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個“看不開”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有溫情,有古板,有開朗,有狹隘。我也是個很多變的人,時而溫柔,時而無厘頭,時而大大咧咧,時而悲觀失落。本來可以有那麼多情緒,可是偏偏讓悲觀的自己佔了上風,我是個悲觀又懦弱的人。遇到事情總是生氣,鬱悶,惆悵。

上學的時候別人都說我是禮貌,懂事,很謙讓的好孩子,可是我自己知道我這樣是因為我不敢爭取,害怕讓人失望,害怕遇到矛盾和麻煩。工作以後別人都說我是好脾氣的溫柔女子,其實我自己知道我是因為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害怕我和別人看起來有什麼不一樣,我不敢做個異類。

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常常委屈著說自己不情願的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只是放不下那個虛榮的自己,希望我的委屈求全看起來是皆大歡喜的樣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的增多,我看到灑脫的別人活的自在而開心,桎梏裡的別人失去了自我,茫茫的人海誰有在乎你的虛榮,即使這一刻你逗得所有人都捧腹大笑,下一刻他們也會因為自己的心情對你嗤之以鼻,你不可能一直都討好別人。

漸漸的才明白,是自己活的太假,要的太多,總是因為別人的眼色左右自己的情緒,慢慢的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以為可以做到八面玲瓏,可是也失去了支持和看客。懦弱和逃避使我看起來和大多數人一樣了,但它也奪走了我的快樂和鋒芒。我原本應該真誠、灑脫,可是現在卻悲觀、焦慮。甚至於懷疑自己也許天生就差人一等,註定一事無成,只能庸庸碌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只能自怨自艾。

可是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寶寶,我是另一個依賴於我的生命的榜樣,我不能讓她也變得膽小、懦弱,我要她敢於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敢於去說自己喜歡的話,敢於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她要活她希望的樣子。所以我一直在自我反思和批判,才發現原來之前的委屈,就是自我心理幻想,是自己主觀測量世界的結果;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鬱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 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難受, 正是成長的開始。我要做最好的自己!不再“看不開”,拋棄悲觀又焦慮,不再為自己設定條條框框只為迎合別人,只要我努力又沒有傷害別人,何必在乎那麼多,我做什麼都可以,只要是我自己,只要自己開心。生活已經很累了,不要為了別人給自己增添無謂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