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醬香型白酒的成本很高嗎?

志成與酒


我是金沙的開發商,主做醬酒,看到別人那麼在理的回答,我感覺無言以對。確實說出了內幕情況。但我感覺他們漏說了幾個情況,我做一個簡單的補充:


1、釀酒的原材料、廠房、人工等看的見的成本,確實就是那麼多,但看不見的成本呢?茅臺是原來的三家小燒坊起家的,中間一度出現過酒質不穩定。到現在,飛天茅臺的口感色彩無人能比,即使做假酒也是用低端的王子系列灌裝,高端的茅臺風格的酒,則是加入老茅臺酒,是釀酒工藝、高端人才的稀缺,造就了今天的茅臺。


2、作為當下的醬香型白酒零售場來說:100元到200元左右可以買到純糧固態發酵的碎沙酒,200元以上才能買到坤沙酒,坤沙中的三、四、五輪次的酒,存放三年以上,再加上老酒的勾調,動不動都要300多一瓶了。


3、有人說,三斤高粱出一斤白酒,這裡面還要加小麥制的曲,能不能釀成酒,這是成功率,能不能釀成優質醬酒,這是優質酒出酒率。避孕套的段子:不成功,便成人。但釀酒的事情,不成酒,則成醋,這裡面也是有成本的。


4、市場營銷的成本,一款新酒再好,沒有知道,沒有買,都是水,一個賣酒的代理商,賺多少錢才正常呢?基本是沒有翻倍的利潤,他生存不了的。請你吃喝、你還不一定買酒,這些都要算到最終買酒人的身上的。


5、就要說到稅了,酒的稅也是很高的,不過,稅的大頭一般是生產廠家出的。


6、生產廠家的成本,生產廠家若是隻生產基酒,不生產面向零售市場的成品酒,這個利潤,可能只需要生產成本翻倍就行,但若是面向零售市場,則要翻三倍以上了。


總之,白酒行業是一個充分竟爭的行業的,價格、成本是公開的秘密,每一個環節都要生存下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每一個環節的定價已經基本合理。瞭解更多酒水知識,請關注頭條號,私信溝通


萬順酒業


很高談不上,也就是幾十塊錢的事。

按照醬香型白酒的普遍說法,採用的是糯高粱。我也不清楚這個糯高粱畝產量有多少,買的多少錢一斤。反正我們使用的紅高粱目前的價格也就一塊多錢。

如果他們宣傳的都是真的四五斤高粱出一斤酒,那麼茅臺鎮周邊大大小小恐怕幾百家酒廠,而僅僅看茅臺集團公佈的數據,年產基酒達到了五萬噸,再加上週邊的小一些的廠,恐怕僅高粱一項就需要類似於天文一樣的數字。而僅靠茅臺鎮周邊,怎麼可能保證糯高粱的血統那麼純正呢?顯然這裡面去較真的話,肯定有打臉的成分。

再說窖池,如果按照12987釀造法,僅窖池一項佔地面積就要遠遠大於茅臺鎮,更何況還有釀造車間,灌裝車間以及辦公場所等等等等,我就不信區區一個茅臺鎮能容得下這麼大的產能!

再有水的問題,原來就聽說用於釀酒的水到豐水期的某個時間段才是最好的。而釀酒過程中具體水源怎麼分配,咱也不清楚。

即使按照他們的說法,都按規範操作,五斤高粱一斤酒,每斤高粱五塊錢,也就是二十多塊錢。

酒麴基本上都是一斤曲出一斤酒,酒麴的成本還不到兩塊錢,在上千塊錢一瓶的酒裡面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吧。

人工和燃料的開銷也不小,基本上每斤酒合到五塊錢左右吧。按我們的經驗來看,應該是不會超過五塊錢,姑且給他們計算的高一些,要不然虧本了。

這樣算下來,不說時間成本,每斤基酒的價格全部按傳統工藝操作,也就三十塊錢左右,不會再高。

那麼,市場上很多醬酒都宣傳自己產品是多麼多麼好,並且幾十塊錢一瓶的到處都是,怎麼來的呢?

經常關注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在不斷的揭露行業內幕,得罪人的事我來做吧。

每個廠的配方不一樣,釀酒的季節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出來的酒不可能一樣。同一個窖池每次蒸的酒也不一樣,甚至同一個窖池燒酒的每一段都不一樣,更別說七次取酒了。所以,需要後期調和確實很重要。

但是,如果都按照這樣的規範去做,即使一個廠一年賣一萬箱酒,也就是區區三十噸酒,僅投入就大的驚人!

首先投資建廠是肯定少不了的,沒有幾百萬肯定辦不完所有的手續以及廠房建設。

接下來的投資是非常大的,咱們就按照成本30元一斤計算,每噸六萬元,年產30噸就是一百八十萬。存放五年一個循環才能出售,這一塊就需要投入最少不低於一千萬,再加上建廠的費用,一兩千萬肯定要有的。

所以,很多在抖音或者其他媒體做廣告推廣大量出貨的,可以說遠遠超過一萬箱,從這點推算,很多老闆的家底真夠殷實的。

而事實上,沒有誰能做到這樣的。

那麼,各種串燒勾兌也就順理成章了。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您各位,每一種酒都可以造假,每一種酒也都造不了假!

這是因為只要按照正兒八經的良心釀酒,出來的酒根本就不可能假,但凡是兌了酒精香精的,在行家眼裡不需要喝,聞一下味道就一清二楚。水平高的,甚至能通過聞和品,能清楚的知道是哪個廠的,多少年份,這就是白酒的魅力!

正因為每個廠每個品牌都有各自的特色,才能有百花齊放。而並非某些宣傳的只有他的才是最好的。


白酒有黑幕


是的。有人工,存放,開支大。我家裡做了二十年的純高梁酒,固態酒,存放五年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