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昆明真正老洋房誠心出售,蔡鍔將軍故居(得意居),已經被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月13日,一則“蔡鍔將軍故居擬一億元出售”的消息在網上持續發酵,並被多家媒體關注報道,其中文物保護單位是否可進行買賣成為關注焦點。


4月14日,昆報君向昆明市文物局求證獲知,被炒作為“蔡鍔將軍故居”的“得意居”不是文物,只是一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蔡鍔將軍故居1億出售?

“蔡鍔將軍故居(得意居),已被評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金馬坊(市中心),共有23個房間,可用於做會所……”4月13日,有網友在某論壇上發了一篇名為“昆明真正老洋房誠心出售”的帖子。帖主在帖中稱,蔡鍔將軍故居位於金馬碧雞坊旁,產權面積有705平方米,價格1億元。其中還明確,故居於2002年被授牌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有房產證、土地證,可正常交易。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帖子一經發出就引起廣泛關注,發佈僅3個多小時就有3萬多的點擊量。隨後,該消息被多家媒體關注報道,並在網上、昆明人微信朋友圈持續發酵。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對此,

許多網友表示“有點想不通了”,

文化保護單位怎麼可以買賣?

為什麼會成為私人所有呢?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文物,可以交易、拍賣。

《文物保護法》第五十條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

(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帖中所稱的老洋房,

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果真是蔡鍔將軍故居嗎?

“昆明歷史上根本就沒有蔡鍔將軍故居,‘得意居’甚至連文物保護單位都不是!”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得意居門口有一塊石碑,標題為“得意居簡介”,落款是“昆明市金碧路片區道路拓寬改造建設指揮部”。“按照國家文物局相關條例,被列入文物保護的名人故居,必須樹立標誌說明牌,文物保護級別、名稱、公佈機關、公佈日期等要素缺一不可,樹標機關必須為對應的轄區政府。”按照得意居此前宣傳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那標誌碑的落款要是“雲南省人民政府”才能對應成立。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蔡鍔將軍故居的提法本身就很荒謬,故居一般指名人出生後童年時期與長輩生活的地方,而蔡鍔的家鄉遠在湖南邵陽!”西山區文物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舉了一個例子,聶耳出生在昆明,所以其位於甬道街的住所叫“聶耳故居”;而出生在江蘇的周培源,後來到昆明居住的房子,只能稱為“周培源舊居”。根據史料記載,蔡鍔將軍來過昆明兩次,曾居住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原址旁,目前這處居所已無處找尋,絕非是位於東寺街口的得意居。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既然得意居並非蔡鍔將軍故居,

那麼,

得意居的主人是誰?

據昆明信息港2016年的一篇報道顯示,得意居的主人為雲南雲文地標投資公司董事長黃文。

4月13日下午,發帖者表示:“目前只是在考慮出售,因為董事長在國外,所以現在還沒定下來,具體情況還不方便說。”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既然得意居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那麼,

為何會有此類信息發佈發酵呢?

“據我所知,得意居是在20世紀90年代跟隨金馬碧雞坊提升改造工程,同步改造建成的一棟仿古建築,後來租給商人,相繼開發為餐館、辦公地點等。‘蔡鍔將軍故居’純粹是由商家炒作出來的概念。”昆明本地史研究者趙立表示,這已不是“得意居”第一次炒作是名人故居。

對此,西山區文物管理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佐證,“我們曾在2019年協同市場監管部門,對得意居進行過警告,不要以文物的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和誘導。”

昆明蔡鍔故居1個億出售?假的!不是文物更不是故居!

然而,此次讓趙立比較詫異的是,本地一些媒體也接連“上當”。“大家對名人都心懷崇敬,加上昆明的名人故居本身也不是很多,所以這次‘售賣名人故居’引起了很多人關注。”在趙立看來,昆明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要打造好這張城市名片,不僅需要挖掘和保護文物,更需要社會公眾對於歷史文化素養的提高。

“一方面,我們反對商家借文物保護進行炒作和牟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全社會普及本地的歷史文化。”趙立認為,將來,要是再有這樣犯典型常識性錯誤的宣傳,大家能做到明辨真假,避免人云亦云,才是昆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最好體現。


來源:昆報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