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人物訪談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文/小農人

訪談人物:王湖冬, 1987年出生,2007年參軍,在中央警衛團服役8年, 2015年退役後,放棄了在北京工作的良好機會,帶著一份對家鄉難捨的情懷開始創業。現為四川省農村發展促進會花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南部縣東華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花椒種植大戶。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農人跟隨採編團隊見到王湖冬時,他剛從南充趕到成都,被陽光曬黑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疲憊。但這並不妨礙他對花椒行業的熱情,簡單的寒暄過後,針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他結合自身的創業體會侃侃而談,言語裡充滿對這個行業的執著和真知灼見。

1、談發展:花椒種植與生產,除了“量”的增加,更應該注重提高品質

王湖冬的花椒種植基地在南充市南部縣東壩鎮,自從2018年初合作社成立到現在,種植面積已經從最初的700畝發展到2000畝,配套設施有烘乾房、冷凍庫、冷藏庫,空氣能烘乾設備、篩選機、色選機,提灌系統、田間灑水車等一應俱全,年出產青花椒約30萬公斤。

相對於這種“量”上的變化,王湖冬其實更注重“質”的提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同以往,在消費方面不再只求低價,而更加註重高品質。王湖冬說,花椒是一種地域性較強的商品性生產樹木,其品質的優劣和產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氣候條件的適應力,尤其是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擴大種植規模的時候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花椒生產,

克服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同時,花椒生產還應該建立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徹底改變舊的觀念,只有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方法,才能確保花椒的優質、高產、穩產。與其盲目的求“量”大,不如在花椒病蟲害

花椒採收機械人工乾製系列技術以及花椒深加工技術等方面下功夫,徹底解決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不斷提高花椒生產的科技含量,進而提升品質。只有適應了現代人“求精品”、“求安全”的消費需求,花椒從業者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本圖片選自網絡

2、談管理:利益共享,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

王湖冬的合作社是以土地流轉和“公司+農戶”模式組建的,在具體運營中,農戶變成了合作社的員工,除了土地流轉的收益外,每天還可以通過參加合作社的勞作來獲取相應的工資。但是,當農民的身份轉變成工人以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務工者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

在談到人員管理時,王湖冬分享了自己的一點經驗。比如農戶的積極性如何長久保持?如何才能難免務工者消極怠工的現象。王湖冬的做法是分片包乾,把合作社的花椒樹劃分給不同的人,誰負責的區域在採收的時候超過了預估的收成,就把超出部分的20%直接獎勵給該區域的負責人。這樣一來,不但切實改變了務工者的消極懶散,花椒的產量和品質也都得了顯著提高,效果很明顯。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3、談風險:理性發展才能讓風險可控,從而利益最大化

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風險,花椒行業同樣如此。在王湖冬的經營體驗中,花椒專業合作社和農戶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問題,如果投入過高,利潤肯定降低。反之,成本降低,利潤則增加。花椒行業的成本投入包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農資成本(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

在上述三個成本中,土地成本無法降低,租金年年上漲,人工成本也是逐年上漲。能控制的唯有農資成本,也只有農資成本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方式來降低。王湖冬的具體做法是在花椒的每個生長期,依靠科學,合理施肥和用藥。另外就是通過聯合其他同行業的合作社抱團發展,抱團以後,在採購農資時,可以通過集中採購的方法,這樣既能保障農資的品質,又能大大節約成本。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據王湖冬介紹,由於近年來花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預估今後幾年都是花椒產品價格的低谷期,從業者應該慎重擴大種植面積,先穩定現有規模,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管理,逐步提升花椒品質,擴展豐富花椒初、深加工產品渠道,以高質量的產品獲取更多的利潤。

4、談銷售:經銷商價格壟斷,是眾多小農戶的心底之痛

經銷商價格壟斷在花椒行業內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由於小農戶沒有固定的銷售渠道,大多都是在採收以後等待外地客商上門收購。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被收購商聯手打壓,好產品賣不出好價格。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王湖冬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同行們提出建議:可以根據自身實力,結合基地情況,適度添置花椒初加工設備,優選高品質的產品,通過初加工增加花椒的保鮮期,儘量自主投放到市場,從而提高收益。

5、談抵押擔保:專合社在商業化融資方面受阻是必然的

從事農業的人大多都遭遇過不止一次的資金難題,因為現在的資本運作方,包括銀行都不願意與農民打交道。這主要是因為農業投資受自然因素制約導致的風險太大,因此眾多農民合作社和農企因為資金短缺導致發展受限也是必然的。比如,花椒小農戶需要購買烘乾設備,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這必然會間接導致花椒的品質下降,甚至影響收益。如何規避這一難題?王湖冬給出的建議是,農業從業者一定要理性擴大經營規模,量力而行,把規模控制在自己資金鍊可以操作的範圍以內,穩步發展。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6、談花椒初加工:小農戶聯合經營才能突破侷限

當前,花椒的初加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制幹,二是保鮮。制幹要通過烘烤,以往主要是通過烘房燒煤來烘乾,這種方法比較落後,而且品質無法保證,因為煤煙會造成環境汙染,受到環保方面的限制。另外就是燒煤烘乾會導致花椒的二氧化硫和黃麴黴素超標,嚴重影響品質。還有一種烘乾方式是通過天然氣來烘乾,天然氣的汙染比較小,但是目前很多農村還沒有通天然氣,無法推廣。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現在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專用烘乾設備,但是烘乾設備成本較高,普通小農戶很難承受。因此王湖冬建議,小農戶在初加工方面,可以聯合購買烘乾設備、共建烘乾房來降低初加工成本。

7、談協會:小農戶只有抱團發展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現在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在行業裡面,單一農戶的力量都太薄弱。現在需要的是抱團發展,只有抱團發展,才能共同抵抗風險。而加入行業協會,無疑是最好的抱團方式。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今年,四川省農村發展促進會花椒產業專委會通過集中採購方式為會員訂購烘乾設備,把烘乾機的價格從8萬元一臺降低到了3.9萬元一臺,為農戶節約了一半以上的成本。作為花椒專委會的副主任,王湖冬很興奮地介紹說,這種集中採購就是通過抱團來實現了設備低成本。接下來,花椒專委會還將利用平臺優勢,通過與其他行業協會之間的交流,獲取最新信息和資源,為會員們集中採購農資等產品,這樣既能保證所採購產品的質量,還能極大的降低經營成本和風險。

8、談合作社:面對新媒體及互聯網技術趨勢下的思路

談到這個問題,王湖冬饒有意味地說,現在各個行業都在“互聯網+”,但作為合作社如何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技術手段實現經營管理目的,當前可供參考的案例較少。合作社作為新型農業主體,怎麼第一時間掌握有價值的信息,幫助自身打通從產銷對接、扶持政策、品牌推廣、農資集採、風險預警、農技知識、專家指導、辦事服務

等方面是一條不錯的思路。四川農村觀察在上述方面的佈局也是值得廣大農業從業者關注的,因為合作社的聚焦點是在生產經營方面,不可能花過多的成本和精力在這方面去做文章,而且做了不一定專業。如果合作社及農戶朋友能夠通過平臺一站式地找到對自身有價值的精準信息,那將會極大降低整個行業從業者在信息獲取、服務對接上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同時把無效的信息過濾掉。

人物專訪 ▏四川花椒種植大戶王湖冬談基地生產經營經驗

圖片選自網絡

小農人跟王湖冬的對話很快就過了2個小時,我們的採訪也到此結束了,感謝王總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跟廣大花椒種植戶分享他的管理經驗。接下來,小農人和團隊會持續關注我們身邊優秀的農業經營者、企業家,把他們實戰過程中的經驗、建議跟大家共同分享。

“解讀身邊優秀案例,傳播行業榜樣人物”,請大家持續關注四川農村觀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