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能灭明朝,为何却被满清打败?这三点才是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出身农民,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气势上不输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上天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是清朝的军队,或许李自成已经成为了第二个朱元璋,可以成为历史上第三个农民皇帝,创造一代属于他李家的辉煌。

但是李自成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创下了大顺帝国,却只能在北京呆上42天,后来被满清军队和吴三桂打得丢盔卸甲,只能逃出北京,并在逃跑的路上,在九宫山被当地的村民杀死。李自成被杀死后,他的军队四处逃亡,有相当一部分人投降了满清军队,一部分人投靠了当时的南明政权。

李自成能灭明朝,为何却被满清打败?这三点才是主要原因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在当时,那可是兵马钱粮富足,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直到后来攻下了北京。然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在北京仅仅存在了42天。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不难回答。

第一点是:没有看清天下大势,没有远大的战略方向。

李自成当时的战略方向是:首先是占领西安,然后以西安为作为都城,然后出山西灭明。可是李自成虽然灭了明朝,但却最终没有能保住胜利果实,而忽略了他的真正对手将是极具战斗力的满洲人,面对满清政权这一新兴势力及南明残余势力,没有任何战略应对部署。 如果李自成不是那么急着灭掉明朝,留下北京不打,转身南下攻取南京,占领江南,则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形势、另外一种结局。

反观满清政权呢?清军入关后,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统一中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李自成能灭明朝,为何却被满清打败?这三点才是主要原因

大顺政权

第二点是:改不了流氓强盗的本质,没有想过建立自己的大本营。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是流动作战,只知道烧杀抢掠,所以《明史》称之为“流贼"。李自成根本没有想过在自己打下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没有自己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就不能给他后来的战争中提供源源不断兵马钱粮。也没有想过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文官队伍,设官守疆土,扫除占领区的残余势力,养兵爱民,属于典型的“流动作战思维”。但是这种流动作战的思维用来对付明朝有效,但对付满清军队无效。因为满清八旗兵也是抢劫成性,杀起人来比所有人都狠!想跑?根据地都没有了,你还能往哪跑?看看李自成起义的全过程,先是一路攻城拔寨,后是一路逃窜,“流氓强盗”的本质没有改掉,怎能不败呢?

李自成能灭明朝,为何却被满清打败?这三点才是主要原因

“李自成”被清军抓获

第三点是:改变不了农民本质,没有吸收当时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参与。

中国的农民本来胆小怕事,只有在当世政权极其腐败或者自然灾害极其严重,特别是二者同时来临时,造成他们无法生存,他们才会揭竿而起,用非法的暴力手段“谋生”,其结果就是破坏当时的社会秩序,甚至颠覆一个王朝。 但是,纵观中国历代农民起事,如果从头至尾全是一帮纯农民在那里瞎闹腾,没有其他阶层,特别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参与,他们的群体农民本质就不会得到改变,他们就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就不会形成长远的战略理念,就只知道破坏一个旧世界,不知道建设一个新世界,最终只能在破坏旧世界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即使颠覆了一个王朝,也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新王朝。

从以上三点原因就可以看出来,李自成根本不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或者只能说他就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转瞬即逝。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领导的起义,但是成功的案例却只有:秦末的刘邦、元末的朱元璋。

他们能成功,有很多共同点。

都有正确的大战略思路;

都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都有一支超高业务水平的团队;

关注@周寻史记 感谢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