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辨自己到底是內向還是冷漠?

詹TT--


內向是一種性格氣質,而冷漠是形容人的為人處世的心態。內向的人不一定是冷漠的,但是內心冷漠的人多數時候表現內向,不合群。

一、什麼是內向

心理學家艾森克對內向性格是這樣描述的:內向的人通常安靜,離群,內省,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多數時候行為保守,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了自己最親密的朋友。

內向的人不善於言詞和與人交際,不代表說他們沒有一顆溫暖感動的內心。內向的人做事方法不同於外向的人,喜歡獨處,在安靜的環境中更有利於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

很多科學家、藝術家都是內向性格的人,他們很多創新的靈感或者創作靈感都是來自獨處的環境。


二、性格內向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 1.心思細膩,善於觀察;

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周圍事物。

  • 2.想象力豐富,浪漫憂鬱;

性格內向的人情感指向於內,不輕易表露,往往情感細膩豐富。

  • 3.善於獨處,獨立思考能力強;

性格內向的人不善於交際應酬場合,讓他們如魚得水的環境是獨處。他們很享受沒有人打擾的時空,在這裡可以讓思想自由馳騁,用最放鬆的心態思考問題,解決難題。

  • 4.專注力和記憶力強;

性格內向的人記憶長久,專注力高。這樣的人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對事物的觀察和記憶能力較強。

  • 5.具有批判性思維,理性敏感;

性格內向的人能夠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不僅僅是展現出來的陽光積極的一面,還能注意到事物的陰暗消極的一面。因此,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具有批判性思維,處理問題理性敏感。

  • 6.分析力強,做事效率高。

源於以上5個特點,性格內向的人做事井井有條,較強的專注力和觀察能力,讓他們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做事快而穩,效率高。


三、冷漠的行為特點

內心冷漠的人,讓人感覺不到溫暖,沒有辦法接近,不平易近人,給人一副傲慢不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感覺。


雖然內心冷漠的人也不愛說話,但是他們與內向的人不同,他們不懂得如何關心別人、如何愛別人;常常拒人於千里之外。


內心冷漠的人言語冷淡,不太容易有大悲大喜的情緒反應。

總之,判斷自己是內向還是冷漠,關鍵是審視自己的內心是否對人熱心熱情,而不是看外在表現。希望能夠幫到題主。


易之


性格內向與冷漠是兩種不同的心理表現。

性格內向是個性心理特徵中性格傾向比較內斂的表現,往往與人交往主動性不夠強烈,但也渴望交往,在與人交往中也具有明顯而充沛的活力和熱情。

當然,性格內向有時也可能因情感強度較弱而導致情緒、行為等心理活動外露表現不夠明顯。

冷漠則是對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極心理狀態,既不與他人交流思想和感情,又對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觀、無動於衷,顯得毫無同情心。

冷漠通常是因受人欺騙、暗算,甚至在幫助或救助別人時受到嘲諷而對助人變得心灰意冷等心靈創傷,或因種種原因受人漠視、輕視甚至歧視所致,使其在人際交往中帶上灰色眼鏡看待人生,逐漸失去了應有的熱情和同情心。

冷漠心態也並不是在任何場合下都會有所表現,一般容易在其所歸屬的不和諧群體或陌生的群體中出現,在這些場合下進行人際交往,就會顯得對人、對事漠不關心、冷眼視之的心態,彷彿一切都與己無關。

但在受到親朋好友尊重或家庭成員無微不至的關懷時,通常不會出現這種心態,即使偶爾出現,只要瞭解原因並予以解決,冷漠也能迅速消除。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冷漠心態如果在兒童、少年時期就已有表現,倘若不設法予以調整,任其持續到成人價段,就有可能演變並固化成具有冷漠特徵的人格特質。


祿福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父母說“你看看你鄰居家的小孩,見人就有說不完的話,多惹人疼,再看看你親戚來了恨不得找個老鼠洞鑽進去,從你嘴裡掏也掏不出一句話”

遇到人比較靦腆害羞,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的人大大咧咧,有的人沉穩冷靜。這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正的,這又不是錯誤,只是與我們性格有關。

我的性格就比較內向,不喜歡太嘈雜的環境,比較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獨處。記得在上大學那會學校對面有一個人被車撞了好多人都跑去圍觀,一開始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自己在寢室裡躺著聽歌,室友們回來的時候問我咋沒去,我說“人太多了,擠不進去。”也不知道是玩笑話還是什麼,室友隨口說了一句,你這個人真冷漠,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我當時就比較無語,我只是不喜歡湊熱鬧而已,硬生生的被他們說成了冷漠。我想說“你們去了又沒有給當事人提供什麼幫助,就在那湊熱鬧瞎圍觀,比冷漠更可惡。”要不是因為你們把那裡圍的水洩不通,也看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我早報警了。

有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性格比較內向,卻被人說成了冷漠。我想這種情況也不只有我遇到,朋友們可能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內向性格有哪些表現呢。

  1. 不喜歡交流。上述已經提到不喜歡說話是內向的一個表現。內向的人平時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不喜歡與人交流。給人一種“見人就躲”的錯覺。
  2. 內向的人比較喜歡安靜和獨處。有一句話說得好“低質量的交友,不如高質量的獨處。”現在大部分人都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內向的人性格比較靦腆,不喜歡太過熱鬧的地方,一般喜歡安靜和獨處。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快樂,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屬於自己的鳥語花香。
  • 內向的人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屬於“傾聽者”性格內向的人一般比較老實,不太喜歡圓滑世故。與人打交道顯得比較“佛系”對於他們來說能有一兩個朋友就很幸福了。
  • 我們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性格內向的人一般都屬於“傾聽者”周圍的人討論一些八卦呀,他們總是插不上話,有時候話到嘴邊卻又說不出口,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性格內向的人一般都會充當“傾聽者”

內向是正常的心理性格,不是疾病。

內向性格是一種正當合理的性格,這世界有兩種正當的性格:外向和內向。

有很多人認為內向是一種不健康的性格,這是錯誤的認識。認為內向的人不愛說話就更容易得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這無疑是一種無稽之談。

內向的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只是不喜歡說話,不喜歡與人交流而已。內向不是反社會性格,也不會因為內向就有更高的患病風險

內向不是錯,我們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

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

我們都知道在如今的社會中,內向性格確實不如外向性格的人吃香。比如因為不愛說話,可能錯會失一個好的工作。因為不愛與人交流,可能會失去很多朋友或者是人脈。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呢?我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 可以試著與別人交流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想開口說話卻又不敢,很難邁出這一步。性格內向的人可以多嘗試著與陌生人搭話,在心中為自己加加油,多鼓勵鼓勵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只要勇敢的邁出了這一步,那麼以後就容易多了。

  • 試著多交幾個朋友

朋友有時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東西,性格內向的人可以多交幾個性格開朗的朋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性格開朗的人做朋友,自己也很容易高興起來,看看這些開朗的人平時是怎麼社交的,或許能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

  • 多參加一些活動

平時我們可以參加一些學校或者是社會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這樣可以促進我們融入到集體裡面鍛鍊我們個人的能力,在社團中認識一些新的朋友,從而改變獨處的習慣。

什麼是冷漠?

冷漠一般表現為對什麼事都漠不關心,不懂得愛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

給大家簡單舉幾個例子。

假如你在路上散步看見一個小女孩被車撞倒了,你沒有報警,沒有過去扶她,沒有把她送到醫院,而是若無其事的看看就走開了。

喜歡你的女孩給你買了一件衣服,你連謝謝都不說,拿起衣服就走開了。別人跟你講話你從來都是愛搭不理。只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他的事一概不關心。

有時候冷漠是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冷漠和內向的區別。

內向:內向通常表現為不喜歡說話,不太喜歡交流,性格比較靦腆,喜歡安靜的獨處。

冷漠:冷漠的人通常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除自己的之外的事一概不關心。

綜上所述:內向是正常的心理性格,而冷漠的視而不見有時候卻是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