班组织侧射火力,支援正面战斗。位于主峰的重机枪火力支援阵地左翼战斗。当李伪军们接近我防御前沿时,前沿班即利用被摧毁的野战工事和弹坑,用手榴弹、手雷和冲锋枪,与敌实施近战。在1个半小时里,他们连续击退敌军5轮攻击。

战至11时,6连伤亡较大。在报经上级批准后,该连主动撤离了前沿班固守的表面阵地,转入主峰坑道和前沿排主阵地坑道里。此时,该连仅剩10余个没受伤的指战员,加上来此实习的216团指战员,也只有38名具备完整战斗力的战士了。6连将38个编成12个战斗小组。以3个小组坚守前沿排主阵地坑道,其余屯在主峰坑里,准备随时抗击李伪军的进攻,随时增援前沿排主阵地坑道。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李伪军第30联队付出巨大代价占领6连前沿班表面阵地后,立即在反斜面构筑工事,并以少数兵力不断向志愿军进攻,企图阻止志愿军反击,巩固占领阵地,继而逐步向我主峰阵地推进。6连的前沿排则依托坑道,适时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实施反击,并击退敌数次冲击。

17时,李伪军再次对我6号阵地实施猛烈炮击。这一次,前沿排坑道口被打塌,唯一的天窗又被敌火力严密封锁,困在坑道里的9名志愿军指战员(内有4名伤员)命运极岌岌可危。6连连长立即召唤我纵深炮火拦阻敌步兵,并指挥主峰火力封锁前沿排的坑道口。在友邻3连侧射火力支援下,李伪军向前沿排坑道口的数次冲击均被打垮。

18时,6连出动3战斗小组,共10名战士实施反击,打算营救出被困在前沿坑道里的9名战友。但在冲击途中遭遇李伪军火力拦阻,伤亡9人,第一次解救行动失利。当晚,215团从1营1连抽调的20余人的增援力量,顺利进入了6号阵地主峰坑道。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志愿军炮兵阵地

3月6日零点,6连以7名指战员编成3个战斗小组,在纵深17门各式火炮的掩护下,兵分3路,趁着夜暗实施打击,成功地歼灭了李伪军,恢复了表面阵地,营救出了困在坑道里的9名战友。随后,他们立即着手抢修工事,准备长期作战。

3月7日天亮后,李伪军向我前沿班阵地发起的3次进攻,均被志愿军步炮协同火力打退。但是,由于表面阵地上已无坚固工事可供依托,白天难以坚守,为保存有生力量,6连决定将前沿部队主动撤回主峰坑道。待到半夜,再出动数个战斗小组袭击敌人,杀伤敌有生力量后,再撤回主峰坑道。如此反复。

3月8日18时,6连组织实施第4次反冲击。这一次,因敌炮火反应很快,我反击未成。6连连长当机立断,一边让出击部队以小兵群战术袭扰李伪军,阻止敌人抢修工事,一面组织主峰坑道人员,着手将工事逐步前推,一步步向敌逼近,直至最终将敌挤出阵地。

粟裕一手带出的部队,接防上甘岭,当初经常挨批:不讲战术

志愿军在炮火掩护下实施反冲击,夺回地面阵地

3月9日至17日,因6连采取了新的战术手段,李伪军在已占领的我军表面阵地上立足困难。于是,李伪军们有样学样,也不断地以小分队对志愿军实施袭扰,掩护其主力在阵地反斜面构筑屯兵洞和交通壕。为粉碎李伪军们的迷梦,6连再次对阵地上尚存的指战员们实施动员,充分利用夜晚或战斗间隙加速进行土工作业,使工事尽快逼近敌军。

至3月18日,6连的工事已经推进到离前沿班阵地不远处了。但主峰左侧腰部之敌居高临下,对我军土工作业威胁很大。为拔掉这颗钉子,6连组织了10余名战士,在我纵深炮火支援下,于18日凌晨2时,从该敌两翼实施反击,一举将1个小队(排)的李伪军全歼。眼见失去了依托,占领我前沿表面阵地的李伪军们的战斗意志也垮了,遂不战而逃。

此役,6连与敌斗智、斗勇长达14个昼夜,不仅最终寸土未失,而且毙伤敌700余人,5倍于我军伤亡(144人)。最为可贵的是,该连作战积极主动,创出了“工事延伸”这一新战法。其精髓是前推工事时,步步为营。构筑一段,巩固一段,后段掩护前段,另以小组反击吸引敌军注意力,隐蔽我军战术企图,掩护土工作业。这种战法,使我反击有依托,大大减少了自身伤亡,同时给敌军心理上施加了莫大压力,可谓效费比极高。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